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一)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分)(1) 选贤
2、与( )能 (2)货恶( )其弃于地也(3) 故( )外户而不闭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3、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分)(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
3、,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4、解释下列句中横线的词。(4分)(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译文: 6、甲文从莲的生长环
4、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7、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3分)(三)【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文言文 比较 阅读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