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oc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1 总那么 为统一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原那么、内容、要求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铁路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建设工程性质和规模、环境特征及其敏感性以及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并必须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对建设工程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采用的根底数据应真实、可靠,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应合理、适用,结论观点应明确。 铁路建设工程
2、环境影响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语 环境 enviroment影响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影响 enviromental impact全部或局部地由铁路建设或运输生产的活动、产品或效劳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环境要素 enviromental elements构成物理、化学、自然和社会环境属性的特征因素。 评价因子 assessment factor表征环境要素及污染物属性的特征指标。 生
3、物量 biological mass又称“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生物体的重量。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生物或生态系统的周围环境因素。 生物群落 biological community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境内各个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结构单元。 景观 landscape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拼块patch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 异质性 heterogeneity是指在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种、或者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状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 优势度 dominance综合反映给定景观区域内某一类拼
4、块所占的相对面积或数量、分布均匀程度和连通程度的参数。 土壤侵蚀 soil erosion土壤在外营力风、水流、冻融和重力的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荒漠化 desertification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其中包括沙质荒漠化、砾石荒漠化、水质荒漠化和工矿型荒漠化。 植被覆盖率 vegetation coverage指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3 根本规定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结合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其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环境敏感问题为重点,贯彻以点为主、点线结合的原那么
5、。新增铁路污染源类比调查应遵循性质相同、规模相近的原那么。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建设工程的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及国家或地方公布的有关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按保护目标及其所受影响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要素有生态、声、地表水、大气、振动、电磁辐射、固体废物和社会经济等,需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和评价因子应根据环境影响识别与污染因子筛选确定。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评价,并符合以下规定:1环境现状评价范围应与预测范围一致,评价内容应满足预测评价的需要;2影响预测评价应按施工期和设计年度进行;3噪声影响预测可根据
6、远期列车对数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应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污染治理措施,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原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评述,并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的分析论证;2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分期实施意见,估算投资费用,并说明环境影响评价引起的投资变化情况;3 实施污染治理工程的工点应绘制反映污染源与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改建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查明与该工程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应按环境要素设专章外,对以下内容也应设专章或专节予以分析说明。1 工程概况与分析;2 铁路沿线地区环境概况;3 公众参与;4 环境风险;5 环境管理
7、与监测方案;6 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估算及其经济、技术论证;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8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施工期环境影响宜设专章,也可在相关环境要素专章中设专节。 铁路建设工程符合以下要求的工程可划定为环境保护设施,并应估算投资:1 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1污水处理设施;2废气、粉尘治理设备;3固体废物储运设备或设施;4噪声和振动污染治理设施;5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6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专项防治和环境恢复工程设施;7绿化工程;8环境保护专业监测仪器、设备。2 工程需要且为环境保护效劳的设施:1路基各类植物防护工程设施;2路基附属工程设施;3桥涵附属工程设施;4隧
8、道边仰坡防护工程设施;5防电磁干扰设备。4 工程概况与分析 工程概况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1 线路走向;2 设计年度与列车对数;3 主要技术标准;4 主要工程工程内容与规模;5 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6 施工组织和总投资。 铁路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应对施工期和运营期进行工程分析。施工期应以生态影响为主,运营期应以污染影响为主。改建工程应对相关的既有工程进行说明、分析。 工程分析应以车站、段、所等铁路设施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环节的分析和污染物排放量统计为重点,明确主要污染环境要素,识别主要污染因子。根据评价需要,绘出运输、生产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并标示产生污染的环节及其性质、特征。 工程概况
9、应对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并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活动及其特征;2 土石方平衡情况及取土场、弃土渣场、沙石料场说明;3 水土侵蚀情况;4 占用土地的类型及其数量;5 破坏植被类型和数量;6 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类型和数量;7 对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保护地区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个体对象的影响。 工程分析应对能耗进行统计,其工程可为燃料油、电、煤、燃料气和水。 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的工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水:污水量、COD、石油类、氨氮、SS以及对污染物排放有总量控制的工程; 2 气:烟尘、SO2、NO2以及有总量控制的工程;3 固体废物:生产废物、生活垃圾;
10、4 噪声:噪声污染源源强。 改建工程的工程分析应给出工程前、工程后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工程前后的变化量。对污染物排放有总量控制要求的工程,应按行政区划分,分别统计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提出削减的技术途径。 工程分析可结合产生污染的环节,利用物料平衡关系以及其它相关内容对清洁生产进行评述。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5.1 一般规定 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应是工程可能产生显著影响的局部敏感生态系统和典型生态因子。对工程产生的不同生态影响和不同敏感区域,应分别进行重点评价和一般评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1 外侧轨道中心线外200m以内区域;2 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100m以内区
11、域;3 当工程建设区域及其附近存在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特殊保护区时,应按保护区划定的范围及其与工程建设区的位置关系确定评价范围。当特殊保护区划定边界距工程征地界5km以内时,宜将其纳入调查范围,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具体评价范围;4 对于受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的原生、次生林地,应以其植物群落的完整性为基准确定评价范围;5 当工程建设区域外有高山陡坡、峭壁、河流形成的天然隔离地貌时,评价范围可取隔离地物为界。 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主要特征;2 建设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类型、结构与功能的影响;3 建设工程对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 建设工程
12、对评价区域野生动物、植物的影响;5 建设工程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影响;6 建设工程对评价区域水土保持的影响;7 建设工程对评价区域景观的影响;8 工程设计中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效果分析;9 提出缓解不良生态影响、改善生态环境的补充措施。 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应符合表5.1.4的规定:表 铁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表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判据一级评价评价区域内存在珍稀濒危物种或成片原生植被,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级评价评价区域处于荒漠化地区,或区内存在大中型湖泊、水库、成片次生林,或省级
13、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级评价除一级、二级评价区以外的其他评价区。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针对铁路建设工程呈带状分布的特点,按不同线路区间或站场、机务、车辆、工务段所对影响区域内的生态敏感性,确定评价工作的深广度。 生态环境调查应根据工程及区域环境特点,可采用部门走访、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判释、样方调查法、目测与摄影像法、收割调查和经验估算法或其它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对较敏感的评价区域,宜根据需要采用生物量、物种数量、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景观比例、优势度、景观敏感度等指标对评价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稳定性等重要生态特征进行工程前后的比照定量分析,并宜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14、GPS、航空或航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其中植被覆盖率、频率、密度、景观比例、优势度和景观敏感度应按本标准附录A计算。5.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 搜集建设工程所在地区有关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自然资源现状分布、动植物分布的资料和图件;2 搜集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各类特殊保护区、名胜及文物单位的现状分布与规划图,查明保护单位的位置、分布范围、性质、保护级别及其与工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3 搜集建设工程所在地区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划分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保护区的相关资料;4 根据需要搜集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水文和
15、水文地质资料,并应以特大桥、大桥桥位所在河段和隧道富水区为重点;5 调查了解既有铁路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6 对较敏感的评价区域,可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地形、地貌特征; 2水土流失类型、特点和程度;3植被类型及其相应的分布和面积;4优势植物种类及其覆盖率、生物量、生产量,受影响的古树名木的位置、树种、胸径、高度、冠围、树龄;5) 濒危或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活动区和迁徙路线;6重要景物及其空间尺度和分布,评价区域重要视觉景观特征;7既有铁路主要地质灾害及性质、频度和造成的环境影响。 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对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6、的分析、评价。按不同评价工作等级和具体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可包括以下内容:1 结合地理位置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情况,应重点说明根本农田分布情况、主要农作物及其生产情况;2 说明评价区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的根本情况;3 通过相照顾片、图件和资料,结合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评价区域的生态结构、主要生态因子现状及其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说明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类型、主要生态问题及其开展趋势。对重要风景名胜和景物,应分析、描述其主要景观要素和特征;4 说明评价区域主要物种、重要动植物分布和植被覆盖率,重点说明濒危、珍稀动
17、植物分布情况;5 根据需要说明与灌溉、排洪相关的地表水文特征。 对既有铁路改建工程,应说明已存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遗留问题,并应予以分析和评价。5.3 生态环境预测评价 根据建设工程和评价区域的性质、特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可分别或以组合方式采用类比预测法、图形叠置法、景观生态学分析法及经验分析与专家咨询法。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投产运营后评价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应对照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分析和评价;评价重点为特大、大型桥梁、隧道、站场、高填路堤、深挖路堑、施工便道及其他扰动地表的大型设施。按不同评价工作等级和工程行为特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可包括表5.3.2的内容:表 铁
18、路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内容评价工作等级主要评价内容一级评价分析工程建设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迁徙通道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结构、功能及其抗干扰和恢复能力的影响,可利用地形图绘制相应的分析预测图件,并通过现场摄像和照片资料进行辅助说明;对评价区域的生态结构、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完成二级、三级评价规定的工作内容。二级评价分析预测工程实施对评价区域内重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对优势植被、拼块的影响,对重要景观的干扰,以及可能产生的严重环境地质危害,在此根底上预测评价区域主要生态因子和生态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可结合设计资料绘制工程实施
19、后植被和自然资源的预测分布图、景观干扰分析图件;完成三级评价规定的工作内容。三级评价说明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绘制相应图件;分析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域土地资源、农林牧渔业生产、植被、河流通航、泄洪、农灌以及重要景观的影响;分析说明工程实施对评价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单位的潜在影响;归纳建设工程的主要生态影响和关键影响因子,简要说明工程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5.4 水土保持专题 水土保持专题应以高填路堤、深挖路堑、不良地质路段、长大隧道、特大型桥梁和集中取、弃土渣场为重点,对大桥和其他隧道可根据其环境敏感特征,也可将其作为重点,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专题应包括以下内
20、容:1 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包括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及相应的侵蚀面积,泥石流、塌方、滑坡、荒漠化以及其它灾害性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情况;2 工程建设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应分别预测采取和未采取防护与治理措施条件下的流失量;3 分析、论证集中取、弃土渣场及其他大型施工临时设施设置与选址的合理性,说明其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4 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对工程设计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评估和论证,并结合工程特点及区域环境特征,针对性地提出水土保持补充措施,明确规定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水土流失控制量、拦碴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等必须到达的指标值;5 针对水土流失突出的
21、工点,结合施工监理,提出水土流失监测制度;6 估算水土保持投资。 水土保持专题的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铁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内容和深广度宜适当简化。 根据需要绘制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图、建设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工点分布图、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平面图、典型水土保持措施平、立面设计简图及其它必要图件。5.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对设计或工程实施中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估,确定其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针对工程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生态保护补充措施和建议,并估列所需投资;生态保护措施可包括以下内容:1 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划、选址措施。2
22、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生物措施。3 保护水土资源及其它生态环境要素的工程措施。4 保护景观的工程优化和美化设计。5 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优化措施。6 保护及改善、恢复生态环境所需的管理和监督措施。6 声环境影响评价6.1 一般规定 铁路建设工程评价范围应符合以下规定:1 运营期一级评价的评价范围宜为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或段、所边界外200m以内区域;二、三级评价的评价范围宜为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120m以内区域,遇重要噪声敏感点时可放宽至200m以内区域。2 施工期评价范围为施工场地边界及其影响范围内。 评价工作等级应根据工程噪声源种类、数量及所处地区的声学环境功能要求划分为三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铁路 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