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教学工作总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餐烹饪教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餐烹饪教学工作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餐烹饪教学工作总结第1篇:中餐烹饪汇报总结 四川省射洪职业中专学校 示范校项目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工作 汇 报 材 料 2022年7月,中餐烹饪专业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中餐烹饪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以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烹饪人才为总目标,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力度、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三个主题,团结协作、辛勤努力,重点对中餐烹饪专业的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建设。目前,2022年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初具雏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2、模式全面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效,达到了专业建设预期目标,现将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专业基本情况说明 中餐烹饪专业开设于1998年,至今已有十四届毕业生,毕业人数1200余人,现有在校生151人。自专业开设以来,学生就业率均在100以上、对口就业率93%,就业单位主要为北京好利来、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和省内知名餐饮企业,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以上,部分毕业生已能迅速成为餐饮企业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初见成效。 二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1.建设目标 围绕西部丘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省市县服务业的优势产业,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合作,坚持特色鲜明的“1.5+X+1
3、.5” 1 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打造具有职教特点的能教会做、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更新教学内容,加强“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提高育人质量;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全面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将中餐烹饪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引领西部丘陵地区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争做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服务特色的示范。 2.建设内容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1.5+X+1.5”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职业技能
4、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建成中职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建成满足专业实训需要、设备先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构建专兼职结合的 “专家型”、教育教学“双师型”教学团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为: 立项被批准后,即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派出人员外出调研学习,借鉴示范建设经验;学习示范建设文件与现代教育理论,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大讨论,转变创新办学理念;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确定专业建设目标、措施与方法,确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方法途径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逐步实施。 三.专业建设与改革成效 (一)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形成特
5、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建设之初,我们立即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委员会由校区领导、企业专家、本专业专业教师组成,主要职责指导专业建设; (其职责是组织中餐烹饪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研究,提出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意见和发展规划;为制订和修改中餐烹饪专业教学计划、编制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课教学大纲、调整课程结构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指导、协助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提供校外实习场所及推荐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积极开展本专业科技信息方面的讲座,指导、协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研究各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
6、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与行业、企业专家、兄弟学校及本校骨干教师一同对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沱牌大酒店、连天红餐饮名店、射洪县餐饮协会4家企业和其他14家餐饮企业及行业进行了调研;组织中餐烹饪专业教师分别对568位毕业学生和企业员工、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撰写了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调研报告、行业、企业调研报告;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了专业定位,根据学生基础、家长意见、企业需求、行业发展方向,提出了“1.5+X+1.5”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依照“以德为首、能为本、德能并重”的原则,将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基本功扎实、技
7、能突出、身心健康的既有专业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行业从业人员。 培养模式:“1.5+X+1.5”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本专业构建了“公共平台+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 3 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专业课程13门,包括专业核心课程4门,其中中式面点制作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实训课程的开出率为90%。实践教学课时的开出比例占到总课时的50%,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达到12个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全部使用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部分骨干教师参编了中式面点制作具有行业特色的教材。建立了中餐烹饪技术、冷菜、冷拼、食品雕刻、中式面点制作
8、、营养卫生、烹饪原料知识等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技能题库5536题的电子题库。PPT制作已完成142个,视频的制作已完成10G,369分钟,33个项目内容。 以 “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职教新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吸收企业、行业专家意见。构建了中餐烹饪专业“二三一七”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实训方法,专业技能课以“七字实训环节”展开,并进行了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每位专业教师都主要以“项目教学法”和“七字教学环节法”来指导实训课堂,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法进行了改革,通过生产企业的核心
9、实例展开一门或相近几门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增强了学生实践技能。每期评选5篇优秀教案。现已完成8门实训课程5门专业理论课程共99个项目校内实训项目的编写。 每届学生在完成前1.5年的在校学习后,都要各尽所学,进行技能展示,专指委成员进行评比和评定,受到师生和社会好评。 “二三一七”教学模式:以获得“双证书”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该专业课程由“公共素质课”+“专业课”+“实习课”三部分构成;实训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训环节主要采用“七字教学环节法”; 以获得“双证书”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实习课变通为一年半,将学校里的消耗性实训变成企业的生产实训,即多花时间和功夫在企业的厨厅里“做中学”。既能提升
10、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两年在校时间虽然缩短为一年半,但未减少公共素质课课时,根据行业、企业专家意见,缩短了专业理论课的课时,可以在实训课中适当衔接相关理论知识。一年半在校期间的见习与实习,利用课余时间、双休 4 日、寒暑假就近安排在所在地的企业完成。 (优秀教案统计表、项目统计表、学生技能制作作品展示、上课视频) (三)以建立培养机制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了每期校本培训计划。通过“内培外引”、“外培内带”等措施,每期均利用星期天、节假日10余天邀请企业技师、教师中的技能高手在校内培训教师技能,有8人次160余天参加校本培训。有6人次总共300余天到企业培训,
11、有1人次共90天参加国培。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都有中级或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在10位专业教师中已有3人具备双师资格,另外7人的技能等级证书正在办理中。到时双师型教师比例将达100%。其中,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2名,在行业具有影响力技术能手2名,从企业、行业聘请兼职教师达到5人。成果:申报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精品课程1门,市优秀课件11件,市优质课5人次,优秀班主任5人,优秀指导教师3人,优秀共产党员4人,专业带头人2人。 教师获奖展示、相关统计表 (四)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校企深度合作条件日臻完善。 校内实训基地现有白案室、红案室、凉菜间、厨师演示厅、餐饮实训室、5个实训室,根据校内实训基础建设实
12、际,按专业建设和发展要求,根据实训室扩建论证报告,对校内实训基地正在进行扩建,添置设备23台(件),耗用资金20550元。 从2007年开始,我们与北京眉州酒店管理建立了合作办学模式: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以生产代练、专门化培养,从而完善了“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建立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办学机制。目前订单班具备一定规模。10级、11级学生先后有186位学生北京眉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定向实习。 5 按照“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化,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化”的建设原则,新建了校外实习基地2个,满足了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教学需求,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达到82%,建立和完善了实习实训相关制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教学过程
13、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成为生产实习实训的教学基地、学生的就业基地、教师的实践锻炼基地、校企科研开发和设备研发基地。有6人次总共300余天到企业培训。 (校内实训室展示、校外实习基地展示、到企业挂职统计表) (五)企业文化进校园,强化了学生企业和服务意识 1、把企业的文化做成行训,上课前学生背阅,以此激励学生。 2、分多期进行了实训室的文化建设,把眉州工作流程、企业理念、员工管理、工资标准、岗位设置等内容制成宣传画册,做成了实作室的文化建设。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课堂教学、教室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建设,课前行训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宣传模式。
14、(文化建设图片展示、行训视频) (六)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本专业累计毕业生421名,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8%以上,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5%,一次就业率达到95%,专业对口率达到93%,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达到97%以上。2022年、2022年市技能大赛中,学生技能展示均获一等奖。 (相关成果、技能比赛视频) 6 四 特色与创新 1.创新“1.5+X+1.5”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做结合阶段(1.5),第 一、二、三学期在专业教室和实训室,以“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和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见习提高阶段(X),以就业为
15、导向,以弹性学制为基础,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星期天和寒暑假时间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顶岗实习阶段(1.5),实习的前0.5年将学校课堂搬到企业,半年内学生轮流实习6个工种以上,每月一次定点专门教学;后1年指导下顶岗实习。 2.企业文化进校园: 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课堂教学、校园展板报栏、教室文化建设、实训室文化建设,课前行训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宣传模式。 3.构建了中餐烹饪专业“二三一七”教学模式:以获得“双证书”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该专业课程由“公共素质课”+“专业课”+“实习课”三部分构成;实训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实训环节主要采用“七字教学环节法”。 论文中餐烹饪专业2317教学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餐 烹饪 教学工作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