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53-2022 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达州市).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5117∕T 53-2022 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达州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17∕T 53-2022 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达州市).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5117四 川 省(达 州 市)地 方 标 准DB5117/T 532022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canteen in Dazhou2022-02-13 发布2022-02-15 实施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ICS 03.080CCS A 16DB5117/T 53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
2、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达州市教育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远植、余柯君、汪震。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17/T 5320221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术语和定义、食堂建设、设施设备、过程控制、食堂管理、投诉处理、监督检查、应急处置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达州市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学校的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托幼机构、幼儿园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3、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GB 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GB 5009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建标2002102 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 109-2008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学校食堂 school canteen设于学校内,具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加工制作区域,包括食品
4、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3.2食品处理区 food progressing area指贮存、加工制作食品及清洗消毒保洁餐用具(包括餐饮具、容器、工具等)等的区域。3.3食品贮存区 food storage areaDB5117/T 5320222指对食品原料、辅料、按主食、辅食、肉类、禽畜类、水产品、蔬菜类分别进行贮存保管的区域。3.4粗加工制作区 rough fabricating area指对原料进行挑拣、整理、解冻、清洗、剔除不可食用部分等加工制作的区域。3.5切配区 chopping area指将粗加工制作后的原料,经过切割、称量、拼配等加工制作成为半成品的区域。3.6烹饪区 cook
5、ing area指对经过粗加工制作、切配的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热加工制作的区域。3.7专用操作区 dedicated operating area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加工制作的区域,包括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区、备餐区(指暂时放置、整理、分发成品的区域)等。3.8餐用具清洗消毒区 tableware decontamination area指清洗、消毒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的区域。3.9餐用具保洁区 tableware cleaning area指存放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的区域。3.10就餐区 dining area指供学生和教职员工就餐的区域
6、。3.11辅助区 auxiliary area指办公室、更衣区、门厅、大堂休息厅、卫生间、非食品库房等非直接处理食品的区域。3.12中心温度 central temperature指块状食品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的中心部位的温度。3.13冷藏 refrigerationDB5117/T 5320223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以上较低温度下贮存的过程,冷藏环境温度的范围应在 08。3.14冷冻 freeze指将原料、半成品、成品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冰冻状态贮存的过程,冷冻温度的范围应在-18-10。3.15交叉污染 cross contamination指食品、从业人员、工具、容器、设
7、备、设施、环境之间生物性或化学性污染物的相互转移、扩散的过程。3.16原料 raw material指供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3.17半成品 semi-finished food指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制作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不包括贮存的已加工制作成成品的食品。3.18成品 finished food指已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饮用的食品。3.19高风险食品 specified risk material指食品本身或常规处理后含有毒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食用后对人体造成急性或亚急性伤害的食品。4食堂建设4.1概述食堂建设应符合 GB 50099 的要求,建筑结构应采用
8、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清洁或消毒,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等建筑围护结构的设置应能避免有害生物侵入和栖息;建筑应符合建标2002102 号和建标 109-2008 的要求,食堂建设(含新建、改造、扩建)方案应提请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堂的选址、流程布局、功能分区等指导后方可施工。4.2食堂选址4.2.1宜选择地面干燥、有给排水条件和电力供应的区域。DB5117/T 53202244.2.2应远离污染源,距离粪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场(站)旱厕等污染源 25m 以上。4.2.3应在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影响范围之外。4.2.4应符合规划、环保、消防等要求
9、,应无地质灾害隐患。4.3食堂面积4.3.1城区学校食堂面积应符合建标2002102 号的要求。城区普通完全小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10/人(指教职工、学生就餐人数,下同);城区普通九年制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12/人;城区普通初级中学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15/人;城区普通完全中学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20/人;城区普通高级中学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25/人;城区完全中小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28/人。4.3.2农村学校食堂面积应符合建标 109-2008 的要求。农村普通非完全小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24;农村普通完全小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
10、00/人(指教职工、学生就餐人数,下同);农村普通初级中学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10/人;农村全寄宿普通完全小学校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24/人;农村全寄宿普通初级中学食堂使用面积不得小于 1.24/人。4.4食堂布局4.4.1概述应由相对独立的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和辅助区组成。4.4.2流程应按食品原料进入、储存、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烹饪、备餐、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形成生进熟出的单向流程。4.4.3食品处理区4.4.3.1包括食品原料储存区、粗加工区、切配区、烹饪区、备餐区、餐用具清洗消毒区、餐用具保洁区。4.4.3.2应设置在室内,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在存放和加工制作过程中
11、受到污染。具备独立隔断的动物性食品原料粗加工间、植物性食品原料粗加工间、水产品粗加工间、切配间、烹饪间、蒸煮间、白案间、备餐间、主食原料库、副食原料库、干杂库、泡菜间、洗消间、留样间等,条件不具备的应划定专用区域。4.4.3.3应分开设置原材料通道、成品通道、员工通道、餐用具回收通道、餐厨废弃物出口。无法分设的,应在不同的时段分别运送原料、成品、使用后的餐用具,或者使用无污染的方式覆盖运送成品。4.4.3.4食品处理区加工制作食品时,如使用燃煤或木炭等固体燃料,炉灶应为隔墙烧火的外扒灰式。4.4.4就餐区4.4.4.1应宽敞、明亮、整洁,不宜铺设地毯。DB5117/T 53202254.4.4
12、.2就餐场所内应无明沟,地漏需带水封,入口应设风幕机等防蝇、隔热设施。4.4.4.3餐厅内应设空气调节装置和照明灯,宜设空调或壁挂式电风扇等。4.4.4.4应配备方便师生就餐的餐桌椅、渣盘、剩菜饭容器等设施。4.4.4.5就餐座位数应满足师生就餐需求。4.4.4.6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4.4.4.7餐厅应通风、采光良好,无油烟和蒸汽,地面应有良好防滑性能。4.4.4.8应设有餐具回收处,回收通道应与洗消间相通,门应能自动关闭。4.4.4.9售饭窗口前应设置 1m 距离线,不得设置有碍师生疏散的设施。4.4.5辅助区4.4.5.1总体要求应满足食品安全要求。4.4.5.2更衣
13、间(区)应与食品处理区在同一建筑物内,处于食品处理区入口处,为独立隔间,男女分设;应有洗手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员工个人物品储物柜、晾衣杆、晾衣架,紫外线消毒灯。4.4.5.3卫生间卫生间不得设置在食品处理区内。卫生间出入口不应直对食品处理区,不宜直对就餐区。卫生间应采用水冲式,地面、墙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积垢的材料;应设有效排气装置,有适当照明,与外界相通的窗户设置纱窗,或为封闭式,外门能自动关闭;在出口附近设置洗手设施。4.4.5.4非食品处理区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且相对独立;暂存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等物质的区域应有明显标识;食品相关产品与其它物质分开存放。4.4.5.5
14、办公区应有相关文件、资料(票据)、台账、管理记录等档案存放柜。4.5食堂建筑4.5.1地面及排水4.5.1.1地面应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不易积垢、耐腐蚀、防滑、防水的材料铺设,且平整、无裂缝、无破损。4.5.1.2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统。4.5.1.3排水沟应有一定坡度,保持畅通,排水流向应由清洁操作区流向准清洁操作区和一般清洁操作区;出口应有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的装置,金属隔栅、网罩或篦子网眼孔径小于 6mm;沟内不应设置其他管路,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应有一定弧度,并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的孔径应小于 6mm。4.5.1.4备餐间、白案间内
15、不得设置明沟排水,应采用管道排水,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出及浊气溢出。4.5.2墙壁及墙柱DB5117/T 53202264.5.2.1墙壁平滑、无裂缝、无破损,无霉斑、无积垢。食品处理区墙壁的涂覆或铺设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不透水。4.5.2.2需经常冲洗的场所(包括粗加工制作、切配、烹饪和餐用具清洗消毒等场所),应铺设 1.5m以上浅色、不吸水、易清洗的墙裙。烹饪间、蒸煮间、备餐间、白案间、洗消间的墙裙应铺设到墙顶。4.5.2.3墙柱不应有尖锐直角,墙楞应设有防撞装置。4.5.3门窗4.5.3.1门、窗闭合严密,无变形、无破损。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和可开启的窗,应设置易拆洗、不易生锈的防虫(蝇)
16、、防鼠、防尘的设施。就餐区离地 2.5m 左右宜安装粘捕式灭蝇灯。4.5.3.2与外界直接相通的门能自动关闭,设有防蝇门帘或空气幕。4.5.3.3室内窗台下斜 45 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备餐间、白案间的门能自动关闭,窗户为封闭式(用于传递食品的除外)。备餐间内外运送食品的窗口应专用、可开闭,大小以可通过运送食品的容器为准。4.5.3.4食品处理区所有与外界相通的门和库房门应设置不低于 60cm 金属材质的挡鼠板。4.5.4天花板4.5.4.1天花板的涂覆或装修材料应无毒、无异味、不吸水、易清洁。天花板无裂缝、无破损,无霉斑、无灰尘积聚、无有害生物隐匿。4.5.4.2天花板宜距离地面 2.5m
17、以上。4.5.4.3食品处理区天花板的涂覆或装修材料应耐高温、耐腐蚀、不易积垢、不易起霉斑、不易积尘。天花板与横梁或墙壁结合处宜有一定弧度。水蒸汽较多区域的天花板有适当坡度。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他半成品、成品暴露区域的天花板平整。4.5.5烹饪场所4.5.5.1应设有足够的操作台,能满足荤素、生熟、成品、半成品分开的要求。4.5.5.2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用具、容器应分开使用,标识明显。4.5.5.3产生油烟的设备上方应加设附有排风系统及油烟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应便于清洗和更换,排气口应装有网眼孔径小于 6mm 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净高度低于 2.5m 的应采用排风系统。4.5.5.4
18、产生水蒸气的设备上方应设置排风系统。4.5.6白案间4.5.6.1应设有洗手设施,墙砖应贴到顶,天花板平整。4.5.6.2应设有足够的操作台(台面材质应为食品级不锈钢)、食品架、用具、容器,标识明显。4.5.7备餐间(区)DB5117/T 53202274.5.7.1应设置专用的备餐间(区)。备餐间(区)内应安装空气调节装置,存放食品时备餐间(区)内温度不得高于 25。4.5.7.2售饭台面应为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锈钢或石材贴面及新材料,宜配保温设施。4.5.7.3食品传递窗、售饭窗为开闭式,其他窗封闭。4.5.8洗消间4.5.8.1应设清洗、消毒间、保洁间(区),宜与餐具回收口相连。4.
19、5.8.2清洗、消毒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的材料。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应放置在专用区域,容量和数量应能满足加工制作和供餐需要。4.5.8.3食品加工用具的清洗水池应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的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方法的,应设置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的专用消毒水池。4.5.8.4宜采用热力消毒。清洗、消毒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 GB 14930.1 和 GB 14930.2 的要求,并存放在专用设施内。4.6明厨亮灶学校食堂应做到明厨亮灶,公开食品加工过程。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方式,加强对食品来源、采购、加工制作全过程的监督。5设施设备5.1供水设施5
20、.1.1学校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5.1.2供水设施中使用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5.1.3自备水水源 30m 以内应无旱厕、垃圾堆放点、污水池。5.1.4食品加工制作用水的管道系统应引自生活饮用水主管道,与非饮用水(如冷却水、污水或废水等)的管道系统完全分离,不得有逆流或相互交接现象。5.1.5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消毒设施和清洗消毒记录。采用二次供水的应取得有效的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5.1.6学生饮用水水质应每年检测 2 次,有合格有效的检测报告。5.2排水设施5.2.1排水设施应通畅,便于清洁、维护。5.2.2排水的流
21、向宜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并能防止污水逆流。5.2.3排水沟出口设有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的装置。5.3清洗消毒保洁设施5.3.1应配备满足需要且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DB5117/T 53202285.3.2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应设有 3 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置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标识明显;采用自动清洗消毒的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5.3.3各类水池应使用不透水材料(如不锈钢、陶瓷等)制成,不易积垢,易于清洁,并标明其用途。5.3.4应设置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专用保洁设施,标识明显,结构密闭,易于清洁。5.4餐具5.4.1应配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17T 53-2022 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达州市 DB5117 53 2022 达州市 中小 学校食堂 建设 管理 服务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