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河南省郑州市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8、B、 (答非所问。“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是古蜀人在文字能力尚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对表达自己信仰崇拜观念方式的自然选择,不属于精神观念。)9、C、( A项缺少限定,少了“已出土”这一定语。B项无中生有,添加了文中没有的“迷信观念”。D项偷换概念,原文是“代言中国文化遗产”而不是“代言中国文化”。)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凝,字成庶,绛州人。少孤,依其舅宰相郑肃,肃命儿与凝约为师友。举明经、进士,皆中。尝著京城六岗铭,为文士所称。历台省,浸知名,擢累礼部侍郎。不阿
2、权近,权豪请托不行,因而衔之,出为商州刺史。驿道所出,吏破产不能给,而州有冶赋羡银,可以优州之吏奉。凝不取,则以市马,故无横扰,人皆慰悦。僖宗立,召为兵部侍郎。坐举非其人,以秘书监分司东都。咸通中,凝两佐宣城使幕,备究人之利病,涤除积弊,民俗阜康。王仙芝之党屠至德,势益张,凝遣牙将孟琢助池州守。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遣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诸将闻,皆股栗,以死缀贼,贼不能进。时江南环境为盗区,凝以强弩据采石矶,张疑帜,遣别将马颖解和州之围。明年,贼大至,都将王涓自永阳赴敌,凝大宴,谓涓曰:“贼席胜而骄,可持重待之,慎毋战。”涓意锐,日趋四舍,至南陵,未食即阵,死焉。监军收余
3、卒数千,还走城,沮留无去意,卒又恣横不能禁。凝让曰:“吏捕蝗者,不胜而仰食于民,则率暴以济灾也。今兵不能捍敌,又恣之犯民生业,何以称朝廷待将军意?”监军词屈,趣亲吏入民舍夺马,凝乘门望见,麾左右捕取杀之,由是不敢留。贼乘胜而来,守有备。贼急攻数月,御备力殚。会大星直寝庭坠,术家言宜上报疾不视事以辟祸,凝曰:“东南,国有所出,而宣州为大府,吾规脱祸可矣,顾一方何赖哉?誓与城相存亡!”吏民请曰:“贼之凶势不可当,愿尚书归款退之,惧覆尚书家族。”王凝曰:“人皆有族,予岂独全?”既而贼退去。未几,卒,年五十八,赠吏部尚书,谥曰贞。(节选自新唐书王凝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4、( )A.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遗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B.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遗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C.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遣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D.贼益兵来攻实欲/袭南陵凝遣樊俦以舟师扼青阳/俦违令/轻与贼战/不胜/凝斩以徇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意为“明于经术”,唐朝时指以经义所取之士,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B.“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首。C.“舍”,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日趋四舍”为“一天
5、急赶一百二十里”。D.“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褒贬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凝颇有文才,官位多次升迁。王凝在科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写的文章被当时文士称誉,后来名声逐渐传播,经多次升迁后担任礼部侍郎。B.王凝清廉自守,羡银用之有道。驿道支出巨大,虽然州里有从冶炼征收的盈余税钱来改善州里官员收入,但王凝用之于公,以羡银购买马匹供给驿馆。C.王凝治军从严,严惩违纪军士。王涓残部放纵蛮横,王凝对此严厉责备,监军无话可说,后来监军让士兵抢百姓马匹,王凝查明真相,并予以严惩。D.王凝顾全大局,不避个人危险。贼兵进攻数月
6、,形势严峻,王凝决心守城到底,吏民请求归顺以退贼兵,以免贼兵覆灭王凝家族,王凝谢绝吏民请求。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阿权近,权豪请托不行,因而衔之,出为商州刺史。(2)今兵不能捍敌,又恣之犯民生业,何以称朝廷待将军意?参考答案:10.C 11.B 12.C 13.(1)王凝不阿谀权贵近臣,对权贵豪强的请托从不允诺,权贵因此怀恨他,将王凝调出朝廷担任商州刺史。(2)如今士兵不能抵抗敌人,又放任他们侵吞百姓产业,凭借什么能符合朝廷对待将军您的心意?【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7、。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贼益兵来攻”,主谓结构,且后面“实欲袭南陵”是“来攻”的真实目的,二者之间要断开。排除A、D。“凝斩以徇”主谓结构,“凝”为主语,故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首”错误,应是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
8、郎为长官之副。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p 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王凝査明真相”错误,“凝乘门望见”意为“王凝登上城门望见”,是王凝直接看见监军的罪行,而非经过王凝查明真相。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1)阿,阿谀;衔,怀恨;出,使动用法,使调出朝廷。(2)捍,抵抗;恣,放任;犯,侵吞;称,符合;“何
9、以”,宾语前置句,应为“以何”。【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注意体现句式和实词的各种用法及活用类型。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参考译文:王凝,字成庶,绛州人。王凝幼年丧父,依靠他的舅父宰相郑肃抚养成人,郑肃让他的儿子与王凝约定成为师友。王凝被举荐应试明经科、进士科,他都考中了。曾写有京城六岗铭,被当时的文士称赞。历任台省官职,逐渐知名,几次升职后担任礼部侍郎。王凝不阿谀权贵近臣,对权贵豪强的请托王凝从不允诺,权贵因此怀恨他,将王凝调出朝廷担仼商州刺史。驿道的支出,驿馆的官员即使破产也不能供给,但州里有冶炼征税的盈余银钱,
10、可以増加州旦官吏的俸禄。可是王凝不采取,而是买马供给驿馆,因此没有横征的扰乱,人们都安慰喜悦。唐僖宗即位,召入王凝任兵部侍郎。王凝因举荐的官员不称职获罪,以秘书旒身份在东都任职。咸通年间,王凝两次在宣城节帅幕府任职,对百姓所喜爱的和所憎恨的非常了解,所以在任时清除积弊,使得人民生活富足康乐。王仙芝的党徒毁灭至德,势力更加扩张,王凝派遣牙将孟琢援助池州防守。叛贼增加兵力进攻,实际上是想要袭击南陵,王凝派遣樊俦率领水军扼守青阳。樊俦违背命令,轻易与贼兵交战,失利,王凝斩杀樊俦用来示众,诸将听说后都害怕极了,拼死牵制贼军,贼军不能前进。当时江南四境为盗贼地盘,王凝派强弩手占据采石矶,张扬迷惑改人的旗
11、帜,派遣别将马颖解救和州之围。第二年,大批贼军到来,都将王涓从永阳出兵杀敌,王凝举行盛宴,他对王涓说:“贼军凭藉迅速取胜而骄傲,可以稳重守对待他们,千万不要轻易交战。”王涓心意急躁,一天急赶一百二十里路,到达南陵后,没有吃饭就冲上阵地,在战斗中死去。监军收集残兵几千人,逃回城中,阻留没有离去的意思,这些士卒又放纵蛮横不能禁止。王凝责备说:“官吏在扑灭蝗虫时,不能制服蝗虫却依赖百姓供给粮食,那么等于相互为暴使得灾害加重。如今士兵不能抵抗敌人,又放任他们侵吞百姓产业,凭借什么能符合朝廷对待将军您的心意?”监军无话可说,催促亲信将官进入百姓家舍抢夺马匹,王凝登上城门望见,指挥左右的人捕捉斩杀,由此他
12、们不敢停留在城中。贼军乘胜追来,而守兵早有防备了。贼兵紧急攻打几个月之久,抵抗与防守之力竭尽。恰巧有大星正坠落在寝室庭院,方术家说王凝应当请病假不处理事务来避免灾祸,王凝说:“东南,是国家费用所出的地方,而宣州是大府,据我观察脱免灾祸是可以的,不过这一个方面的人怎么保存呢?我誓与城池相存亡。”官吏百姓请求说:“贼兵的凶势不可阻挡,希望尚书您同他们讲和使他们慢慢退去,否则真担心尚书您的家族会被他们覆灭。”王凝说:“人人都有家有族,怎能唯独保全我的家族呢?”随后贼兵退去。不久,王凝去世,终年五十八岁,追赠吏部尚书,谥号叫贞。5.阅读文段,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
14、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则曰 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B夫之晒之? 晒:笑加之以师旅? 加:加到上C端章甫? 端:端正舍瑟而作? 作:起D吾与点也? 与:赞成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东犬西吠
15、,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2与例句“千乘之国”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B加之以师旅。C夫子哂之。D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p 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记言的形式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谈话的场景,既写出了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性格,又表现了孔子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特点。B文章中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弟子所言之志的不同评价,表现出他对子路的贬斥,对冉有、公西华的认同,对曾皙的赞赏有加。C文章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结构首尾完整,刻画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自然,在简约的叙述中给我们勾勒了一
16、幅先贤论志的图画。D文章选自论语,我们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既可以读到孔子的政治、哲学、文化思想,也可以体会到论语言简义丰、含蓄凝练的特点。14将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译文:?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文: 参考答案:10C11B12A13B14(1)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2)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河南省 郑州市 技术产业 开发区 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