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标准技术设计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标准技术设计标准规范.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ICS备案号:备案号:Q/Q/CSGCSG 中中国国南南方方电电网网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企企业业标标准准Q/CSG1203017-2016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TechnicalTechnical specificationspecification forfor distributiondistribution terminalterminal unitunit 2016-04-012016-04-01 发布发布2016-04-012016-04-01 实施实施中中国国南南方方电电网网有有限限责责任任公公司司 发发 布布#*目目 次次 前 言.II
2、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技术要求.34.1环境条件 .34.2功能架构与外观结构 .45功能要求.85.1电源要求 .85.2遥信功能要求 .95.3遥测功能要求 .95.4遥控功能要求 .95.5保护和逻辑控制功能 .105.6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选配) .115.7电能质量监测(选配) .125.8配变量测采集与控制(选配) .125.9设备状态监测(选配) .125.10配电变压器状态监测(选配) .125.11环境湿度监控(选配) .135.12水浸监测(选配) .135.13烟雾监测(选配) .135.14安防门禁监控(选配) .135.15视频监控(选配
3、) .135.16新能源并网接入(选配) .135.17对时功能要求 .135.18通信功能要求 .135.19数据处理及传送功能 .145.20维护与调试功能 .155.21其他功能 .156技术参数.156.1模拟量采样 .15#*6.2遥信采集 .166.3遥控 .166.4保护动作准确度 .166.5信息响应时间 .166.6信息通道 .166.7装置功耗 .166.8可靠性 .166.9时钟 .176.10机械特性 .176.11绝缘性能 .176.12电磁兼容 .176.13可靠性要求 .18#*前前 言言 为规范配电终端的技术要求,确保配电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稳定、可靠
4、运行,根据配电终端实际建设、运维、应用经验,公司组织制订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为公司系统提供采购和验收的技术依据。本标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本标准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广东电网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 强、黄邵远、李有铖、罗俊平、顾衍璋、余兆荣、雷炳晖。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技术规范1 1适
5、用范围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的结构要求、技术指标、性能指标等主要技术要求,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范围内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或改造)、运维、验收和检测工作。2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GB/T 242
6、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d:自由跌落GB/T 2423.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b:设备用恒定 湿热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 Fc 和导则:振动(正弦)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 21 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
7、1 篇:振动试验(正弦)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 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GB/T 14598.8 电气继电器 第 20 部分: 保护系统GB/T 14598.9电气继电器第 22-3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 14598.10 电气继电器第 22-4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3 电气继电器第 2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1MHz 脉冲群抗扰
8、度试验GB/T 14598.1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 2 部分:静电放电试验GB/T 14598.16 电气继电器 第 25 部分: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GB/T 14598.17 电气继电器 第 22-6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一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 14598.18 电气继电器 第 22-5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4598.27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7 部分:产品安全要求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 部分:工作条件 第 1 篇: 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
9、/T 15153.2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 部分:工作条件 第 2 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它非电影响因素)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 721
10、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1461-2015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导则发改委201414 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能安全201536 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的通知Q/CSG 110006 南方电网 DL/T634.5104-2002 远动协议实施细则Q/CSG 110007 南方电网 DL/T634.5101-2002 远动协议实施细则Q/CSG 110010-2011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Q/CSG 110032-2012 南方电网 10kV-110kV 元件保护技术规范Q/CSG 1
11、10035-2012 南方电网 10kV-110kV 线路保护技术规范Q/CSG 1204009-2015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范3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3.1 配电自动化终端 remote terminal unit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安装在配电网的各类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信等功能的终端,简称配电终端。3.2 站所终端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DTU)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室、环网柜、箱式变电站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和馈线自动化功能的配电自动化终端。4 4技术
12、要求技术要求4.1 环境条件4.1.1正常使用条件4.1.1.1系统运行条件1) 系统额定频率:50Hz;2) 系统电压:10kV/20kV;3) 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4.1.1.2周围空气温度1) 环境温度范围:-25+55;2) 最大日温差:25;3) 日照强度: 0.1W/cm2 (风速 0.5m/s);4) 环境温度最大变化率:1/min。4.1.1.3环境湿度1) 湿度:5%100%;2) 日平均值不超过:100%;3) 月平均值不超过:95%;4) 最大绝对湿度:35g/m3。4.1.1.4耐受地震能力规定为 8 度,应满足表 4.1 的规定。表
13、4.1 耐受地震烈度试验设防烈度 考核波形 8 度9 度人工合成地震波或实震记录0.25g0.5g正弦共振拍波0.15g0.3g注:g 为地心引力加速度,g=9.8m/s2试验方法按 GB/T 13540 进行。#*4.1.1.5污秽等级不低于 d 级,绝缘爬电比距 31mm/kV。4.1.1.6盐害0.30mg/cm2 强电解质。4.1.1.7雷电及风暴日数150 日/年。4.1.1.8日照强度0.1W/cm2(风速 0.5m/s)。4.1.1.9安装地点户内/户外。4.1.2特殊使用条件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可以在不同于 4.1 中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这时用户的要求应当在下述特殊使用条件
14、的规定选取。4.1.2.1周围空气温度对于周围环境空气温度高于 40处的设备,其外绝缘在干燥状态下的试验电压应取本标准的额定耐受电压值乘以温度校正因数 Kt:)40(0033. 01TKt式中:T 环境空气温度,。4.1.2.2其它参数设备在其它特殊使用条件下使用时,用户应参照 GB/T 4796、GB/T 4797、GB/T 4798的规定提出其环境参数。4.2 功能架构与外观结构4.2.1功能架构站所配电自动化终端对下实时监控一次设备、环境监控设备、安防门禁设备、视频监控设备、新能源并网设备等运行状态,对上与配网主站进行信息交互。按照功能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a) 测控模块;b) 保护模块;
15、c) 电能质量监测模块;d) 配变监测模块e) 设备状态监测模块;f) 智能馈线自动化模块;g) 环境监测模块;h) 安防门禁模块;#*i) 视频监控模块;j)新能源接入模块。4.2.2外观结构4.2.2.1挂式结构设计a)总体要求1)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回路的开关及其他独立设备)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2)电池的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可以独立拆卸(在拆卸电池时不涉及其他部件) 。3)终端的端子板定义须采用印刷字体并贴于箱门内侧。b)挂箱设计1)挂箱颜色:RAL7035,要求采用工业机箱,挂箱宽深高尺寸不大于: 6
16、00mm350mm800mm(户内) 。 2)机箱焊接件的焊缝应牢固可靠,无裂纹,无明显的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 陷。外表面应打磨平整。 3)机箱各结合处及门、覆板的缝隙应匀称,同一缝隙的宽度之差不大于 0.8mm。 4)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表面拉毛工艺或喷塑工艺处理。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 材厚度2.0mm,箱体板材厚度1.5mm。箱体焊接处使用氩弧焊工艺,渗入箱体内焊 料均匀分布,确保焊接的可靠性,焊接连接处内表面无缝隙及焊接痕迹。 5)外箱前门应安装加强筋,以确保其刚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6)机箱中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不拆卸的螺纹连接处有防 松措施;可拆卸连接连接可靠
17、,拆卸方便,拆卸后不影响再装配的质量,且不增加再 装配的难度。 7)箱内安装零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同一工程的一致性;在满 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钣金件的安装螺钉数量,原则上 2U 高度内螺钉的数 量不多于 2 个。 8)门上密封条采用机械发泡工艺实现,成型的密封条平整均匀分布,密封条表 面无肉眼可识别的气泡或气孔,密封条无脱落或部分脱落现象。 9)机箱的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 动,在规定的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 10) 机箱门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锁紧应可靠,门的开启角度不应小于 120; 如箱不加底座时,应将前门高度方
18、向尺寸设计成小于箱体高度。 11) 机箱需为通信设备预留安装空间。若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通信模块采用 模块化设计,通过 USB 接口与主控单元通信,不需要扩展通信机箱。若采用载波、光 纤等机柜式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安装架按 1U 高度设计,在主控单元上方扩展通信机箱。12) 机柜上面板以及通信机箱的下面板预留 3 个主控单元与通信设备的通信孔, 分别用于同通信电缆及电源线。通信设备通信线从机柜内部走线。 13) 挂箱外配蚀刻不锈钢铭牌,厚度 0.8mm,标示内容包含名称(配网自动化测#*控终端)型号、装置电源、操作电源、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及 制造厂名等。 14) 应具备防雷
19、器等完备的防雷保护措施。箱体内要求配置接地铜排,内部设备 接地线(接地线用截面不小于 2.5 mm2 的多股专用接地线)应汇总至接地铜排上再引 接至箱体接地,箱体外须备有不锈钢接地端子(不可涂漆) ,可方便地接到所安装场所 的接地网上。 15) 箱体下方预留各种测量控制线缆进线空间,要求接线方便。 c)端子板规格1)电源及信号接线均经由箱体内的端子板来转接。2)端子板内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须为独立端子板,并须考虑避免两者可能误接设计。3)遥信、遥测、遥控端子须按路数独立端子板,每回路端子板有明确标识。4)二次端子排应采用阻燃 V0 级可通断端子,连接导线和端子必须采用铜质零件。电压输入回路采用熔
20、断器保险端子,电流输入回路采用防开路端子,如有明显断开点的 CT 短接盒。5)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2.5mm2,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保证牢固可靠。6)机箱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绝缘多股铜线。7)所有端子板均有清楚接线编码标示。d)操作面板1)站所终端箱体内正面具有操作面板,面板上安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及其对应指示灯,旋钮选中远方或就地时,面板上相应指示灯亮。2)箱体操作面板至少提供 4 种空气开关控制电气回路通断,包括装置工作电源、蓄电池充电电源、操作电源、通信电源。3)箱体操作面板上需提供 AC 电源拖板,供其它外部调试设备用。4)
21、主控单元及扩展单元所有内部运行状态指示应齐全,至少包括运行、通信和电源等信号指示灯。4.2.2.2机柜式结构设计a)总体要求1)柜体所有内部运行状态信号灯可在装置外进行监视。2)所有设备(包括继电器、控制开关、控制回路的开关及其他独立设备)都应有标签框,以便清楚地识别。外壳可移动的设备,在设备的本体上也应有同样的识别标记。3)电池的安装结构要求维护更换方便,可以独立拆卸(在拆卸电池时不涉及其他部件) ,电池外配蚀刻不锈钢铭牌,厚度 0.8mm,标示内容包含名称、出厂编号、标#*称容量、额定内阻、制造日期及制造厂名等。对于实现两遥功能的终端,能够根据遥控功能的需要,扩展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扩展不改
22、变柜体结构,不影响原有功能。4)机柜的布线设计应便于扩展,二遥终端的端子及接线按三遥的要求配置,低容量终端的端子及接线按照高一级的配置(例如 2 单元的三遥终端端子及接线按 4 单元的三遥配置等) 。5)终端的端子板定义须采用印刷字体并贴于箱门内侧。6)要求机柜式安装,采用下进线,正面接线方式。b)机柜设计1)终端颜色:RAL7035,要求采用工业机柜,机柜宽深高尺寸:800mm600mm1200mm、800mm600mm1800mm、800mm600mm2260mm、1200 mm800mm1760mm。2)机柜焊接件的焊缝应牢固可靠,无裂纹,无明显的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外表面应打磨平
23、整。3)机柜各结合处及门、覆板的缝隙应匀称,同一缝隙在 1 米之内的宽度之差不大于 0.8mm,大于 1m 缝隙的宽度之差不大于 1.0mm。4)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表面拉毛工艺或喷塑工艺处理。前门加工所使用的板材厚度2.0mm,箱体板材厚度1.5mm。箱体焊接处使用氩弧焊工艺,渗入箱体内焊料均匀分布,确保焊接的可靠性,焊接连接处内表面无缝隙及焊接痕迹。5)柜前门应安装加强筋,以确保其刚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6)机柜中的固定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无松动现象;不拆卸的螺纹连接处有防松措施;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可靠,拆卸方便,拆卸后不影响再装配的质量,且不增加再装配的难度。7)柜内安装零件的设计应充
24、分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同一工程的一致性;在满足机械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钣金件的安装螺钉数量,原则上 2U 高度内螺钉的数量不多于 2 个。8)门上密封条采用机械发泡工艺实现,成型的密封条平整均匀分布,密封条表面无肉眼可识别的气泡或气孔,密封条无脱落或部分脱落现象。9)机柜的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的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10) 机柜门开启、关闭应灵活自如,锁紧应可靠,门的开启角度不应小于 120;如柜不加底座时,应将前门高度方向尺寸设计成小于箱/柜体高度。11) 机箱需为通信设备预留安装空间。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方式,通信模块采用与主
25、控单元一体化设计,不需要扩展通信机箱。若采用载波、光纤等机柜式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安装架按 1U 高度设计,可在主控单元上方扩展通信机箱。#*12) 机柜上面板以及通信机箱的下面板预留 3 个主控单元与通信设备的通信孔,分别用于同通信电缆及电源线。通信设备通信线从机柜内部走线。13) 机柜外配蚀刻不锈钢铭牌,厚度 0.8mm,标示内容包含名称(配网自动化终端)型号、装置电源、操作电源、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产品编号、制造日期及制造厂名等。14) 应具备防雷器等完备的防雷保护措施。箱体内要求配置接地铜排,内部设备接地线(接地线用截面不小于 2.5 mm2 的多股专用接地线)应汇总至接地铜排上再引接至
26、箱体接地,箱体外须备有不锈钢接地端子(不可涂漆) ,可方便地接到所安装场所的接地网上。15) 柜体下方预留各种测量控制线缆进线空间,要求接线方便。c)端子板规格1)端子板内交流电源及直流电源须为独立端子板,并须考虑避免两者可能误接设计。2)遥信、遥测、遥控端子须按路数独立端子板,每回路端子板有明确标识。3)二次端子排应采用阻燃 V0 级可通断端子,连接导线和端子必须采用铜质零件。电压输入回路采用熔断器保险端子,电流输入回路采用防开路端子。4)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 2.5mm2,控制、信号、电压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保证牢固可靠。5)机箱中的内部接线应采用耐热、耐潮和阻燃的具有足够强
27、度的绝缘多股铜线。6)所有端子板均有清楚接线编码标示。d)操作面板1)终端柜内应配置操作面板,面板上安装远方/就地选择开关及其对应指示灯,旋钮选中远方或就地时,面板上相应指示灯亮。2)箱体操作面板至少提供 4 种空气开关控制电气回路通断,包括装置工作电源、蓄电池充电电源、操作电源、通信电源。3)箱体操作面板上需提供 AC 电源拖板,供其它外部调试设备用。4)主控单元及扩展单元所有内部运行状态指示应齐全,至少包括运行、通信和电源等信号指示灯。5 5功能要求功能要求5.1 电源要求5.1.1工作电源a)应支持双交流供电方式,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供电。正常情况下,由交流电源供电,支持 PT 取电。当交
28、流电源中断,装置应在无扰动情况下切换到另一路交流电源或后备#*电源供电;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装置应自动切回交流供电。b)电源模块输入可为 AC220V 或 DC220V、DC110V。其可为终端工作电源提供 DC48V或 DC24V 输出,功率不小于 50W;可为遥信模块提供 DC24V 或 DC48V 输出;可为控制模块可提供 DC220V、DC110V、DC48V、DC24V 或 AC220V 输出,功率不小于 300W;可为通信模块可提供 DC48V 或 DC24V 输出,功率不小于 15W。c)装置应能实现对供电电源的状态进行监视和管理,具备后备电源低压告警、欠压切除等保护功能,并能
29、将电源供电状况以遥信方式上传到上级系统。d)具有智能电源管理功能,应具备电池活化管理功能,能够自动、就地手动、远方遥控实现对蓄电池的充放电,且充放电间隔时间可进行设置。5.1.2技术指标a)交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20%20%。标称频率为 50Hz,频率容差为5%。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 10%。b)直流电源标称电压容差为15%20%。电压纹波为不大于 5%。c)后备电源后备电源采用锂电池,DC24V,电池容量17Ah 或 DC 48V,电池容量7Ah,且应保证在交流失电后装置正常工作 8 小时以上,并可驱动一次开关分合闸操作 3 次,使用寿命5 年。5.2 遥信功能要求a)遥信量采集包括:
30、开关位置、远方就地切换把手位置、保护(包括过流、接地)动作、故障信息、终端异常或故障、开关操作机构异常、工作电源异常、电池低压告警、电池欠压切除、遥测越限告警信号等信息,并向配电自动化主站发送,状态变位优先传送。b)遥信输入回路采用光电隔离,并具有软硬件滤波措施,防止输入接点抖动或强电磁场干扰误动。c)具备事件顺序记录功能,并可向配电自动化主站传送。5.3 遥测功能要求a)采集电压、电流,实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b)采集馈线故障时的短路电流、零序电流或零序电压。c)采集蓄电池电压等直流量。d)支持遥测越限报警功能#*5.4 遥控功能要求a)接收并执行配电自动化主站遥控命令。b)
31、遥控保持时间可设置。c)遥控应严格按照预置、返校、执行的顺序进行,具备遥控异常自诊断功能,在预置返校后,在设定时间内,由于通信中断或执行命令未下达,应自动取消本次遥控命令。d)具备软硬件遥控防误动措施,保证控制操作的可靠性。e)同一遥控点不能同时接收两个不同主站的遥控命令。f)具备电缆接头超温告警闭锁遥控功能。g)遥控指令应可记录保存。5.5 保护和逻辑控制功能5.5.1过流保护a)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可对电流保护动作时限、相间电流定值进行设定。具备三段保护,每一段的动作电流(020In,步长 0.1A)和跳闸延时(0s99s,步长 0.01s)均可由用户平滑设定。b)具有零序电流保护功能,可
32、对保护动作实现、电流定值进行设定。具备三段保护,每一段的动作电流(020In,步长 0.1A)和跳闸延时(0s1800s,步长 0.1s)均可由用户平滑设定。零序电流输入采用外接方式。c)带方向的过电流保护在 PT 断线时,自动退出方向,过电流保护动作行为不受 PT断线影响。d)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投入时可设置为“跳闸出口”或“告警发信” 。e)集中和就地保护功能可通过压板、控制字、遥控方式切换,投入远方集中遥控功能,退出所有就地保护功能。f)应在适当位置配设定值表和保护整定指南贴纸或铭牌。5.5.2重合闸功能a)重合闸方式包括母线无压线路有压方式、检线路无压母线有压方式、检同期方式和非同期方式
33、,四种方式可组合使用,检无压方式在有压后自动转为检同期方式。b)三相一次重合闸和三相二次重合闸功能,重合闸次数以及每次重合闸延时时限定值可根据需要设定。一次重合闸延时 0.5s60s,步长 0.01s,二次重合闸 1s300s,步长 0.01s。重合闸整组复归时间 0180s,步长 0.1s。具有重合后加速功能,时间整定范围为(0.1s20s) ,步长 0.01s。c)闭锁二次重合闸功能,可设定闭锁二次重合闸时限定值。一次重合闸后在设定时间(可整定)之内检测到故障电流,则闭锁二次重合闸。d)具有保护启动以及断路器位置不对应启动重合闸功能。e)可通过硬软压板、控制字、遥控等方式实现重合闸功能投退
34、。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可单独设置启动重合闸功能,手动分闸不应启动重合闸。f)当开关处于就地控制状态下应不接受远方控制。g)在投入远方集中遥控时,退出所有过流保护和重合闸就地保护功能。h)可以检测开关两侧电压差、角差,支持合环功能(选配) 。5.5.3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a)具备手动及远方投退就地馈线自动化逻辑判断功能,并能解除闭锁状态。b)所有就地控制逻辑相互独立,可通过硬软压板或设置控制字方式进行灵活投退,并可设置开关的分段点及联络点两种工作模式。c)遥控分闸闭锁自动逻辑合闸功能。d)失电延时分闸功能。e)得电延时合闸功能(分段点功能,可选电源侧或负荷侧) 。f)单侧失压延时合闸功能(联络点
35、功能,可选电源侧或负荷侧) 。g)残压脉冲闭锁合闸功能。h)双侧有压禁止合闸功能。i)合闸后零压告警或分闸并闭锁功能。j)遥控分闸后闭锁自动合闸功能。k)短时失压闭锁分闸功能(重合器+电压电流模式) 。l)合闸至故障时加速分闸并闭锁合闸功能(重合器+电压电流模式) 。m)过流脉冲计数 M 次分闸闭锁功能(重合器+电流计数模式) 。n)非遮断电流保护功能。o)闭锁条件发生时自动闭锁遥控。p)零序电压保护功能(选配) 。5.5.4配变保护(选配)a)高压侧电流速断保护具有电流速断保护功能,可对电流动作定值及时间进行设定,动作电流值为(020In)和跳闸延时(0s100s,步长 0.01s)均可以由
36、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可实现跳闸。b)高压侧过电流保护具有两段过电流保护功能,可对电流动作定值及时间进行设定,动作电流值为(020In)和跳闸延时(0s100s,步长 0.01s)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可实现跳闸。 c)高压侧过负荷保护具有过负荷功能,可对电流动作定值及时间进行设定,动作电流值为(020In)和跳闸延时(0s100s,步长 0.1s)均可以由用户自由平滑设定;可实现报警或跳闸功能。#*d)非电量保护可根据具体配变设置相关瓦斯、温度、压力阀释放等非电量跳闸及报警功能,可通过装置参数设置投退此功能。e) 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高压侧零序过流保护设一段零序过流保护。5.6 分布式馈线自动
37、化(选配)宜配置基于以太网通信网络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FA)功能,实现配电网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并有选择性地隔离故障点。a)具备网络式保护功能,完成进线与进线间(柜间或母线) 、进线与馈线间的电流差动保护功能。可通过控制字和硬压板进行保护功能投退,在网络通信方式故障情况下,保护功能自动退出。b)一组开关组网运行时,在内部故障情况下保证只有离故障点的断路器(开关)跳闸,自动适应网络变化,网络重构后,网络式保护功能不丧失。c)具备基于局域信息的保护功能和参数与基于全局信息的智能配电网的支撑平台的智能决策的保护协调配合功能,保护功能和参数接受主站动态调整指令。5.7 电能质量监测(选配)采集并计
38、算各电源进线的电能质量指标,包括以下监测数据:a)有效值数据:线电压、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b)谐波统计数据:电压总畸变率、电流总畸变率、电压总奇次畸变率、电流总奇次畸变率、电压总偶次畸变率、电流总偶次畸变率、谐波电流总含有量等。c)基波数据:基波电压有效值、基波电流有效值、基波有功功率、基波无功功率、基波视在功率等。d)谐波数据:3-13 次谐波电压含有率、3-13 次谐波电流含有量等。e)间谐波:3.5-12.5 次间谐波电压含有率、3.5-12.5 次间谐波电流含有量等。f)波动和闪变数据:电压变动的频度和幅值、短时间闪变、长时间闪变等。5.8 配变量测
39、采集与控制(选配)a)采集配变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量、无功电量、电压合格率等。b)根据采集的量测数据使用 VQC 算法,控制外部无功补偿设备,进行电容器投切及配变档位升降,同时记录并上报当前无功补偿设备投入运行状况及配变档位。5.9 设备状态监测(选配)5.9.1电缆接头温度监测#*采集开关三相电缆接头温度,并发出超温告警信号。5.9.2开关设备状态监测a)统计开关分合闸次数。b)统计开关分合闸控制接点输出至辅助接点返回的时间差,即是开关每次分合闸操作的近似时间。c)在开关设备具备智能传感器时,应统计开关分闸操作时的开断电流,为主站提供开关设备电磨损的基础数据。d)在开关设备具备智能传感器时,应统计开关动作时分合闸线圈电流的波形、峰值、平均值等运行参数。5.10配电变压器状态监测(选配)a)油浸式变压器:采集并上送油温、油位、瓦斯告警等信号。b)干式变压器:采集并上送绕组温度等信息。c)环境监控。d)环境温度监控。e)采集配电站(房)的环境温度。f)可设置环境温度告警上限,设置范围为 2070。g)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上送高温告警信号,同时启动通风或制冷设备降温。5.11环境湿度监控(选配)a)采集配电站(房)的环境湿度。b)可设置环境湿度告警上限,设置范围为 70100RH。c)当环境湿度高于设定值时,上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