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川崎病的护理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川崎病的护理体会.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而得名,是一种以急性发热、皮肤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点的全身血管炎症,以5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为主,男孩多见,男女发病比例为2-3:11。本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在日本和美国,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病的首要病因2。我院06年7月-09年6月收治川崎病患儿27例,针对该病特点予以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本组共27例患儿,年龄2-5岁,平均3.5岁,男孩17例,女孩10例。临床表现:发热,多为不规那么热,持续1-2周,抗生
2、素治疗无效。出现指趾端红肿,后期出现指套样膜状脱皮。局部患儿眼结膜充血。草莓舌红色或白色,口腔、咽粘膜弥漫充血。皮肤出现皮疹,多遍布全身,多形性。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2.1.1大局部家长对本病缺乏了解,当得知本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进而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梗和猝死时,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焦虑,此时应耐心倾听家长的诉说,主动解答家长的问题,及时澄清家长的疑惑,并且积极告知本病的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疗程及预后。 2.1.2局部家长因患儿使用丙球等贵重药品致使医疗费用过高而引起焦虑。此时应向家长说明使用丙球的重要性及对患儿病情的影响,取得家属的心理支持。并且尽力帮助其取得
3、其他经济支持。 2.1.3由于患儿年龄尚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思想及情绪易受外界影响,应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和蔼的态度、友善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帮助患儿渡过恐惧阶段,增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采用“移情法,转移患儿对疾病及家长态度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2.2发热护理 患儿多为持续性高热,应定期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量一次,测量时擦干腋下汗液。体温超过38.0时进行物理降温,嘱患儿多饮水,额头及大椎穴同时予敷贴降温,同时进行温水擦浴,并在腋下、股沟、腘窝等血管聚集处多做停留以促进散热。假设效果不佳,口服退热药,或肌肉注射安痛定降温,也可予生理盐水灌肠降温。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高
4、热惊厥现象,一旦出现立即将患儿平卧,吸氧,使用镇静剂如水合氯醛灌肠。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脱水征象,一旦出现皮肤枯燥、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表现,立即遵医嘱进行静脉补液。 2.3口腔护理 患儿口腔、咽粘膜出现弥漫性充血,每日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食用煎炸、带刺或含骨头的食物、带壳的坚果类食品以及质硬的水果如甘蔗等易造成口腔粘膜机械性损伤的食物。 2.4皮肤护理 患儿出现皮疹,且出现指趾端脱皮,应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枯燥,被褥衣裤轻软。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对半脱痂皮者,用清洁剪刀剪除,并嘱家长及患儿防止人力撕脱,应待其自然脱落,以免引起感染。 2.5用药
5、护理本病在发病10d内未接受治疗的患儿有20%25%可有心脏损害3。KD急性期的治疗方案为在疾病的10d内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2g/kg一次在10-12h以上静脉输入,同时加服大剂量的阿司匹林(ASA)80-100mg/(kgd),分4次口服治疗,直至患儿热退,ASA改为每天3-5mg/kg,一次口服,治疗至冠状动脉疾病恢复4。 2.5.1阿司匹林的护理 阿司匹林为环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血栓作用。但是ASA的酸性可直接导致胃粘膜损伤,故嘱患者在饭后服用本药,并服用制酸剂或胃粘膜保护剂。多数患者在服用中等剂量ASA数天后即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应密切观察患儿大便的色、量及性质。长
6、时间服用ASA的患儿注意观察其有无出血倾向。 2.5.2丙种球蛋白的护理 丙种球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免疫调节细胞产生负反响作用,使外周血T细胞亚群增多,被活化的CD4减少,从而减少IgG合成,并能封闭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小板的FC受体,从而阻断血管内皮免疫炎症反响5。IVIG在2-8冰箱中避光保存,使用时应在IVIG温度升至室温时再用。由于IVIG费用昂贵,为防止浪费,应先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穿刺,确保穿刺成功后再输入IVIG。开始输注IVIG的0.5h内速度为5gtt/min-10gtt/min,0.5h后速度可调至15gtt/min-20gtt/min,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最好6
7、。使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管,直至滴管内药液完全滴入血管。在滴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响,假设病人出现心动过速、胸闷、出汗、恶心等病症,应暂停或减慢滴速,待病症消失后再缓慢输注,调整至患儿能耐受的速度。输液过程应经常巡视,观察有无变态反响发生,如有立即停止输注,配合医生静脉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最严重的变态反响常在10min内发生,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发现并及时处理。 2.5.3皮质激素的护理 对IVIG治疗无效的KD患者,可应用皮质激素。有研究说明,应用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龙等能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期,同时可减少冠脉瘤的发生7。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作用,但是长期应用易引起医
8、源性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延缓生长发育、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响,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在病症控制后,不可减药太快或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现象或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2.6饮食护理 患儿发热期间机体消耗能量较大,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适当补充水分,少量多餐。同时应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增加患儿食欲。对于口唇皲裂出血者可在进食前用液状石蜡涂口唇,以减少疼痛。防止使用易造成口腔黏膜机械性损伤的食物,防止使用过热食物。 2.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心音及尿量的变化,密切观察心血管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用药。
9、2.8出院指导 遵医嘱服用ASA;定期复查血小板、血沉直至正常;对所有残留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密切随访,每3-6个月做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规律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挑食;注意休息,防止剧烈运动。 参考文献 1茹飞燕.川崎病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Feb,17(6):941-942. 2KatoH.CardiovascularproblemsinKawasakidisease.In:LueHC(eds).PediatricscardiologyupdatesM.HongKong:Springer,1997:91-97. 3杜曾庆,田秀珍.川崎病140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31-332. 4杜军保,张清友.川崎病治疗的假设干新观点.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Sep,16(5):339-341. 5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实用儿科学(上册)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87. 6李正锡,陈凤,陶庆芬.丙球冲击治疗川崎病的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27. 7ShinoharaM,SoneK,TomomasaT,etal.CorticosteroidsinthetreatmentoftheacutephaseofKawasakidiseaseJ.JPediatr,1999;135:465-46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