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六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汇编六篇-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案汇编六篇语文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美景、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主教案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 1.生齐读课题。 2.师:从
2、课题来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师:从这个“那”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用极度喜爱、赞美的语气再次读课题。 感情强烈点,再读一次!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初游周庄。 2交流汇报:日暮时分,作者来到周庄,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2到4自然段。 1.开书自由读课文,再游周庄,想象画面,感受周庄的美景。 2.指导交流、说话:你刚才游览了周庄的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东西最可爱,最想跟别人说一说? 3.找出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如: (1)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任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你是多么
3、坚韧,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桥,你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沉稳”、“坚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桥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如果说桥成就了周庄的美,那么,河升华了这种美。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四、学习课文第5到8自然段。 1.学习过渡句:“如果说周庄的白天是属于游人的,那么夜呢,便属于这桥,这水,这屋子。” 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师:夜色中的周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夜便属于这桥,这水,这屋子? 2.学生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哪些句子写出了夜色中周庄的美?用“”划出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对周庄的喜爱? 3
4、.交流汇报,结合汇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1)当太阳从黑黑的屋顶上沉下去,天变得昏暗时,在河上滑行了一天的船就像归巢的鸟儿一样,密密地挤在一起,或在桥洞下,或在小树边,互相依偎着,躺在静静的河上入睡了。 河水不再是墨绿色,而是漆黑的了,就像一块极平滑的大理石,给人以冰凉的感觉。 于是,你的面前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一个在水边,一个在水里。 桥,不再是静静的、兽脊样的了。它在河水的倒映下,在灯光的合作下“动”了起来。桥上的每一块石砖,每一条缝隙,每一级石阶,都呈现出不同的韵律。 (2)人散尽了,灯笼却还亮着,像慈祥的老母那样,用柔和的光。抚摸着那桥,当那河,那船 4.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自
5、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五、全文。 1.说一说,学这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语文教案篇2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
6、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3、采用课件
7、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8、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
9、、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
10、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
11、,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3、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牐犝馐资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
12、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
13、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语文教案篇3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 2.积累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生字目标: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1)、自读。轻声读课文,
14、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看一看通过阅读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注出来。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
15、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发散思维 1、你知道哪一天是老师的节日吗?如果你就是找枫叶的小朋友,在这一天里,你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2、做贺卡。我们一起来做一张贺卡,将你跟老师说的话写在上面,然后送给你们的老师吧! 板书设计 我(找)火红的枫叶(做)贺卡 我(爱)老师 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巩固强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方法。 2、熟读课文
16、,了解本课的大概意思,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的顺序。 3、体会父亲和儿子不同的心理变化,感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概括。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切错的苹果。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边读边画,学习生字 错:交错错落有致错综复杂 屉:屉帽一屉馒头抽屉 惯:惯例惯性娇生惯养 拦:拦击拦路拦腰 核:杏核核武器核查核对核心 彻:彻夜彻骨彻底彻头彻尾彻悟 印:印象印花印泥 三、指导书写 请学生先观察,再示范,后书写。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切过苹果吗?在小组内切切看,看你们一共有多少种切法
17、?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的是“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这个内容的? 3、谁愿意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儿子为什么要切苹果? 4、“显示显示”一词能不能换个词来说? 5、从这个词可以看出儿子怎么样? 6、找出儿子说得话并用浪线画出来,然后再练习读一读。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 7、同桌之间练读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8、这时,爸爸看到儿子说的那颗星星了吗?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 9、练习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 说一说,你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经历。 四、作业设计写词语。 爸爸习惯 切错的苹果
18、儿子创造 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和树之间密切、和谐的关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 2、认识“刂、冫、人、灬”四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准备: 1、字卡 2、画有冬天和夏天小树的黑板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小树吗?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可爱的小树的课文。 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利用亲切的对话,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好情感上
19、的铺垫,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寻答案吧。自己拼拼拼音,读读课文,拿也铅笔划一划不认识的字。 (在自读时,要求应具体、到位,另外,引导自读时语言应尽量带有鼓励性。在学生读课文时,培养学生读读划划的习惯。) 教师指导 你有哪些字不认识?从字卡里找出来,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利用这种生字呈现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使其集中注意力。) 引导学生学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词辨义。 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剩余生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汇报,反馈。 (识字的教学我采取先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习,再分组学习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先明确感受一
20、定的识字方法,再交流。) 认识偏旁“刂、冫、人、灬”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习了生字,我想同学们一定急着读课文了,别急,大家先看一幅图。(出示黑板,画面内容为一棵在寒风中落光了叶子的小树。) 冬天来了,天多么冷啊!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呢? 读读课文,然后告诉我爷爷是怎样做的? 帮助学生理解“暖和的衣裳”. 大家再想想,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他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出示图2,内容为一棵长满了绿叶的小树。 小树在爷爷的帮助下度过了寒冬,春天来了,他长出了小叶,到了夏天,小叶变成了大叶子,他一直想谢谢爷爷,可它不会说呀,怎么办呢? 读读课文第二个自然段吧。 指名读。 你知道小树为爷爷做了什么
21、吗? 什么是“绿色的小伞”? 自由读课文 (朗读感悟这一部分的设计我想体现以下几点: 1、坚持从读中悟,自读自悟的原则。 2、注重过程的趣味性。 3、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四)适度扩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1、一棵小树要长成大树可并不容易,需要人帮助还不能受到伤害,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帮小树做什么呢? 2、让我们用彩笔画一棵美丽、可爱的小树,好吗? (环境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意识之一,本课的安排目的之一即培养学生爱护树木花草的环境意识,这个环节是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形成初步环境意识而安排的。)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篇6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
22、事情的经过。 2、初步学会仔细观察图画,并且会展开合理的想象。 3、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并在行动上落实。 教学重点:会比较具体地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教学难点:学会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 1、揭题后,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现雯过去我们写过哪些记事的文章。 2、学习课文课文,明确“习作要求” 、要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章;要发挥想象。 3、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理解图章。 按课文中的第1、2、两题边想象,然后口述图章。 4、指名说说图章,进行口头作文。 图章内容:屋子里一家三人正在吃午饭,小明嫌菜差不喜欢吃,一碗饭没有吃完正要把剩下的半碗饭倒掉。这时,爸爸妈妈连忙过来阻止。爸爸告诉小明,
23、饭不能倒掉。又指着门外正在插秧的农民伯伯说:“要爱惜粮食,你看农民伯伯是怎么种粮食的?现在,他们正弯着腰在插秧,以后要耕田除草、收割。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用汗水换来的,怎么能随便地浪费呢?”小明一拍脑袋说:“对!我怎么忘了。以前学过的两篇课文都是讲粮食来之不易的,一篇是白米饭和花衣裳,还有一篇是锄禾。”妈妈说:“既然你已经懂得了爱惜粮食的道理,就要落实到行动上啊?这样吧,你嫌菜不合口味,我去给你烧鸡蛋汤吧。”小明说:“谢谢爸爸妈妈!”说着,转过身回到饭桌旁又去吃饭了。 5、评议后老师小结:看图作文,注意两点(1)要仔细看图,正确理解图意。(2)想象要合理,事情经过要写得具体些。 6、让学生思考课后第3题。考虑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意口述自己要写的内容。 2、能按事情经过顺序写好这篇作文。 教学过程: 1、指名口述自己要写的内容。有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来讨论纠正。 2、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习作。老师巡视指导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3、交流习作。进行评议。 4、修改习作。 语文教案汇编六篇】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