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医疗核心制度讲课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医疗核心制度讲课教案.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读医疗核心制度 现状现状: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不完善医院的医疗核心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尤其医务管理者不熟知医医务人员尤其医务管理者不熟知医 疗核心制度疗核心制度;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不力 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的现实意义的现实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规范诊疗行为,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务人员自律维权的体现医务人员自律维权的体现医疗核心制度的医疗核心制度的 要点解读要点解读 首诊负责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会诊制度 急危患者抢救制度急危患
2、者抢救制度 手术分级制度手术分级制度 手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手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查对制度查对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 新技术准入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患者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患者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 第一个接诊患者的医师为首诊医师第一个接诊患者的医师为首诊医师 首诊医师必须认真做好患者的诊疗工首诊医师必须认真做好患者的诊疗工作,并认真书写病历。作,并认真书写病历。诊断为非本科疾病及时转至相关科室。诊断为非本科疾病及时转至相关科室。需
3、住院的,负责收住入院需住院的,负责收住入院。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抢救。危重抢救患者,首诊医师必须抢救。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并同意。医师查看并同意。两科室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需分别请两科室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需分别请示上级医师。若仍不能达成一致,由示上级医师。若仍不能达成一致,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报医务处或总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协调解决。值班协调解决。复合伤或涉及多个科室的抢救,复合伤或涉及多个科室的抢救,未未明明确哪个科室主管前,确哪个科室主管前,由首诊科室负责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但有关科室应积极协同抢救,诊治,但有关科室
4、应积极协同抢救,不得擅自离去。不得擅自离去。需转院急、危、重症患者,须由二线需转院急、危、重症患者,须由二线医师亲自审查病情,决定要否转院。医师亲自审查病情,决定要否转院。病人稳定之前不得转院。病人稳定之前不得转院。急、危、重症患者检查、住院、转院急、危、重症患者检查、住院、转院时,首诊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要陪同,时,首诊医师或其他医务人员要陪同,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急、危、重症患者住院、转院时,与急、危、重症患者住院、转院时,与对方做好交接。对方做好交接。首诊医师对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首诊医师对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被查。记,被查。首诊医师下班时,与接班医师详细交
5、首诊医师下班时,与接班医师详细交接,并做好交接记录。接,并做好交接记录。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住院医师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查房住院医师根据病情变化随时查房并及并及时处理时处理,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日日常查房,每日常查房,每日至少二次。至少二次。主治医师查房,一般新入院病人,主治医师查房,一般新入院病人,48小时内完成首次查房并做好记录;急、小时内完成首次查房并做好记录;急、危、重症患者入院要及时查房;日常危、重症患者入院要及时查房;日常查房每日一次。查房每日一次。科科主任、主任、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周2次次以上。以上。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6、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抢救患者。由拒绝或拖延抢救患者。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制定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规范。制定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规范。日常一切抢救用品、日常一切抢救用品、药物要处备用状药物要处备用状态。态。抢救由在场医务人员中职称最高者统抢救由在场医务人员中职称最高者统一指挥,上级医师要尽快到达抢救现一指挥,上级医师要尽快到达抢救现场。场。抢救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抢救中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遍,并得到认可,方能执行。,并得到认可,方能执行。适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书面告知要及适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书面告知要及时签字。时签字。
7、家属拒绝主要检查、主要抢救措施,家属拒绝主要检查、主要抢救措施,要告知、签字。要告知、签字。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因抢救而未能及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因抢救而未能及时记录的,抢救结束后时记录的,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如实补小时内如实补记,并加注明。记,并加注明。需要人员或医疗资源调配,由科主任需要人员或医疗资源调配,由科主任提出,医疗管理部门或分管院领导协提出,医疗管理部门或分管院领导协调解决。调解决。需外请专家协助时,经科主任同意后需外请专家协助时,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分管院领导组织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分管院领导组织安排。安排。凡重大抢救,主管医师必须报告科主凡重大抢救,主管医师必须报告科主任
8、,并按医院制度及时报告医疗管理任,并按医院制度及时报告医疗管理部门部门 和分管院领导。和分管院领导。抢救结果,报告医务科。抢救结果,报告医务科。会诊制度 门诊会诊:由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门诊会诊:由年资较高的医师审签,患者持门诊病历前往被邀科室会诊。患者持门诊病历前往被邀科室会诊。急诊会诊:电话邀请或标有急诊会诊:电话邀请或标有“急急”字字的会诊单邀请,被邀科室医师必须的会诊单邀请,被邀科室医师必须在在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科内会诊:由主管医师或主治医师提科内会诊:由主管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出,请科内相关医师协助诊治。出,请科内相关医师协助诊治。院内会诊:院内会诊:被邀科室收
9、到会诊单被邀科室收到会诊单48小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会诊。节日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会诊。节日期间一般由值班医师当班完成。期间一般由值班医师当班完成。院外会诊:院外会诊:需请外院医师来会诊,由需请外院医师来会诊,由科主任提出,医务科同意后与有关单科主任提出,医务科同意后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本院医师外出会诊,本院医师外出会诊,按卫生部按卫生部2005年年42号令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号令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医务科做好登记,执行,医务科做好登记,返回本单位,返回本单位,两个工作日内将会诊情况报告科主任两个工作日内将会诊情况报告科主任和医务科。和医务科
10、。护理会诊:由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申护理会诊:由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申请,护理部在请,护理部在2448小时内组织安排。小时内组织安排。查对制度临床科室:临床科室:开医嘱、处方或治疗时,要查对。开医嘱、处方或治疗时,要查对。执行医嘱时,要执行医嘱时,要“三查三查七七对对”。使用药品前,要查对。使用药品前,要查对。给药前要查对。给药前要查对。输血前要查对。输血前要查对。手术室:手术室:每例手术患者必须佩戴每例手术患者必须佩戴“腕带腕带”。建立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程序。建立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程序。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预防性抗生素安全使用。确保预防性抗生素安全使用
11、。必须执行必须执行手术清点记录手术清点记录。手术切取的标本,认真查对、装瓶。手术切取的标本,认真查对、装瓶。药房:药房:调剂处方时要查对。调剂处方时要查对。发药时要查对。发药时要查对。输血科:输血科:鉴定和交叉配血要鉴定和交叉配血要“双查双签双查双签”。发血时要查对发血时要查对。血袋包装要核查。血袋包装要核查。检验科:检验科:采取标本、收集标本、检验时、检验采取标本、收集标本、检验时、检验后、发报告时要查对。后、发报告时要查对。病理科:病理科:收集标本、制片、诊断、发报告时要收集标本、制片、诊断、发报告时要查对查对医学影像科:医学影像科:检查时、治疗时、使用造影剂时、发检查时、治疗时、使用造影
12、剂时、发报告时要查对。报告时要查对。理疗科、针灸室:理疗科、针灸室:各种治疗时、低频治疗时、高频治疗各种治疗时、低频治疗时、高频治疗时、针刺治疗时、取针时要查对。时、针刺治疗时、取针时要查对。供应室: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发器械包时、收器械准备器械包时、发器械包时、收器械包时、高压灭菌后要查对。包时、高压灭菌后要查对。特殊检查室:特殊检查室:检查时、诊断时、发报告时要查对。检查时、诊断时、发报告时要查对。其它科室制定本科室工作查对制度。其它科室制定本科室工作查对制度。建立使用建立使用“腕带腕带”的制度。的制度。值班与交接班制度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医师值班与交接班:值班医师必须是有执业资格的本专业
13、值班医师必须是有执业资格的本专业医师。医师。一、二线值班医师实行坐班制,不得一、二线值班医师实行坐班制,不得擅离职守。擅离职守。对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对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病人要进行床旁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要进行床旁交接班,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双签字。录,双签字。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将患者重点情况向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将患者重点情况向上级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接危上级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接危重患者和新入院患者。重患者和新入院患者。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重大问题,及时报告。护士值班与交接班:护士值班与交接班:病房护士实行三班轮流值班。病房护士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建立日夜交班本和医院用品
14、损坏、遗建立日夜交班本和医院用品损坏、遗失本。失本。护士交接班应重点巡视患者做床前交护士交接班应重点巡视患者做床前交接。接。交班者给下一班做好必须用品的准备交班者给下一班做好必须用品的准备 做好晨间交班。做好晨间交班。药房、检验、超声、医学影像等药房、检验、超声、医学影像等科室根据情况设值班人员,保证临床科室根据情况设值班人员,保证临床工作顺利进行,并做好交接记录。工作顺利进行,并做好交接记录。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凡确诊困难,疗效不确切,病情危重的凡确诊困难,疗效不确切,病情危重的患者,都要及时组织讨论。患者,都要及时组织讨论。三天未确诊,治疗组讨论;一周未确诊,三天未确诊,治疗组讨论;
15、一周未确诊,全科讨论;一周以上仍未确诊或病变复全科讨论;一周以上仍未确诊或病变复杂,涉及多个学科,全院讨论。杂,涉及多个学科,全院讨论。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参加人员 经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报告病历 讨论目的讨论目的 讨论意见(每人发言记录)讨论意见(每人发言记录)结论或主持人意见结论或主持人意见 记录者签名记录者签名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中等以上手术都应进行术前病例讨论。中等以上手术都应进行术前病例讨论。特别是病情较重,基础病较多,病情特别是病情较重,基础病较多,病情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疑难、致残、复杂,手术难度较大、疑难、致残、主要器官摘
16、除、新开展手术和特殊身主要器官摘除、新开展手术和特殊身份病人手术必须讨论。份病人手术必须讨论。讨论记录内容: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 明确诊断明确诊断 手术指征手术指征 手术准备情况手术准备情况 手术方案手术方案 麻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麻醉、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防范措施 术后主要治疗、护理措施术后主要治疗、护理措施 术中用血的选择术中用血的选择 围手术期抗菌素选择围手术期抗菌素选择 记录者签名、主持人审签记录者签名、主持人审签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凡住院死亡包括入院不足凡住院死亡包括入院不足24小时死亡小时死亡和已经住院,但未来
17、得及办好住院手和已经住院,但未来得及办好住院手续死亡者,都要组织讨论。续死亡者,都要组织讨论。一般在死亡后一周内讨论。特殊情况一般在死亡后一周内讨论。特殊情况24小时内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小时内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发出后一周内讨论。告发出后一周内讨论。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讨论记录内容: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参加人员 病历报告病历报告 个人发言记录、重点是诊断、治疗及个人发言记录、重点是诊断、治疗及抢救过程、死亡原因、最后诊断、经抢救过程、死亡原因、最后诊断、经验教训验教训 结论和小结结论和小结 记录者签名记录者签名 科主任、上级医师签字科主任、上级医师签字新技术准
18、入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 本院尚未开展的医疗技术称新技术,本院尚未开展的医疗技术称新技术,包括诊断性技术与治疗性技术。包括诊断性技术与治疗性技术。新技术分三类:新技术分三类:第一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第一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 通过常规管理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通过常规管理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性的技术。第二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第二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技术。第三类:指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第三类:指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范的临床
19、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或者安进一步验证或者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重大伦理问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者高风险,题或者高风险,或者需要使用稀缺资或者需要使用稀缺资源,或者卫生部规定的其它需要特殊源,或者卫生部规定的其它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管理的医疗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加控制管理的技术严加控制管理的技术。本制度制只适用于第一类医疗技术的本制度制只适用于第一类医疗技术的准入。准入。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伦理道德 必须与医院的等级、功能、任务一致。必须与医院的等级、功能、任务一致。必须是相应目录中的技术项目。必须是相应目录中的技术项目。
20、不能开展安全性、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不能开展安全性、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项目。术项目。要与科室专业技术水平相当。要与科室专业技术水平相当。不能开展跨科室、跨专业技术项目。不能开展跨科室、跨专业技术项目。审批程序:科室先论证,写出临床应审批程序:科室先论证,写出临床应用可行性报告用可行性报告-报告与申请表上交医报告与申请表上交医务科审核务科审核-院专家委员会论证并记录院专家委员会论证并记录,若涉及到伦理问题,同时报伦理委员若涉及到伦理问题,同时报伦理委员会论证会论证-院领导审签院领导审签-医务科备案医务科备案-通知科室开展。通知科室开展。开展过程中,医务科进行全程监管并开展过程中,医务科进
21、行全程监管并做好监管记录。做好监管记录。对新技术应用实施动态管理,确定新对新技术应用实施动态管理,确定新技术中止或转为常规技术,纳入技术技术中止或转为常规技术,纳入技术目录目录 新技术、新项目立即中止的七种情形新技术、新项目立即中止的七种情形:1、医疗技术已被卫生部废除或禁用、医疗技术已被卫生部废除或禁用;2、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关键设备、设、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常临床应用;3、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发生与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良后果;4、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
22、疗安全隐患隐患;5、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6、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情形。被停止的医疗技术,若重新开展必须被停止的医疗技术,若重新开展必须重新准入。重新准入。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后,应及时制定发新技术在临床应用后,应及时制定发布临床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及质量考布临床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及质量考核标准,并列入考核范围核标准,并列入考核范围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并签署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不能按期开展或不能按期完成者,要不能按期开展或不能按期
23、完成者,要向医务科与院专家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向医务科与院专家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原因告,说明原因。科室定期总结评价,并报医务科存档科室定期总结评价,并报医务科存档 医务科进行分析、评估医务科进行分析、评估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级别应与医院手术级别应与医院等级等级、功能、任务、功能、任务一致一致 医师分级医师分级 手术分级:手术分级:一一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难级手术,风险较低,过程简单,难度低的普通手术度低的普通手术;二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难度的手术;度一般,有一定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级手术,风险较高,过程
24、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度较大的手术;四四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级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的重大手术。各科室制定各科室手术分级目录,报各科室制定各科室手术分级目录,报医院审定。医院审定。医师手术权限授权,要依据专业技术医师手术权限授权,要依据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又要依据实际专业能职务任职资格,又要依据实际专业能力。力。抢救性手术,医师可超范围实施,但抢救性手术,医师可超范围实施,但要及时报请上级医师参与。要及时报请上级医师参与。定期(只少每三年)对医师进行技术定期(只少每三年)对医师进行技术能力再评价与手术权限再授权。能力再评价与手术权限再授权。对外聘及脱离本专业
25、临床工作一对外聘及脱离本专业临床工作一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医疗管理部年以上的外科医师,应由医疗管理部门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门对其技术能力和资质进行再评价与再授权后,方可从事相应手术。再授权后,方可从事相应手术。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制度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制度 凡重大、疑难、高危、毁容、致残、凡重大、疑难、高危、毁容、致残、新开展和特殊身份病人的手术,要执新开展和特殊身份病人的手术,要执行上报审批制度。行上报审批制度。审批程序: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审批程序:科内进行术前讨论-填写填写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表重大手术、特殊手术审批表-医医务科审核务科审核-主管院长或院长审批主管院长或院
26、长审批-施施行手术。行手术。急诊抢救手术电话报告主任、医务科急诊抢救手术电话报告主任、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或主管院长。手术结果报告医务科。手术结果报告医务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2002年版年版规范规范 四章四章36条,条,2010年版规范五章年版规范五章38条。条。新版新版规范规范增加了一章增加了一章3条,即条,即第四章第四章“打印病历及要求打印病历及要求”,对打印,对打印病历作了明确规定:病历作了明确规定:1、打印病历内容按新版、打印病历内容按新版规范规范内容要求。要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内容要求。要及时打印,由相应医务人员手写签名。人员手写签名。2.符合病历保存期限和复印要求。符合病
27、历保存期限和复印要求。统一纸张、字体、字号与格式。统一纸张、字体、字号与格式。3、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已完成录入打印并签名的病历不得修改。不得修改。新版新版规范规范增加如下内容增加如下内容:1.病程记录中增加:病程记录中增加: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有创诊疗操作记录 麻醉前访视记录麻醉前访视记录 麻醉后访视记录麻醉后访视记录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 2.麻醉同意书麻醉同意书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病危通知书病危通知书 新版新版规范规范有如下新规定:有如下新规定:1.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及时、完整、规范 2
28、.门诊病历亦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诊病历亦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书写 3.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 4.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小时制记录 5.门门(急急)诊抢救记录按照住院病历抢诊抢救记录按照住院病历抢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救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执行 6.日常病程记录时限要求由原来日常病程记录时限要求由原来1、2、3、5天改为天改为1、2、3天天 7.明确了会诊时限,而且申请会诊医明确了会诊时限,而且申请会诊医师应在病程中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师应在病程中
29、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 8.术前小结还应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术前小结还应记录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相关情况患者的相关情况 9.手术同意书经治医师与术者都要签手术同意书经治医师与术者都要签名名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根分级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分级护理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级护理。护理级别根据患者情况变化,进行护理级别根据患者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动态调整。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密切
30、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顾和帮助。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特级护理:特级护理:病情危重随时病情危重随时 发生变化需进行抢救者发生变化需进行抢救者 重症监护者重症监护者 各种复杂和大手术患者各种复杂和大手术患者 严重外伤和大面积严重外伤和大面积 烧伤患者烧伤患者 使用呼吸机、需严密监护病情者使用呼吸机、需严密监护病情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需严密监实施连续性肾脏
31、替代治疗,需严密监护者护者 其它有生命危险需严密监护者其它有生命危险需严密监护者一级护理:一级护理: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者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化者二级护理:二级护理:生活部分自理者生活部分自理者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者 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三级护理:三级护理: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者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者 生活完全自理康复期患者生活完全自理康复期患者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要严格执行临床用血
32、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试行)、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床输血技术规范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 基本要求:及时、客观、真实、准基本要求: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确、完整、规范 沟通内容沟通内容 沟通方式沟通方式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选择权知情权、选择权 2、保护性医疗措施、保护性医疗措施 3、保护患者隐私、保护患者隐私 4、沟通时要实事求是、科学、准确,沟通时要实事求是、科学、准确,深入浅出,让患者听懂。充分倾听患者深入浅出,让患者听懂。充分倾听患者意见,耐心回答患者咨询意见,耐
33、心回答患者咨询 5、医院与各科室制定执行书面医院与各科室制定执行书面“知情同意知情同意”目录目录 6、有创检查治疗由施术者亲自参、有创检查治疗由施术者亲自参与沟通与沟通 7、对病情、治疗等出现争议时,、对病情、治疗等出现争议时,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取得一致意见,统医务人员应该尽量取得一致意见,统一由一个人与患者沟通,任何人不得一由一个人与患者沟通,任何人不得将争议泄露给患者将争议泄露给患者 8、知情同意书一定要规范、完整,、知情同意书一定要规范、完整,并于病程记录中摘要记录并于病程记录中摘要记录 9、若非患者本人签字,必须先办、若非患者本人签字,必须先办签字授权委托书,而且要规范书写签字授权委托书,而且要规范书写医疗核心制度的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与监管执行与监管认真认真学习学习 科主任、护士长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科主任、护士长首先应该认真学习,熟知掌握,模范执行熟知掌握,模范执行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自觉执行核心制度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自觉执行核心制度 加大监管力度加大监管力度 科室监管科室监管 院方监管:环节监管院方监管:环节监管 终末监管终末监管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