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ddzu.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ddzu.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ddzu.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思林水电站地下厂房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内容摘要:在地下厂房中肘管层、锥管层、蜗壳层及水轮机层都进行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水化热大、浇筑面广等缺点,由此缺点而导致的裂缝、冷缝等质量缺陷。如何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那就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与之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裂缝、冷却、质量管理一、 工程概述思林水电站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干流中游。电站枢纽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左岸通航建筑物、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MW(4250MW),年发电量40.64亿kWh。厂房布置在右岸山体内, 177.82773.5m(长宽
2、高),埋深80150m,距右岸最短距离为140m。主厂房主要包括安装间及四个机组的主机段,每个主机段宽度为30m,包括肘管层、锥管层、蜗壳层、水轮机层及出线层、发电机层。在地下厂房中肘管层、锥管层、蜗壳层及水轮机层都进行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水化热大、浇筑面广等缺点,由此缺点而导致的裂缝、冷缝等质量缺陷。如何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那就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与之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受业主委托,我项目部试验室于2006年12月,开展思林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工作。水泥采用业主提供的贵州江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三峡”牌P
3、.MH42.5 、P.O42.5和德江县乌江水泥厂生产的“共和”牌P.O42.5及银鼎牌P.O42.5四种水泥。粉煤灰采用遵义电厂粉煤灰和鸭溪电厂粉煤灰。骨料为思林电站冉家坨砂石系统生产的人工骨料。外加剂选用南京瑞迪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LC-NAF2缓凝高效减水剂和河北石家庄混凝土外加剂厂生产的DH9型引气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不同原材料的各种技术指标相互制约,同时须与温度控制要求矛盾进行平衡和优化。为此我项目部试验室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配制大体积工程用混凝土时应该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且应该掺加适量减水剂。2)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细掺料多掺。本
4、工程掺入20%的优质级粉煤灰。3)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4 )科学的调整好水灰比尽量降低单位体积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 5 )控制粗细骨料含泥量.粗骨料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大于3%。6)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由于采用了多项技术措施,优化出的配合比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优越性能。为此次配合比设计试验,我项目部试验室编写了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受到了业主和专家的一致认可。三、 混凝土施工方案1、合理化、科学化的分层浇筑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及机电安装的需要,肘管部位分为期和期进行浇筑。其中期混凝土一次成型,期混凝土的浇筑分层情况见
5、附图1:锥管层共分两层进行浇筑,具体见附图2:蜗壳层分为三层进行浇筑,具体见附图3:2、混凝土的运输(1)水平运输混凝土水平运输主要采用9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路线根据下料位置确定。(2)垂直运输1)肘管底部混凝土浇筑,在肘管底部埋设混凝土泵管,泵管靠肘管底部钢筋网铺设,在仓号内焊制架力筋支撑泵管;肘管两侧混凝土浇筑,在EL348.5平台搭溜槽、溜桶入仓。2)锥管混凝土浇筑时,铺设溜桶、溜槽至锥管顶部与锥管顶部铺设的6个分支溜槽连接,将混凝土均匀入仓。同时采用混凝土泵配合下料。4)蜗壳层及水轮机层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对称下料的方式入仓。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在蜗壳上方铺设12个分支溜槽,混
6、凝土集中送到蜗壳上方后依次从分支溜槽入仓,以达到均匀下料的目的;在进行蜗壳阴角回填浇筑时,溜槽铺设至座环顶部后经特制200溜桶再送至座环底部的灌浆孔处,进行一级配混凝土浇筑。3、混凝土降温措施(1)拌和系统加冰或冷水1)使用的水泥既要新鲜又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不宜使用新出窑的水泥。2)向拌合用水内加破碎冰块,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拌合温度。(2)仓号内预埋冷却水管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通过冷却水循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通过测温点测量,掌握内部各测点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温差。 1).冷却水管埋设 冷却循环水管采用25mm
7、塑料管,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区的原则,进水管口设在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管口设在混凝土边区处。进、出水口均引出混凝土面以上。每层水管的垂直进、出水口互相错开,且出水口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2).冷却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以防混凝土浇筑时水管变形及脱落而发生堵水和漏水,并做通水试验。3).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可控制在1.21.5m³/h,使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6ºC。 4).循环冷却管排出的水在混凝土浇筑未完之前,应立即排除围堰外,不得排至混凝土顶面。 5).冷却水管使用完毕,需压注水泥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积 混凝土 施工 技术 质量管理 ddzu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