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方法381.docx
《“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方法38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方法38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不知法不免责”原则价值的嬗变与选择违法性错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比较考察及借鉴 “不知知法不免免责”(Ignnoraantiia jjuriis nnon exccusaat)原原则起源源于一概概不允许许认识错错误的诺诺曼底时时代的绝绝对责任任,它意意味着行行为人“在在作为主主观的犯犯罪成立立要件的的犯意中中,不要要求认识识到自己己行为的的违法性性”。 在传传统上,理理论界一一般将刑刑法中的的错误分分类为“事事实错误误”与“法法律错误误”。事事实认识识错误在在
2、13世世纪的布布莱克顿顿(Brractton)的教科科书中,已已经被承承认为抗抗辩理由由;与此此相对,关关于不知知法律或或者法律律认识错错误,却却一直不不影响犯犯罪的成成立乃至至不影响响量刑,于于是形成成了以下下局面:不知法法律有害害,但不不知事实实无害(Jurris ignnoraantiia nnoeeet, faeeti nonnnoccet. )。换换一个角角度来说说,不知知事实免免责,但但不知法法不免责责(Iggnorranttia faccti xcuusatt, iignooranntiaa juuriss noon eexcuusatt; IIgnooranntiaa exxe
3、ussatuur, nonn juuriss seed ffactti; Ignnoraamiaa faactii, nnon jurris exccusaat. )。正正因为如如此,刑刑法理论论与审判判实践上上一直重重视区分分法律错错误与事事实错误误。 20世世纪以前前,世界界各国在在处理“法法律错误误”时均均毫无例例外地坚坚持“不不知法不不免责”的的原则。但是,人人类社会会进入220世纪纪以后,随随着社会会的日益益复杂化化,社会会对犯罪罪的考察察和惩罚罚由犯罪罪行为转转向了行行为人,人人类文明明进程的的发展迫迫使“不不知法不不免责”这这一古老老的原则则作出了了让步,刑刑法的错错误理论论与实
4、践践发生了了巨大变变化。特特别是自自第二次次世界大大战以来来,各国国理论界界关于违违法性认认识的内内容、违违法性认认识的本本质、违违法性认认识在犯犯罪论体体系中的的地位、违违法性认认识错误误的概念念以及违违法性错错误的处处理原则则等问题题展开了了激烈的的争论,出出现了许许多新的的学说,呈呈现出百百家争鸣鸣的局面面。更以以观念是是否为具具体之犯犯罪成立立要件为为区别标标准,将将错误分分为涉及及构成要要件客观观事实之之“构成成要件错错误”(Tattbesstanndsiirrttum)与涉及及行为违违法性之之“违法法性错误误”(RRechhtswwidrrigkkeittsirrrtuum)或或称
5、“禁禁止错误误”(VVerbbotssirrrtumm),以以代替昔昔日“事事实错误误”与“法法律错误误”之区区分。 刑法法学界一一般认为为:“所所谓违法法性错误误,也称称为法律律上的错错误,是是指行为为人的行行为从客客观上来来看,尽尽管该行行为是法法律上所所不允许许的,但但自己错错以为允允许,换换句话说说,是行行为人由由于错误误而没有有违法性性意识的的情况。” 在各各国的立立法和司司法实践践中,也也出现了了大量与与“不知知法不免免责”原原则相悖悖离的立立法例和和判例,“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这一一处理违违法性错错误的铁铁律正随随着时代代的发展展而悄然然松动。我国刑刑法没有有规定违违法性错错
6、误及其其处理原原则。在在我国刑刑法学界界,学者者们对违违法性认认识问题题尚缺乏乏系统、深深入的研研究,对对违法性性认识在在我国犯犯罪论体体系中的的地位、违违法性认认识的内内容、违违法性与与社会危危害性之之间的关关系也存存在较大大分歧。近近年来,我我国刑法法学界对对违法性性认识错错误的研研究主要要集中在在违法性性认识是是否犯罪罪故意的的认识内内容和违违法性认认识错误误是否阻阻却故意意两个问问题上。在在我国,违违法性认认识不是是犯罪故故意的内内容、“不不知法不不免责”的的观点仍仍然在我我国刑法法理论界界和司法法实践中中占据着着主导地地位。我我们认为为,由于于我国犯犯罪构成成理论不不同于大大陆法系系
7、和英美美法系的的国家的的犯罪构构成理论论,违法法性认识识在我国国犯罪构构成要件件中地位位和作用用应当重重新考虑虑;由于于我国社社会的日日益复杂杂化,“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应当当予以修修正。正是基基于“不不知法不不免责”这这一违法法性错误误处理原原则在世世界各国国的嬗变变和我国国违法性性错误理理论研究究、立法法、司法法的现状状,我们们立足于于我国目目前的犯犯罪构成成理论,对对违法性性错误处处理原则则进行了了比较分分析,以以就教于于方家。一、“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在英英美法系系国家的的嬗变在英美美法系,确确立“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最古古老的判判例是英英国16613年年的Vaaux案案。
8、该案案判旨认认为,即即使不知知英国法法律,但但由于认认识到被被起诉的的事实,不不知法律律也不成成其为抗抗辩理由由。从英英国的判判例来看看,“不不懂法不不作为抗抗辩的理理由”具具体包括括以下三三种情况况:其一一,行为为人由于于客观原原因(如如常年在在外、公公海航行行等)不不知道某某法律的的施行不不得作为为抗辩之之理由。例例如,在在18880年的的Burrns v. Nowwelll案(伯伯恩斯诉诉农维尔尔案)中中,船长长在航海海期间,不不知国家家于18872年年施行诱诱拐禁止止法而而违反该该法运载载南洋诸诸岛的当当地居民民。尽管管该案件件中的船船长并不不知道相相关法律律的规定定,但他他最终仍仍被
9、判决决有罪。其其二,外外国人不不知道自自己的行行为在行行为地是是犯罪不不得作为为抗辩的的理由。例例如,在在巴洛勒勒特案Rexx v. Baarroonett( 118522) LLE. &B. 1中,一一名叫巴巴洛勒特特的法国国人在英英国参与与了杀人人决斗,尽尽管不知知道英国国的法律律禁止决决斗,英英国法院院仍然以以“不知知法不得得作为抗抗辩理由由”判决决他犯有有谋杀罪罪。其三三,行为为人事先先征询过过相关法法律人士士(如律律师)或或者法定定资格的的官员然然后实施施的自认认为是合合法的行行为也不不得作为为抗辩的的理由。例例如,如如果法律律规定了了房屋的的最高售售出价格格,行为为人D在在帮助协协
10、商的房房屋出售售价格高高出了法法律规定定时,即即使他认认为这个个价格没没有超出出法律规规定,他他仍然具具有犯意意。“即即使D就就自己将将从事的的行为咨咨询了法法律专家家的意见见,得到到的回答答是行为为是合法法的,对对他行为为的认定定也不会会产生什什么影响响”,否否则会导导致“律律师的建建议高于于法律”的的局面。英美法法系国家家之所以以确立“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其其主要理理由是:其一,具具有责任任能力的的人,即即应当知知道法律律。布莱莱克斯顿顿说:“具具有辨认认能力的的任何人人,不仅仅应当知知道法律律,而且且必须知知道法律律,并推推定其知知道法律律,因此此,法律律认识错错误在刑刑事法上上不
11、成立立任何抗抗辩理由由。这是是罗马法法的格言言,也是是我国法法律的格格言。” 其二二,维护护公共政政策和公公共利益益的需要要。公共共政策的的原则之之一是,负负有遵守守法律义义务的人人不得主主张不知知道法律律。为了了维护公公共利益益,任何何人都必必须遵守守法律,否否则,社社会福利利与国家家安全就就得不到到保障。因因此,不不允许以以不知法法律为理理由逃避避法律责责任。法法秩序具具有客观观性,法法律是具具有客观观含义的的规范,刑刑法所表表现的是是通过长长期历史史经验和和多数人人社会舆舆论形成成的客观观伦理。当当法律与与个人的的信念相相对立时时,法律律处于优优先地位位,故法法律认识识错误不不是免责责理
12、由。 其三三,刑法法得以有有效实施施的保证证。司法法机关往往往很难难查明行行为人是是否不知知法律,如如果被告告人主张张不知法法律就免免责,刑刑法就难难以有效效地实施施。“假假定实体体法规范范不被推推定为人人所共知知,诉讼讼上就会会遇到许许许多多多难以解解决的困困难,甚甚至连实实体法都都无法实实施。假假设被告告人说:我不不知道法法律上规规定这种种行为是是犯罪,被告告人的这这句话是是不需要要再有另另外的证证据证明明的,因因为他本本人就是是证据;但是控控告一方方要反驳驳这句话话往往是是很困难难的,有有时甚至至是不可可能的。所所以,出出于诉讼讼上的考考虑,不不知法律律不应当当作为免免责辩护护的理由由。
13、” 如果果法律认认识错误误是免责责事由,则则被告人人常常主主张法律律认识错错误,事事实上又又难以证证明,因因此根本本不可能能裁判。“如果果那种辩辩解(即即不懂法法)有效效,结果果为:刑刑事案件件的被告告人认为为法律是是如此这这般,他他将受到到似乎法法律就是是如此这这般的待待遇。也也就是说说,法律律实际上上就是如如此这般般。”进入220世纪纪以后,英英美法系系国家“不不知法不不免责”的的违法性性错误处处理原则则开始出出现了新新的变化化。以下下以美国国和英国国为例加加以说明明:(一)美国违违法性错错误理论论与实践践的新发发展在司法法上,美美国大量量的判例例承认“不不知法不不免责”的的例外。这这种例
14、外外主要表表现在如如下几个个方面:其一,因因信赖州州最高法法院的判判决和地地方法院院判决而而发生的的违法性性错误可可以免责责。例如如,因信信赖州最最高法院院的判决决而实施施的行为为不可罚罚的Sttatee v. O neeil案案。美国国衣阿华华州最高高法院于于19002年和和19006年两两次判决决认为,将将贩卖、购购入麻醉醉饮料的的行为规规定为犯犯罪的法法律,违违反了合合众国宪宪法。SStatte vv. OO nneill案的被被告人信信赖上述述判决,于于19008年实实施了贩贩卖、购购入麻醉醉饮料的的行为。但但在19909年年,衣阿阿华州最最高法院院变更了了以前的的判决,认认为将上上述
15、行为为规定为为犯罪的的法律符符合合众众国宪法法。于是是,地方方法院其其后对上上述被告告人作出出了有罪罪判决。但但该有罪罪判决被被衣阿华华州最高高法院撤撤销,理理由是:信赖自自己所属属州的最最高法院院判决而而实施的的行为,应应作为“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的例例外而免免除责任任。又如如,信赖赖地方法法院判决决而实施施的行为为不构成成犯罪的的判例(Willsonn v. Gooodiin, 19442)。其其二,因因信赖具具有某种种权限的的行政官官员的意意见而发发生的违违法性错错误可以以免责,例例如美国国19111年的的Staate v. Whiite案案。案情情是:被被告人实实际上没没有选举举权
16、,但但事先基基于选举举人登记记官员的的决定,误误认为自自己具有有选举资资格,于于是作为为选举人人登记。原原审法院院判决被被告人有有罪,但但密苏里里州最高高法院撤撤销了原原审判决决。理由由是:虽虽然认为为任何人人都知道道法律,但但事实上上,连受受到最严严格训练练的法官官有时也也难以知知道什么么是正确确的法律律。在本本案中,被被告人是是根据具具有选举举资格审审查权的的行政官官员的决决定实施施的行为为,如果果认定被被告人有有罪则过过于苛刻刻,因为为行政官官员自身身犯了错错误,对对被告人人提出了了不适当当的意见见。(111) 其三,因因为真诚诚地误解解了法律律而发生生的违法法性错误误可以免免责。例例如
17、,119333年的“UUnitted Staatess v Murrdocck”案案。法庭庭认为,国国会并不不会认为为一个人人因为真真诚地误误解了税税法的规规定而应应当成为为犯罪人人,特别别是在行行为人误误解繁杂杂的税法法之情况况下。美美国刑法法学者MMichhaell L. Trraveers认认为Muurdoock案案是“在在税收犯犯罪方面面出现的的对运用用普通规规则(解解决)法法律错误误例外的的一个标标志”。(12) 其四四,因信信赖法律律家的意意见而发发生的违违法性错错误可以以免责。例例如,美美国法院院19449年裁裁决的龙龙格案Lonng vv. SStattes665A( 22D)
18、 ( 119499) 中,被被告人龙龙格在决决定第二二次结婚婚以前,曾曾就离婚婚是否有有效、能能否第二二次结婚婚的问题题与律师师商量过过,律师师告诉他他离婚有有效,可可以再婚婚。他在在做好结结婚的准准备后,在在提出结结婚申请请之前,又又与律师师商议,律律师与他他一起去去了Clleckk off thhe PPeacce事务务所,作作为保证证人在他他的第二二次结婚婚申请书书上签了了名。原原审法院院认为,被被告人的的错误是是法律的的错误,应应当适用用“不知知法不免免责”的的原则。但但是最高高法院认认为,被被告人在在实施行行为之前前曾做了了善意的的努力,为为了认识识和遵守守法律采采取了在在美国法法律
19、体系系下是最最适当的的手段,在在他相信信自己努努力的结结果而诚诚实地实实施了行行为的情情形下,将将被告人人作为犯犯罪人处处罚是明明显的不不公正,从从而推翻翻了原审审法院的的判决。(13) 美国国19991年CCheeek vv. UU. SS. 案案、19998年年Bryyan v. U. S. 案、119644年Boouiee v. Coolummbiaa案等,都都是关于于这一例例外的判判例。(14)在立法法上,美美国模模范刑法法典第第2044条第(1)项项规定:“关于于事实或或法律的的不知或或错误,在在下列所所定场合合,即可可作为抗抗辩:(a)其其不知或或错误在在否定证证明犯罪罪基础要要件
20、所必必需之目目的、认认识、确确信、轻轻率或过过失时;(b)由其不不知或错错误所证证明之心心理状态态,经法法律规定定可作抗抗辩时。”可可见,在在上述情情况下,法法律认识识错误与与事实认认识错误误同样可可作抗辩辩理由。不不仅如此此,第2204条条第(33)项还还承认没没有上述述规定也也例外可可作抗辩辩的情况况。第(3)项项规定:“确信信其行为为在法律律上不构构成犯罪罪时,如如有下列列所定情情形,可可作为对对基于其其行为所所生之罪罪的追诉诉的抗辩辩:(aa)行为为人不知知规定犯犯罪之制制定法或或其他成成文法规规的存在在,且在在实行被被追诉的的行为时时,其法法令尚未未公布或或处于其其他不能能知悉法法令
21、存在在的状态态时;(b)基基于相当当理由,信信赖包括括:、制制定法及及其他成成文法规规;、法法院的裁裁定、意意见或判判决;、行政政命令或或许可;、就就规定该该罪之法法律的解解释、适适用或执执行在法法律上负负有责任任的公务务员或公公共机关关正式解解释等公公开法律律见解而而实施行行为,其其后该法法律见解解变得无无效或错错误时。”第第2044条第(4)项项还规定定:“第第三项之之抗辩,被被告人应应以优越越的证据据予以证证明。”由由此可见见,上述述第(33)项的的规定,实实际上是是对美国国法院判判例的条条文化。模模范刑法法典公公布后,美美国许多多州的制制定法,都都仿效了了模范范刑法典典的“错错误”条条
22、款。例例如,伊伊利诺州州刑法典典关于于“行为为人合理理地相信信他的行行为不构构成犯罪罪”的法法律错误误可作辩辩护理由由的四种种情况是是:(11)这个个罪是由由尚未公公布的而而且行为为人也不不知道的的行政法法规或决决议规定定的,或或者虽已已公布但但依据实实际情况况他是不不可能知知道的;(2)行为人人行为的的根据是是后来决决定被废废除的法法规;(3)行行为人行行为的根根据是后后来被撤撤销的法法院决定定或意见见;(44)行为为人行为为的根据据是由有有解释权权的官员员对规定定犯罪的的法律、决决议或行行政法规规所作的的正式解解释。(15)由上可可见,在在美国的的制定法法和判例例中,“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
23、原则的例例外已经经得到普普遍承认认。美国国之所以以承认“不不知法不不免责”原原则的例例外,是是“由于于行政机机关非常常发展,在在实际惯惯例上,行行政机关关的裁决决在许多多场合具具有最终终的决定定力,因因此,行行政机关关成了在在各自的的部门里里具有权权限的机机关,故故应允许许个人信信赖行政政机关的的解释。信信赖具有有权限的的行政机机关的意意见的人人,与其其说具有有违反法法律的意意图,不不如说具具有遵守守法律的的意思,因因此,不不能因为为行政机机关意见见的错误误而将行行为人认认定为犯犯罪人”。同同时,“由由于社会会经济的的发展,商商业生活活复杂化化,对于于包含了了现代商商业生活活最复杂杂局面的的法
24、规,信信赖其专专业人员员的意见见所实施施的行为为,没有有理由追追究行为为人的责责任”。(16) 正是是由于社社会的复复杂化等等原因,使使得法官官对法律律的见解解发生变变化,使使行政官官与法官官对法律律的见解解不同的的情况增增多,对对因信赖赖其中一一方而实实施的行行为不能能予以责责任非难难的情况况也逐渐渐增加。美美国法院院判例的的变化正正反映了了这一点点。(二)英国违违法性错错误理论论与实践践的新发发展英国学学者Asshwoorthh指出:“在英英国,虽虽然不知知或误解解法律不不成立抗抗辩,但但该原则则实际上上已经被被部分修修正。”他他列举了了以下几几点:其其一,根根据“不不知法不不免责”的的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法 免责 原则 价值 嬗变 选择 方法 38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