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争渡争渡”“知否?知否?”1426.docx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争渡争渡”“知否?知否?”14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争渡争渡”“知否?知否?”142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争渡,争渡,”“知否知否”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而选学李清照词,更是少之又少。她的词风格独特,悲凄缠绵,她的酒,她的愁,以现代的理念、时代的情感去解读,实在难觅知音,对小学生来说更难以品味。得知盛新凤老师执教李清照词,对她的探索精神确实心存敬佩。盛老师对李清照词情有独钟,读本科时曾撰写的论文竟是李清照酒意象初探,难怪她对这难题竟然有勇气迎刃而上。她先后在浙江义乌和杭州两次执教如梦令,执教后的反思说明她经历了一个大彻大悟的过程。用如梦令的经典语句争渡,争渡,知否知否来比喻也颇为贴切。前者是指在目前有些教师对语文教改感到迷惘,不知归路,急于寻找出路的困境;后者是指教
2、学的自我反思,在语文教学中也要悟出一点绿肥红瘦的道理。盛老师正是由此悟出淡淡清词淡淡吟,对当前语文教学要作浓与淡,肥与瘦的辨证关系的哲理思考。一、选材独特,尝试走近李清照词的教学,尤其是李清照词,最易引起争议的是深浅难易,情感熏陶的把握。盛老师经过对李清照词的一番斟酌筛选,首选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老师的用意非常明确,小学生初学宋词,首先是有趣易懂。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这样选材就为教学设计定下基调:充分运用想象,感受如诗如画的美;
3、一;一;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从教学实录看,教师确实教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学生学得兴致盎然,各有所得。为加大经典诗词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原有教材基础上适当补充扩展是十分必要的。但这并不是盲目地以多取胜,而是把经典的代表性和学生的可读性融合一起,精挑细选,优化组合。盛教师在教材处理上,还带出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教师把两首词对照教学,且看如下片断:师:盛老师把两首词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生:字数一模一样,都是33个字。生:我发现它们同行的每个字都是对应的。师:句式一样的,是吗生:题
4、目一样,作者也一样。师:题目你还记得叫什么就是咱们说的(生齐说:词牌名。)你还发现什么了生:我发现格式都一样。生:最后一个韵母都是U生:都写到了醉。师:哪一句生:浓睡不消残酒师: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有兴趣可找出来读一读。师: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师: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一篇带多篇,几乎是教古诗词作为拓展延伸的共同做法。有的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如送别组诗);有的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如认识李白);有的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
5、对比(如不同作者的长相思。这样教材的优化组合收到相互引证,相得益彰的效果。盛老师却选教同一词人、同一词牌的组合确有独特之处,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理解。特别是学生体会到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浓醉不消残酒,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词的风格有了些初步认识。当然,如果再比较两首词不同之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的不同;语言精妙处的不同(争渡,争渡,是心态、动态的描写;知否知否是人物语言的写照)会更能品出词的味道。教材处理的另一特点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前一首作精读,细嚼慢咽;后一首作略读,点到即止。这样安排教学容量恰到好处,学生亦易于消化理解。二、读诗想画,从画面中理解诗意诗中有画,
6、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诗中画面,从而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已成为诗词教学一个重要规律。盛老师把读诗想画,运用得既充分,又独特。在教学设计中有一个lsquo;胖rsquo;读全词,想象画面的板块,倾注浓笔艳墨,舍得花大力气。画面的想象先部分,后整体:分别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再连贯、整体想象为一幅流动的画。所谓胖读全词,就是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这也是教师把文本读厚化解为学生读薄,教学深入浅出的很好做法。且看画面想象的教学片断:画面1:溪亭日暮师:咱们先来
7、读读第一句和第二句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生:我想起小溪边有座亭子,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日落。生:我看到一个亭子,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师:盛老师,帮助你一下,你们看啊(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lsquo;一道残阳扑水中,
8、半江瑟瑟半江红rsquo;。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这样读诗想画的特色是紧扣词中语言想象画面,在想象画面过程中理解语言。教师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深情的示范诵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境悟情。尤其是把诵读、说话训练融入画面想象之中,学生对画面的理解借助诵读、说话表达出来。在想象画面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如藕花深处的画面,教师是这样启发学生说的:生:藕花深处。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两句给大伙听听。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争渡 14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