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二).doc
《有关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二).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关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二)一、_基本情况_曾是全市唯一的自治区贫困旗。位于_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全旗242公里,库布其沙漠横亘东西,将全旗自然划分为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梁外区以草原和天然林保护区为主,草原辽阔,草质优良,并盛产多种野生绿色食品,是自治区重要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基地;沿河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是自治区高效农牧业基地。全旗国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5镇、1个苏木、1个管委会、76个行政嘎查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35万人,其中蒙古族2.3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
2、地区。二、精准扶贫情况(一)基本情况。20_年以来,_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号民生工程,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减贫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攻坚基本方略,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主体、合力攻坚的原则,以巩固提高为重点,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资源,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扎实推动了以“五个一批”为重点减贫措施的落实,扶真贫、真扶贫成效明显。20_年7月27日,_成功退出贫困旗。目前,通过动态调整,全旗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46人(未脱贫20户、42人,新识别2户、4人),虽然贫困数量不大,但大部分为老病残的特殊
3、群体,生产资料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普遍存在,脱贫难度较大。(二)20_年产业扶贫情况。一是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编制了_农牧业产业扶贫三年规划(20_-2021年)和_20_年农牧业产业扶贫方案。指导全旗7个苏木镇(管委会)、76个嘎查村、118户(283人)发展农牧业产业贫困户,编制了苏木镇农牧业产业扶贫三年规划及年度方案、嘎查村产业扶贫三年规划及年度方案、贫困户三年规划及年度方案。二是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和指导76个嘎查村紧扣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76个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一村一方案。此外,积极争取市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统筹为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
4、和锡尼镇陶赖高勒村安排发展资金100万元,扶持当地村集体经济及产业发展。三是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20_年共统筹产业补贴资金170万元,用于符合享受人均5000元产业补贴资金政策148户、340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增收产业。发放出栏补贴125.73万元,扶贫种畜113只(其中肉羊种公羊54只、绒山羊种公羊59只)。各类涉农项目优先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安排,收益贫困户65户、153人。在聘用草原管护员时优先考虑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受益贫困户增加工资性收入3万元/年。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支持_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_沙海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_羚丰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_绿美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
5、公司等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开发模式,全面提升产业扶贫水平。三、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举措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从 “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优先摆位,到“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的首要地位,表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在产业扶贫,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实现产业兴旺。(一)调整扶持政策,实现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当前,围绕精准扶贫,我们制定了一系列
6、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生产;在乡村振兴阶段,应在此基础上扩大扶贫范围,实现扶贫资金逐步向非贫困户开放,激发农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其次,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精准扶贫政策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考核制度,提高精准扶贫的科学性,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再次,要坚持乡村振兴建设总目标与乡村自身的特色结合,制定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促进产业扶贫主体与乡村振兴主体有效衔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技能人才企业、社会组织机构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捐资捐物等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与产业扶贫的工作中来,引导激励社会
7、各界更加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模式。同时,要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率结合,持续增加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三)强化基础组织建设,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保障机制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与保障,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建设情况作为基层干部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的建设,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日常教育监督,引导基层组织始终坚持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正确方
8、向。四、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主攻方向。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着眼,努力推动农村牧区产业全面振兴,进而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兴旺、增收致富。要立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基础和家庭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确保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也就是说,既要在面上久久为功,也要在点上聚焦发力。(一)以培育扶贫产业为抓手,助推贫困村、贫困户同兴同富。依托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养殖业、林草业。整合产业项目资金,建设一批标准化种养殖基地、良种繁育基地、优质饲草料基地,优先发展白绒山羊
9、、肉羊、肉牛、生猪等优质主导产业。支持和鼓励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带动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根据立地条件和现有基础,大力发展中药材、小杂粮、果蔬食用菌、水产、优质牧草等特色产业,支持和鼓励奶山羊、骆驼、黑毛驴、黑蘑菇、红葱、腌制菜等适宜当地、品种新奇、特色显明、效益良好的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专业村、专业社,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根据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引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绒毛、肉食、粮油、蔬菜等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农牧民增收。坚持打绿色、优质、有机牌,鼓励经营主体进行农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提
10、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和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宽经营渠道。要帮助贫困户选准选好增收项目,把贫困人口产业发展纳入全旗重点发展的产业链条中,实现同兴同富。(二)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坚守耕地数量红线和质量底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措施,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二是加大草牧场改良力度,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模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加快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全面推进黄河_灌区和梁外牧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现黄河_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彻底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关 产业 扶贫 乡村 振兴 有效 衔接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