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工+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157745.docx





《网工+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15774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工+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157745.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引论1.1计算算机网络发发展简史aa)名词解解释:(11) 计算算机网络*地理上上分散的多多台独立自自主的计算算机遵循规规定的通讯讯协议,通通过软、硬硬件互连以以实现交互互通信、资资源共享、信信息交换、协协同工作以以及在线处处理等功能能的系统。(注注解*此此条信息分分为系统构构成+5个个系统功能能)。(22) 计算算机网络发发展的3个个时代-第第一个时代代*19946年美美国第一台台计算机诞诞生;第二二个时代*20世世纪80年年代,微机机的出现;第三个时时代*计计算机网络络的诞生以以及应用。(3) 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
2、分组交换网arparnet。(4)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7) 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
3、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8) 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 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 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
4、体系结构以及协议 (1) 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2) 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3) 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些规则的集合。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1.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4.1 osi模型的基本层次概念a. 物理层 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有关物理链路上传输非
5、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b. 数据链路层 在网络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 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c. 网络层 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技术; 向传输层报告未恢复的差错。d. 传输层 提供建立、维护、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 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e. 会话层 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f. 表示层 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 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g.
6、 应用层 提供osi用户服务。1.4.2局域网与osi模型的对应的层次功能(1) 在lan中数据链路层可分为哪两层?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 (2)lan的层次功能详解* 物理层和osi的物理层一样,主要处理在物理链路上的传递非结构化的比特流,建立、维持、撤销物理链路,处理机械的、电器的和规程的特性。 介质访问控制层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不同类型的lan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法; 逻辑链路控制层可提供两种控制类:一种是无连接的服务,另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服务1.5 tcp/ip协议集(1)特别注意!tcp/ip是一组internet协议系列,而不是单个协议。(2)tcp/ip协议集与
7、osi模型的比较 网络接口层,有时也称链路层,其功能是接收和发送ip数据报; ip层有时也称网络层。他处理网上分组的传送以及路由至目的站点; 传输层提供两台计算机之间端到端的数据传送; 应用层处理特定的应用。(3)由sun microsystem公司推出的nfs网络文件系统的特点? 提供透明文件访问以及文件传输; 容易扩充新的资源或软件,不需要改变现有的工作环境; 高性能,可灵活配置。(4) nfs是基于udp/ip协议的应用,其实现主要是采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机制,rpc提供了一组与机器、操作系统以及低层传送协议无关的存取远程文件的操作。(5) rpc采用了xdr的支持。xdr是一种与机器无
8、关的数据描述编码的协议,他以独立与任意机器体系结构的格式对网上传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支持在异构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送。第2章数据据通信(1) 数数据通信*两个实实体间的数数据传输和和交换。22. 1数数据通信技技术2111 模模拟数据通通信和数字字数据通信信(2) 模拟数据据*在某某个区间为为连续的值值的数据(33) 数字字数据*在某个区区间为离散散的值的数数据(4) 模拟、数数字数据之之间的相互互转换问题题?模拟数数据通过编编码解码器器(coddec)转转换成数字字数据,数数字信号通通过调制解解调器转换换成模拟数数据(moodem)(5) 数字信号传输与模拟信号传输各自的优缺点?模拟传输是一
9、种不考虑内容的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法,在传输过程中,模拟信号经过一定距离的传输之后,必定会信号衰减,为实现长距离传输,模拟信号传输都要使用信号放大器,但是,放大器也会增加噪音分量,如果通过串连的放大器来实现长距离传输,信号将会越来越畸形; 与此相反,数字传输与信号有关。衰减会危及数据的完整性,数字信号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传输,但为了获得更远的传输距离,可以使用中继器,中继器接收数字信号,将数字信号转换成1的模式和0的模式。2.1.2 多路复用(1) 多路复用的分类及其解释a. 频分多路复用(fdm)利用传输介质中不同的载波频率来同时运载多个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 b. 时分多路复用(tdm)利用介质
10、能达到的位传输率超过传输数字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率的优点,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交叉,从而传输多个数据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2) t1载波的位结构及传输速率共193位,第8位是信令和控制信号,第193位是帧编码,传输速率是1.544m/bps(3) 两种pcm载波的传输速率以及t2、t3载波的传输速率一种是和t1载波一样的1.544m/bps,另一种是2.048m/bps。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6.312 m/bps,t2载波的传输速率是46.304 m/bps。2.1.3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1) 异步传输一次传输一个字符的数据,每个字符用一个起始位引导,用一个结束位结束,一般起始位为0,停止位为1
11、(2) 同步传输为了使接收方确定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还需要另外一级的同步,即每个数据块用一个前文(preamble)位的模式开始,用一个后文(postamble)位模式结束,加有前后文的数据称为一帧。第3章 交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路交换 2、分分组交换 3、帧帧中继交换换 4、信信元交换一、线路交交换1、线路交交换进行通通信:是指指在两个站站之间有一一个实际的的物理连接接,这种连连接是结点点之间线路路的连接序序列。2、线路通通信三种状状态:线路路建立、数数据传送、线线路拆除3、线路交交换缺点:典型的用用户/主机机数据连接接状态,在在大部分的的时间内线线路是空闲闲的,因而而用线路交交换方法
12、实实现数据连连接效率低低下;为连连接提供的的数据速率率是固定的的,因而连连接起来的的两个设备备必须用相相同的数据据率发送和和接收数据据,这就限限制了网络络上各种主主机以及终终端的互连连通信。二、分组交交换技术 11、分组交交换的优点点:线路利利用率提高高;分组交交换网可以以进行数据据率的转换换;在线路路交换网络络中,若通通信量较大大可能造成成呼叫堵塞塞的情况,即即网络拒绝绝接收更多多的连接要要求直到网网络负载减减轻为止;优先权的的使用。2、分组交交换和报文文交换主要要差别:在在分组交换换网络中,要要限制所传传输的数据据单位的长长度。报文文交换系统统却适应于于更大的报报文。3、虚电路路的技术特特
13、点:在数数据传送以以前建立站站与站之间间的一条路路径。4、数据报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呼叫建立状状态,如果果发送少量量的报文,数数据报是较较快的;由由于其较原原始,因而而较灵活;数据报传传递特别可可靠。5、几点说说明:路线交换基基本上是一一种透明服服务,一旦旦连接建立立起来,提提供给站点点的是固定定的数据率率,无论是是模拟或者者是数字数数据,都可可以通过这这个连接从从源传输到到目的。而而分组交换换中,必须须把模拟数数据转换成成数字数据据才能传输输。6、外部和和内部的操操作外部虚电路路,内部虚虚电路。当当用户请求求虚电路时时,通过网网络建立一一条专用的的路由,所所有的分组组都用这个个路由。外部虚电路
14、路,内部数数据报。网网络分别处处理每个分分组。于是是从同一外外部虚电路路送来的分分组可以用用不同的路路由。在目目的结点,如如有需要可可以先缓冲冲分组,并并把它们按按顺序传送送给目的站站点。外部数据报报,内部数数据报。从从用户和网网络角度看看,每个分分组都是被被单独处理理的。外部数据报报,内部虚虚电路。外外部的用户户没有用连连接,它只只是往网络络发送分组组。而网络络为站之间间建立传输输分组用的的逻辑连接接,而且可可以把连接接另外维持持一个扩展展的时间以以便满足预预期的未来来需求。三、帧中继继交换1、X.225特性:(1)用用于建立和和终止虚电电路的呼叫叫控制分组组与数据分分组使用相相同的通道道和
15、虚电路路;(2)第三层实实现多路复复用虚电路路;(3)在第二层层和第三层层都包含着着流控和差差错控制机机制。2、帧中继继与X.225的差别别:(1)呼叫控制制信号与用用户数据采采用分开的的逻辑连接接,这样,中中间结点就就不必维护护与呼叫控控制有关的的状态表或或处理信息息;(2)在第二层层而不是在在第三层实实现逻辑连连接的多路路复用和交交换,这样样就省掉了了整个一层层的处理;(3)不不采用一步步一步的流流控和差错错控制。3、在高速速H通道上上帧中继的的四种应用用:数据块块交互应用用;文件传传输;低速速率的复用用;字符交交互通信。四、信元交交换技术 11、ATMM信元ATM数据据传送单位位是一固定
16、定长度的分分组,称为为信元,它它有一个信信元头及一一个信元信信息域。信信元长度为为53个字字节,其中中信元头占占5个字节节,信息域域占48个个字节。信元头主要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网络路由。2、ATMM采用了异异步时分多多路复用技技术ATDDM,ATTDM采用用排队机制制,属于不不同源的各各个信元在在发送到介介质上之前前,都要被被分隔并存存入队列中中,这样就就需要速率率的匹配和和信元的定定界。3、应用独独立:主要要表现在时时间独立和和语义独立立两方面。时间独立即应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语义独立即在信元结构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无关联,所有与应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3、ATMM信元
17、标识识ATM采用用虚拟通道道模式,通通信通道用用一个逻辑辑号标识。对对于给定的的多路复用用器,该标标识是本地地的,并在在任何交换换部件处改改变。通道的标识识基于两种种标识符,即即虚拟通路路标识VPPI和虚拟拟通道标识识VCI。一一个虚拟通通路VP包包含有若干干个虚拟通通道VC4、ATMM网络结构构虚拟通道VVC:用于于描述ATTM信元单单向传送的的一个概念念,信元都都与一个惟惟一的标识识值虚拟通道道标识符VVCI相联联系。虚拟通路VVP:用于于描述属于于虚拟通路路的ATMM信元的单单向传输的的一个概念念,虚拟通通路都与一一个标识值值虚拟通路路标识符相相联系。虚拟通道和和虚拟通路路者用来描描述A
18、TMM信元单向向传输的路路由。每个个虚拟通路路可以用复复用方式容容纳多达6655355个虚拟通通道,属于于同一虚拟拟通道的信信元群,拥拥用相同虚虚拟通道标标识VCII,它是信信元头一部部分。第4章 网网络体系结结构及协议议主要内容:1、网络络体系结构构及协议的的定义 2、开开放系统互互连参考模模型OSII 3、TTCP/IIP协议集集一、网络体体系结构及及协议的定定义 11、网络体体系结构:是计算机机之间相互互通信的层层次,以及及各层中的的协议和层层次之间接接口的集合合。2、网络协协议:是计计算机网络络和分布系系统中互相相通信的对对等实体间间交换信息息时所必须须遵守的规规则的集合合。3、语法(
19、ssyntaax):包包括数据格格式、编码码及信号电电平等。4、语义(ssemannticss):包括括用于协议议和差错处处理的控制制信息。5、定时(ttiminng):包包括速度匹匹配和排序序。二、开放系系统互连参参考模型1、国际标标准化组织织ISO在在19799年建立了了一个分委委员会来专专门研究一一种用于开开放系统的的体系结构构,提出了了开放系统统互连OSSI模型,这这是一个定定义连接异异种计算机机的标准主主体结构。2、OSII简介:OOSI采用用了分层的的结构化技技术,共分分七层,物物理层、数数据链路层层、网络层层、传输层层、会话层层、表示层层、应用层层。3、OSII参考模型型的特性:
20、是一种异异构系统互互连的分层层结构;提提供了控制制互连系统统交互规则则的标准骨骨架;定义义一种抽象象结构,而而并非具体体实现的描描述;不同同系统中相相同层的实实体为同等等层实体;同等层实实体之间通通信由该层层的协议管管理;相信信层间的接接口定义了了原语操作作和低层向向上层提供供的服务;所提供的的公共服务务是面向连连接的或无无连接的数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数据传送仅仅在最低层层实现;每每层完成所所定义的功功能,修改改本层的功功能并不影影响其他层层。4、物理层层:提供为为建立、维维护和拆除除物理链路路所需要的的机械的、电电气的、功功能的和规规程的特性性;有关的的物理链路路上传输非非结构的位位流以及故故
21、障检测指指示。5、数据链链路层:在在网络层实实体间提供供数据发送送和接收的的功能和过过程;提供供数据链路路的流控。6、网络层层:控制分分组传送系系统的操作作、路由选选择、拥护护控制、网网络互连等等功能,它它的作用是是将具体的的物理传送送对高层透透明。7、传输层层:提供建建立、维护护和拆除传传送连接的的功能;选选择网络层层提供最合合适的服务务;在系统统之间提供供可靠的透透明的数据据传送,提提供端到端端的错误恢恢复和流量量控制。8、会话层层:提供两两进程之间间建立、维维护和结束束会话连接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互会话的管管理功能,如如三种数据据流方向的的控制,即即一路交互互、两路交交替和两路路同时会话话
22、模式 。9、表示层层:代表应应用进程协协商数据表表示;完成成数据转换换、格式化化和文本压压缩。10、应用用层:提供供OSI用用户服务,例例如事务处处理程序、文文件传送协协议和网络络管理等。三、TCPP/IP的的分层1、TCPP/IP的的分层模型型Interrnet采采用了TCCP/IPP协议,如如同OSII参考模型型,TCPP/IP也也是一种分分层模型。它它是基于硬硬件层次上上的四个概概念性层次次构成,即即网络接口口层、IPP层、传输输层、应用用层。网络接口层层:也称数数据链路层层,这是TTCP/IIP最底层层。功能:负责接收收IP数据据报并发送送至选定的的网络。IP层:IIP层处理理机器之间
23、间的通信。功能:它接收来自传输层的请求,将带有目的地址的分组发送出去。将分组封装到数据报中,填入数据报头,使用路由算法以决定是直接将数据报传送至目的主机还是传给路由器,然后把数据报送至相应的网络接口来传送。传输层:是是提供应用用层之间的的通信,即即端到端的的通信。功功能:管理理信息流,提提供可靠的的传输服务务,以确保保数据无差差错的地按按序到达。2、TCPP/IP模模型的分界界线协议地址分分界线:以以区分高层层和低层的的寻址,高高层寻址使使用IP地地址,低层层寻址使用用物理地址址。应用程程序IP层层之上的协协议软件只只使用IPP地址,而而网络接口口层处理物物理地址。操作系统分分界线:以以区分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工 网络工程师 复习 笔记 15774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