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ppt(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教材:信号与系统曾喆昭、倪振文 编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信号与系统刘树棠 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自动控制理论孙扬声 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通信原理樊昌信、张甫翊 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体系实验内容指导思想参考资料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要求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实验思考题实验思考题实验体系信号与系统实验体系信号与系统实验体系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与提高实验创新与提高实验发挥题发挥题选做题选做题第一部分TKSS-D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使用说
2、明书一、组成和使用1.实验箱的供电 实验箱的后方设有带保险丝管(0.5A)的220V单相交流三芯电源插座(配有三芯插头电源线一根)。箱内设有三只降压变压器,为实验板提供多组低压交流电源。2.一块大型(580mm320mm)双面敷铜印刷线路板,正面丝印有清晰的各部件、元器件的图形、线条和字符,并焊有实验所需的元器件。该板上包含着以下各部分内容:(1)正面左下方装有带灯电源总开关。(2)60多只高可靠的自锁紧式、防转、叠插式二号插座。它们与固定器件、线路的连线已设计在印刷线路板上。插件采用直插弹性结构,其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导电接触面很大,接触电阻极其微小(接触电阻0.003,使用寿命10000次以上
3、),同时插头与插头之间可以叠插,从而可形成一个立体布线空间,使用起来极为方便。而在实验模块内部,则用一号台阶作为各连接点,用配套的一号导线连接,这样可缩小布局空间及层次更加分明 (3)本实验箱装有两只多圈可调的精密电位器(1K、10K各一只)和碳膜电位器100K 1只,供在通用电路模块组成实验电路时用。(4)丰富的实验模块 本实验箱的实验项目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这样更方便了实验教学具体的实验模块有:1)、通用电路单元(包括“通用电路单元一”、“通用电路单元二”、“通用电路单元三”、“通用电路单元四”等)2)、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 3)、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4)、无源滤波器
4、和有源滤波器特性的观测5)、全通滤波器 6)、信号的采样与恢复7)、调制与解调;频分复用8)、脉冲编码调制(PCM)9)、数字多路传输系统(时分复用)10)、开关电容滤波器11)、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12)、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5)直流稳压电源 提供四路5V,0.5A和15V,0.5A直流稳压电源,每路均有短路保护自恢复功能,只要开启电源总开关,就有相应的电压输出,并有响应发光二极管指示。(6)非正弦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提供50Hz半波、全波、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共五种波形,半波由交流电半波整流得到,全波由交流电全波整流得到,方波、矩形波由运放加外围器件构成,三角波是在方波的基础上加了一
5、个由运放和电容构成的积分环节而得到。(7)阶跃信号发生器 阶跃信号发生器主要为本实验箱提供单位阶跃信号而设计的。当钮子开关打到正输出时,调节电位器RP1,“A”点输出为05V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按下白色的复位按钮,则“B”点输出为相应的05V连续可调阶跃信号。钮子开关打到负输出时,调节电位器RP2,“A”点输出为05V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按下白色的复位按钮,则“B”点输出为相应的05V的连续可调阶跃信号。(8)函数信号发生器 本信号发生器由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及外围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组合而成。其输出频率范围为2Hz150KHz,由“频段选择”开关(粗调分五档)和“频率调节”旋
6、钮(细调)进行调节。输出幅度峰峰值为016Vp-p,由“幅度调节”旋钮进行细调。使用时,只要开启函数信号发生器分开关,信号源即进入工作状态。输出波形分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由“波形选择”开关选择,输出阻抗为50,当负载电阻为50时,输出幅值为开路输出值的一半。(9)频率计 本频率计是由单片机89C51和六位共阴极LED数码管设计而成的,具有输入阻抗大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其分辨率为1Hz,测频范围为1Hz10MHz,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1M,闸门时间1秒。将频率计处开关(内测/外测)置于“内测”,即可测量“函数信号发生器”本身的信号输出频率。将开关置于“外测”,则频率计显示由“输入”插
7、口输入的被测信号的频率。注:将“内测/外测”开关置于“外测”处,而输入插口没接被测信号时,频率计会显示一定数值的频率,这是由于频率计的输入阻抗大,灵敏度高,从而感应到一定数值的频率。此现象并不影响内外测频。(10)50Hz非正弦多波形信号发生器 提供的周期信号有:半波整流、全波整流、方波、矩形波、三角波,共五种50Hz的非正弦信号。(11)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数字电压表有三个档位。满度为200mV量程,2V量程,20V量程,能完成对直流电压的准确测量,测量误差不超过5。(12)数字式真有效值交流毫伏表 本机采用的交流毫伏表具有频带较宽、精度高、数字显示和“真有效值”的特点,测量范围:020V,
8、分200mV、2V、20V三档,直键开关切换,三位半数显,频带范围10Hz1MHz,基本测量精度0.5,即使测试远离正弦波形状的窄脉冲信号,也能测得精确的有效值大小,其适用的波峰因数范围达到10。真有效值交流电压表由输入衰减器、阻抗变换器、定值放大器、真有效值AC/DC转换器、滤波器、A/D转换器和LED显示器组成。输入衰减器用来将大于2V的信号衰减,定值放大器用来将小于200mV的信号放大。本机AC/DC转换由一块宽频带、高精度的真有效值转换器完成,它能将输入的交流信号不论是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甚至窄脉冲波,精确的转换成与其有效值大小等价的直流信号,再经滤波器滤波后加到A/D转换器
9、,变成相应的数字信号,最后由LED显示出来。3、实验面板上设有可装、卸固定线路实验小板的蓝色固定插座四只,可采用固定线路及灵活组合进行实验。二、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先检查各电源是否正常,检查步骤为:(1)关闭实验箱的所有电源开关(置于关端),然后用随箱的三芯电源线接通实验箱的220V交流电源。(2)开启实验箱上的电源总开关(置于开端),则相应的船形开关指示灯亮。交/直流毫伏表处数码管应被点亮。(3)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面板上的5V和15V电压是否正常。(4)开启信号源及频率计开关,则信号源应有输出;当频率计打到内测时,应有相应的频率显示。(5)开启各实验模块处分开关,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应
10、点亮。2.接线前务必熟悉实验线路的原理及实验方法。3.实验接线前必须先断开总电源与各分电源开关,严禁带电接线。接线完毕,检查无误后,才可通电进行实验。4.实验自始至终,实验板上要保持整洁,不可随意放置杂物,特别是导电的工具和多余的导线等,以免发生短路等故障。5.本实验箱上的各档直流电源设计时仅供实验使用,一般不外接其它负载。如作它用,则要注意使用的负载不能超出本电源的使用范围。6.实验完毕,应及时关闭各电源开关(置关端),并及时清理实验板面,整理好连接导线并放置规定的位置。7.实验时需用到外部交流供电的仪器,应妥为接地。第二部分信号与系统实验项目目目 录录实验一 一阶电路时域响应的测试实验二
11、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三 无源与有源滤波器实验四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五 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观测实验一一阶电路时域响应的测试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做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原理。2.掌握用简单的R-C一阶电路观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实验方法。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1.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1所示。图1-1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电路图2.合上图1-1中的开关K1,则由回路可得 iR+UcE (1)iC,则上式改为 (2)对上式取拉式变换得:,其中 (3
12、)式(3)等号右方的第二项为零输入响应,即由初始条件激励下的输出响应;第一项为零状态响应,它描述了初始条件为零(Uc(0)=0)时,电路在输入E=15V作用下的输出响应,显然它们之和为电路的完全响应,图1-2所示的曲线表示这三种的响应过程。图1-2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曲线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1.连接一个能观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电路图(参考图1-1)。2.分别观测该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动态曲线。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零输入响应用短路帽连接K2、K3,使+5V直流电源对电容C充电,当充电完毕后,断开K3连接K4,用示波器观测Uc(t)的变化
13、。2.零状态响应先用短路帽连接K4,使电容两端的电压放电完毕,然后断开K4连接K3、K1,用示波器观测15V直流电压向电容C的充电过程。3.完全响应 先连接K4,使电容两端电压通过R-C回路放电,一直到零为止。然后连接K3、K2,使5V电源向电容充电,待充电完毕后,将短路帽连接K1,使15V电源向电容充电,用示波器观测Uc(t)的完全响应。五、实验设备五、实验设备1.TKSS-D型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2.双踪低频慢扫描示波器1台六、实验组织运行要求六、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七、实验思考题七、实验思考题 系统零输入响应的稳定性与零状态响应的稳定性是不是相同?八、实验报告八、实验报告1.推
14、导图1-1所示R-C电路在下列两种情况的电容两端电压Uc(t)的表达式。1)Uc(0)=0,输入Ui15V。2)Uc(0)=5V,输入Ui15V。2.根据实验,分别画出该电路在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下的响应曲线。实验二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做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用同时分析法观测50Hz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并与其傅里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2.观测分解后的基波及各次谐波的合成。3.掌握信号的分解与合成的实现方法。三、实验原理三、实验原理1.任何电信号都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幅值和初相的正弦波迭加而成的。对周期信号由它的傅里叶级数展
15、开式可知,各次谐波的频率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而非周期信号包含了从零到无穷大的所有频率成份,每一频率成份的幅值相对大小是不同的。将被测方波信号加到分别调谐于其基波和各次奇谐波频率的电路上。从每一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到相应频率的正弦波。本实验所用的被测信号是50Hz的方波。2.实验装置的结构图图21实验结构图 图21中LPF为低通滤波器,可分解出非正弦周期信号的直流分量。BPF1 BPF6为调谐在基波和各次谐波上的带通滤波器,加法器用于信号的合成。3.各种不同波形及其傅氏级数表达式 方波 三角波 半波 全波 矩形波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5
16、0Hz的方波信号,并将其接至信号分解实验模块的输入端,再细调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该模块的基波50Hz成分BPF的输出幅度为最大。2.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分别接至示波器,观测各次谐波的幅值,并列表记录。3.将方波分解所得的基波、三次谐波分别接至加法器的相应输入端,观测加法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4.在步骤3的基础上,再将五次谐波分量加到加法器的输入端,观测相加后的合成波形,并记录。5.分别将50Hz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的输出信号接至50Hz电信号分解与合成模块的输入端,观测基波及各次谐波的频率和幅度,并记录。6.将50Hz单相正弦半波、全波、矩形波和三角波的基波和谐波分量接至加法器相
17、应的输入端,观测求和器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五、实验报告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测量所得的数据,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制方波及其分解后所得的基波和各次谐波的波形,画出其频谱图。2.将所得的基波和三次谐波及其合成波形一同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3.将所得的基波、三次谐波、五次谐波及三者合成的波形一同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并把实验步骤3所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也绘制在同一坐标纸上,进行比较。六、实验组织运行要求六、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七、实验设备七、实验设备1.TKSS-D型 信号与系统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1台 八、实验思考题八、实验思考题1.什么样的周期性函数没有直流分量和余弦项。2.分析理论合成波形与
18、实验观测到的合成波形之间误差产生的原因。实验三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综合实验要求:必做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信号的采样方法与过程及信号的恢复。2.掌握信号采样与恢复的原理。3.验证采样定理。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1.离散时间信号可以从离散信号源获得,也可以从连续时间信号经采样而获得。采样信号fs(t)可以看成连续信号f(t)和一组开关函数S(t)的乘积。S(t)是一组周期性窄脉冲。由对采样信号进行傅立叶级数分析可知,采样信号的频谱包括了原连续信号以及无限多个经过平移的原信号频谱。平移的频率等于采样频率fs及其谐波频率2fs、3fs 。当采样后的信号是周期性窄脉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号 系统 实验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