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05 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建设方案.docx





《(GG)05 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G)05 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建设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建设条件与方案选择5.1 建设条件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5. 1. 1. 1地理位置金川县地理位置位于州境西南部,介于东经101 13102。19,北纬30 0431。58之间,境内最低海拔1950米,最高海拔5068米,有藏、羌、回、汉等14个民族,总 人口 7.4万余人,农业人口占80%,少数民族人口占75%,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以农业为 主的革命老区县。幅员面积5550平方公里,东邻小金县,西南与甘孜州的道孚县、丹巴 县接壤,西北与壤塘县毗邻,东北与马尔康县相连。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起点位于曾达大桥桥尾处,经过曾达 村,海子坪村,坛罐窑村,倪家坪村,止于倪家坪村
2、三号拦砂坝,全长11. 732公里。见图5T现场地形地貌。图5-1现场地形地貌.工程不涉及文物保护,无军事设施;6.路线布设应充分听取地方政府部门意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3. 1路线原有道路情况及环境描述(1)路线走廊带的选择因本工程道路沿线有曾达沟,地形以重丘区为主,工程区域内无大的干扰因素。主要为利用既有道路走廊,现场踏勘并结合大比例的地形图进行研究,本工程走廊单一。(2)主要控制因素1)路网布局本工程影响区内主要是公路运输方式,相关的公路金小公路和S211省道。路线走向与原老路基本一致,局部技术标准适当提高,共同构成该区域路网。2)风景名胜本工程沿线虽然对风景名胜区无干扰,由于地
3、理位置的特殊性,作为金川县及沿途乡镇的一条出入境的主要通道,对地方旅游产业重中之重。路线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等是本工程重点考虑的影响因素。5. 3. 2综合比选结论通过对工程技术、建设费用等多个因素的比照分析可以看出,本工程为路面改善工 程未对路线进行平纵设计,仅满足平纵面进行拟合,横断面采用原路基、路面宽度。本工程只进行路面方案比照,方案一(推荐方案):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0cm级配砂砾垫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剂量4.5%-5%)+22cm C30水泥混凝土面层。方案二(比拟方案):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为:20cm天然砂砾石垫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
4、基层+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 土 AC-13C上面层+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下面层。具体情况结构情况见下表5-1所示。表5-1路面结构情况表方案分段结构备注推荐方案K0+000 K36+44620cm级配砂砾垫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 泥剂量4.5%-5%) +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水泥混 凝土路面比拟 方案K0+000 K36+44620cm天然砂砾石垫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C上面层+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C下面层铺筑沥青混 凝土路面5.4方案比拟5.4. 1比选概述本工程为改建工程未对路线进行平
5、纵设计。仅满足平纵面进行拟合,横断面采用原路 基、路面宽度,个别困难路段稍有调整。主要对路面结构层进行比拟,一种是沥青混凝土 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以下两个方案各有所长,通过对该工程区域降雨、气候及旧路基路面的状况及车辆荷 载分析,采用推荐方案为该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实施方案。沥青路面路面施工技术要 求较高,路面使用年限没有水泥的久,且对各方案优缺点和主要工程量及造价比拟如表5-2 所示。表5-2路面结构方案优缺点比拟表方案路面处治主要 结构形式优点缺点估算造价(万元)推 荐 方 案K0+000 K36+446:20cm级配砂砾 垫层+2()cm水 泥稳定碎石基 层+22cm C30 水泥混
6、凝土面 层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 文、筑路材料以及路面对防冻、 防水的要求且本工程处于高原 地带,借鉴当地道路路面的经 验,水泥路面对于重载交通、坡 度较大的公路,水泥路面的优势 比拟明显。耐久性好,设计年限 长,夜晚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一定 的反光性,行车平安性需增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维 修比拟麻烦,不能马 上开放交通。较沥青 混凝土平整性差,驾 驶舒适性较差。抗滑 性能(特别是积雪冰 冻情况下)差,易起 暗冰。6188.8517比 较 方 案K0+000 K36+446: 20cm天然砂砾 石垫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3.5cm细 粒式沥青混凝 土 AC-13c 上 面层+4cm
7、中粒 式沥青混凝土 AC-16c下面层沥青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 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 后,可马上开放交通。且造价较 低,材料取材方便且供应稳定, 行车舒适且噪音小。开放交通 快,能最大程度保证施工工期。该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造价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在高原高寒地区施工工艺很难会保证,路面面层强度低,且路面使用年限较水泥6291.7072低,施工工艺较复杂,且为成熟、可靠的工艺。混凝土路面短。经过综合技术、经济、社会影响及后期运营本钱比拟,且在上述表格中对水泥混凝土 路面和沥青路面地理情况、强度、养护等方面的比拟。通过造价比拟,比拟方案比推荐方 案在路面工程中增加102. 8
8、555万元,鉴于本道路是解决相关乡镇群众出行的民生工程, 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故推荐采用相比拟价格较廉价且耐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5. 5推荐方案概况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根据以上各方案的比拟、分析、论证,本工程起点位于曾达大桥桥尾处,止于倪家坪 村三号拦砂坝,全长11. 732公里。主要控制点:曾达村,海子坪村,坛罐窑村,倪家坪村。5.1.1 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线里程全长11. 732Km。总投资金额为2024. 8084万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552. 1713万元。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5-3o2、技术标准及主按照交通部公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
9、1-2014),结合道路的功能、建设条件及交通量预测情况,确改建方案。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5-4。表5-3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数量表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 程工程单位路线长度KM11. 732路基挖土方1170705路基挖石方118967片石碎烤工M328000砌石坊工M312600排水碎坊工M33100路缘石M31700路面d75000涵洞米/建.294/36平均每公里涵洞数道3. 069桥梁(重建)|M/座10资估,万元每公里造价万元表5-4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仅技术指标采用值1公路等级四级公路(I类)1程长km11,7321计速km/h20201路基宽度m6.5r爷车道
10、宽/更m2X3.02X3.0|平曲线最小半 1m151最大纵坡11凸形竖曲线最1半径1凹,形竖曲线 1、半径:最121序号指标名称*仅技术指标采用值1公路等级四级公路(I类)1程长km11,7321计速km/h20201路基宽度m6.5r爷车道宽/更m2X3.02X3.0|平曲线最小半 1m151最大纵坡11凸形竖曲线最1半径1凹,形竖曲线 1、半径:最121备注5. 5. 3路基工程10桥涵净宽m与路基同宽11停车视距m2020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 II级路面结构类型高级路面沥青砂1、路基宽度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和小
11、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本工程采用设计速度为20km/h 的四级公路应按路基宽为6. 5米,路面宽6.0米的标准进行设计,车行道横坡为2%的单向 横坡,路肩横坡为2虬 两侧设置0.25m硬路肩,采用单向2%的横坡。6.5雌标蹄断面图2、设计原那么路基设计中应遵循“保证质量、贴切自然、平整美观、平安舒适”的思想,尽可能 减少人工构造痕迹,使公路融入大自然。设计中贯彻“低填、浅挖、缓边坡”的设计原那么。加强环保、水保设计:减少高填深挖,尽量采用绿色环保型防护,加强取土坑、弃 土堆的环保设计,将地表耕植土、水塘清除的淤泥等当作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保护和 利用。跨越
12、临近水源保护区路段,对于这些环境敏感路段在勘察设计阶段将详细调查其水域 体系,对位于汇水范围内的路段公路排水需在合适位置设置污水汇集池、沉淀池等,防止重视特殊路基设计:加强对软弱路基、延流冰地段以及存在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 路段的勘察工作,采用经济合理的地基及边坡加固防护措施,加强冻土路基的处理。保证路基稳定、交通平安,杜绝隐患,减少路基病害,路基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把平安放在首位,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保证公路设施自身平安和车辆 运行平安。重视综合排水系统设计,在勘测设计过程中根据当地降雨强度和地形地貌的实际情 况进行综合设计,确保具有较强的汇水、导水、排水功能。各种排水设
13、施从平安美观的角 度要求,尽量做到宽、浅、绿、隐(远)。优先选用暗埋生态边沟、植草碟形边沟等生态基防护要以“平安、生态、适当、经济、因地制宜”为原那么,防护形式合理选用 自然挖坡、生态防护、坊工铺砌等形式,绿化形式可因地制宜采用草灌结合、散丛结合、铺砌形采用全寿命周期本钱分析方法选择路面结构型式,加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防止路 面产生早期破坏现象,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路面行驶平安与舒适性。基层、底基层设 计贯彻就地取材的原那么,选择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路面基层、底基层。3、一般路基设计路基边坡灵活自然、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本路段路基防护设计以平安、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且施工方便为原那么。4、不
14、良地质及特殊路基的勘察处治设计对特殊不良地基的处治,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那么,考虑工程的重 要性、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及维修难易程度等因素对地基进行综合治理。本工程主要不良地 质为软弱地基、冻土、滑坡、延流冰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特殊路基的勘察设计工作,查清 地质与水文条件,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选,合理确定地基处理及边坡加固防护措施。弃土原那么上选择在视线以外的山间凹地、冲沟等低洼地带集中堆放,并设置完善的排 水防护设施,同时加强外表的绿化美化设计,尽可能与周围地貌景观协调;在地形地质条 件适宜时进行弃土及复耕综合设计,利用路侧山谷就近弃土以减少弃方运距,变高路堤为 低路堤以提高路堤稳定
15、性,并可减小涵长、涵顶填土高度及防护工程量,恢复耕地或草地,清表耕植土集中堆放,以备后期恢复植被用。6、路基、路面排水水是危害路基稳定,造成公路病害的重要因素,为防止路基水毁及边坡冲蚀,边沟、 排水沟、截水沟应保持连贯畅通,自成系统,保证路基路面水及时排除。路基排水挖方路段路基两侧设置混凝土边沟,边沟水经涵洞或排水沟引至路基外。当挖方边坡,边坡上方汇水面积较大时,于挖方边坡坡口 5m以外适当位置设置截水沟,结合实际地形,必要时设置平台截水沟。此外,应根据地形条件的变化情况,设置急流槽或跌水 井,以防止路基被冲刷,影响路基稳定。另外根据高原高寒地区的公路修建及养护经验, 路堤两侧设置宽、深的图纸
16、边沟,来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冰雪融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双向横坡路段的路面水均以漫流形式直接排入路基边沟或路堤坡脚外,因平曲线超高 所形成的单向坡路基段,曲线内侧路面水与双向坡排水方式一致,以拦截、分流、汇集路 面水于拱形护坡骨架急流槽内,防止路面水对路基边坡的冲刷。7、路基防护填方边坡高度小于4. 0m时,采用植草防护或直接裸露。填方边坡高度大于4. 0m时,采用拱形护坡防护或直接裸露。拱形护坡的凸起拱眉与骨架急流槽相接,使路面水不直接冲刷路基边坡坡面,护坡骨架间隙内填土喷草籽以加固沿河路基,设计水位加0. 5m以下的路基边坡采用实体护坡或护脚防护,护坡厚度与在地面横坡较陡的路面,视具体情况采
17、用衡重式挡土墙、护肩或护脚进行防护。根据沿线防护材料情况,护坡、挡土墙、护肩、护脚及防护材料采用C20片石碎和M10 砂浆砌片石。工程区岩石经风化后成块掉落,挖方边坡应作坡面防护。主要采用路堑墙、护面墙、 菱形骨架护坡等防护形式。路面工程根据交通量预测情况,经过计算分析,确定全线路面结构采用以下类型:路面结构组P1L 1 HT I/J、“口I心、H-r M ru/口c J , = I71J 日 0口【万尺| 回/Za+3.5cm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路面设计原那么: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况和公路等级、使用功能、当地 材料、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结合本地区的
18、实际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 材、技术可靠、方便施工、造价廉价、利于养护的原那么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2、路面设计依据:路面设计主要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17)等规范和其他有关规定。5. 5. 5桥涵工程根据路线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质、河流水文特征,为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工作 的需要等,经过工程组的实地调查,由于“6. 27”特大泥石流的影响,原路桥梁损毁严重, 全线新建桥梁10座。全线新建涵洞36道。6. 5.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19、D20-2014)规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规模与标准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分为A、B、C、D四级,各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应符合表5-5。表5-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与适用范围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适用范围1高速公路1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1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1三级公路、四级公路本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级采用D级。根据改善工程在公路路网中的作用和建设 条件,加强后期的营运管理和养护,有利于降低公路全寿命建设周期本钱。依据公路工 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交通工程沿线设施的规定,本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G05 金川县曾达乡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 建设方案 GG 05 金川县 曾达乡 交通 基础设施 恢复 重建 工程 建设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