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五大手册之三8350.docx
《TS16949五大手册之三83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16949五大手册之三8350.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通用测量系统指南MSA目的: 选择各种方法来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被检产品特性检验测量数据测量结果果输 入输 出赋值过程 受控:量具、仪器器、检测人员、程序、软件 活动:测量、分析、校正适用范围:用于对每一零件件能重复读数数的测量系统统。测量和测量过程程:1) 赋值给具体事物物以表示它们们之间关于特特殊特性的关关系;2) 赋值过程定义为为测量过程;3) 赋予的值定义为为测量值;4) 测量过程看成一一个制造过程程,它产生数数字(数据)作作为输出。量 具:任何用来获得测测量结果的装装置;经常用用来特指在车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测量合格不不合格的装置置。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性赋值的操作作、
2、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人员的集合;用来获得测测量结果的整整个过程。测量变差:l 多次测量结果变变异程度;l 常用m表示;l 也可用测量过程程过程变差RR&R表示。注:a. 测量过程(数据据)服从正态态分布;b. R&R=5.115m99%R&R=5.115m测量系统质量特特性:l 测量成本;l 测量的容易程度度;l 最重要的是测量量系统的统计计特性。常用统计特性:l 重复性(针对同一人,反反映量具本身身情况)l 再现性(针对不同人,反反映测量方法法情况)l 稳定性l 线性(针对不同尺寸寸的研究)注:对不同的测测量系统可能能需要有不同同的统计特性性(相对于顾顾客的要求)。测量系统对其
3、统统计特性的基基本要求:l 测量系统必须处处于统计控制制中;l 测量系统的变异异必须比制造造过程的变异异小;l 变异应小于公差差带;l 测量精度应高于于过程变异和和公差带两者者中精度较高高者(十分之之一);l 测量系统统计特特性随被测项项目的改变而而变化时,其其最大的变差差应小于过程程变差和公差差带中的较小小者。评价测量系统的的三个问题:l 有足够的分辨力力;(根据产产品特性的需需要)l 一定时间内统计计上保持一致致(稳定性);l 在预期范围(被被测项目)内内一致可用于于过程分析或或过程控制。(线线性)评价测量系统的的试验:l 确定该测量系统统是否具有满满足要求的统统计特性;l 发现哪种环境因
4、因素对测量系系统有显著的的影响;l 验证统计特性持持续满足要求求(R&R)。程序文件要求:l 示例;l 选择待测项目和和环境规范;l 规定收集、记录录、分析数据据的详细说明明;l 关键术语和概念念可操作的定定义、相关标标准说明、明明确授权。 包括:aa. 评定,b. 评定机构构的职责,cc. 对评定定结果的处理理方式及责任任第二章 分析/评定测量系系统的方法测量系统变差的的类型:l 偏 倚l 重 复 性性l 再 现 性性l 稳 定 性性l 线 性性偏 倚:基准值偏倚观测的平均值l 定义: 是测量结果果的观测平均均值与基准值值的差值。 又称为“准准确度”。注:基准值可通通过更高级别别的测量设备备
5、进行多次测测量取平均值值。l 确定方法:1) 在工具室或全尺尺寸检验设备备上对一个基基准件进行精精密测量;2) 让一位评价人用用正被评价的的量具测量同同一零件至少少10次;3) 计算读数的平均均值。l 偏倚原因:1) 基准的误差;2) 磨损的零件;3) 制造的仪器尺寸寸不对;4) 仪器测量非代表表性的特性;5) 仪器没有正确校校准;6) 评价人员使用仪仪器不正确。重复性:重复性l 定义: 是由一个评评价人,采用用一种测量仪仪器,多次测测量同一零件件的同一特性性时获得的测测量值变差。 测量过程程的重复性意意味着测量系系统自身的变变异是一致的的。l 确定方法:1) 采用极差图;2) 如果极差图受控
6、控,则仪器变变差及测量过过程在研究期期间是一致的的;3) 重复性标准偏差差或仪器变差差距(e)的估计为为Rd2*;4) 仪器变差或重复复性将为5.15Rd2* 或4.655 R; 注(假定定为两次重复复测量,评价价人数乘以零零件数量大于于15)5) 此时代表正态分分布测量结果果的99。l 极差图失控:1) 调查识别为失控控不一致性原原因加以纠正正;2) 例外:当测量系系统分辨率不不足时。再现性:操作者B操作者C操作者A再现性l 定义: 是由不同的的评价人,采采用相同的测测量仪器,测测量同一零件件的同一特性性时测量平均均值的变差。l 确定方法:1) 确定每一评价人人所有平均值值;2) 从评价人最
7、大平平均值减去最最小的得到极极差(R0)来估计;3) 再现性的标准偏偏差(0)估计为R0d2*;4) 再现性为5.115R0d2* 或3.65 R0;5) 代表正态分布测测量结果的999%。稳定性:稳定性时间2时间1l 定义: 是测量系统统在某持续时时间内测量同同一基准或零零件的单一特特性时获得的的测量值总变变差。零件间变差:l 定义: 零件间固固有的差异; 不包含测测量的变差。l 确定方法:使用均值控制图图:1) 子组平均值反映映出零件间的的差异;2) 零件平均值的控控制限值以重重复性误差为为基础,而不不是零件间的的变差;3) 没有一个子组平平均值在这些些限值之外,则则零件间变差差隐蔽在重复
8、复性中,测量量变差支配着着过程变差,如如果这些零件件用来代表过过程变差,则则此测量系统统用于分析过过程是不可接接受的;4) 如果越多的平均均值落在限值值之外,该测测量越有用。 (注:非受控,550以上为为好;即:RR图受控,XX图大部分点点在界外)l 测量系统标准差差: m= (e 2 +0 2 )l 零件之间标准偏偏差的确定: 可由测测量系统研究究的数据或由由独立的过程程能力研究决决定。1) 确定每一零件平平均值;2) 找出样品平均值值极差(RP);3) 零件间标准偏差差(P)估计为RPd2*;4) 零件间变差PVV为5.15RRPd2* 或3.65 RP;代表正态态分布的999测量结果果。
9、5) 总过程变差标准准偏差:t= (p 2 +m 2 ) ; 则则 零件间标标准偏差:P (t 2 -m 2 ) ;6) 与测量系统重复复性及再现性性相关的容差差的百分比RR&R为5.155*m 容差 100;产品品尺寸的数:p/m*1.411或1.411(PV/RR&R)确定定。 PVV=5.155p TV=55.15T线 性:l 定义: 是在量具预预期的工作范范围内,偏倚倚值的差值。 基准值基准值偏倚较小偏倚较大观测的平均值观测的平均值范围的较低部分分范围的较高部分分观测的平均值 注:l 在量程范围内,偏偏倚不是基准准值的线性函函数。l 不具备线性的测测量系统不是是合格的,需需要校正。 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S16949 手册 835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