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 教师版).docx
《【精编版】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 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版】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 教师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教师版)学生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孔戮,字君严,擢进士第。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条上四事:一多冗 官,二吏不奉法,三百姓田不尽垦,四山泽榷酷为州县弊。宪宗异其言。明州岁 贡淡菜蛆蛤之属,贱以为自海抵京师,道路役凡四十三万人,奏罢之。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日:“尝论罢蛆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 往,为朕求之。”度以栽对,即拜岭南节度使。南方鬻口为货,掠人为奴婢,戮 峻为之禁。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戳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不敢犯士之斥南不能北 归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蕃舶泊步有下碇税,始 至有阅货宴,所饷犀琲,下
2、及仆隶,狱禁绝,无所求索。旧制,海商死者,官籍 其资,满三月无妻子诣府,那么没入。数以海道岁一往复,苟有验者不为限,悉推 与。自贞元中,黄洞诸蛮叛,久不平。容、桂二管利虏掠,幸有功,乃请合兵讨 之。教固言不可,帝不听,大发江、湖兵,会二管入讨。士被瘴毒死者不胜计, 安南乘之,杀都护李象古,而桂管裴行立、容管阳旻皆无功,忧死;专制不邀一 旦功,交、广晏然大治。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雅善韩愈, 谓曰:“公尚壮,上三留,何去之果? ”戮曰:“吾岂要君者?吾年,一宜去;吾 为左丞,不能进退郎官,二宜去。”愈曰:“公无留资,何恃而归? ”曰:“吾负二 宜去,尚奚顾子言?
3、”愈嗟叹,即上疏言:“臣与默同在南省,数与教相见,其为 人,守节清苦,论议正平。年七十,筋力耳目未丧,忧国忘家,用意至到。如我 辈,在朝不过三数人,陛下不宜苟顺其求,不留自助也。礼:大夫七十致仕, 假设不得谢,那么赐之几杖 安车,不必七十尽许致仕。今戮据礼求退,陛下假设不听 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不报。卒,年七十三。赠兵部尚书,谥曰贞。(节选自新唐书).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钺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不敢犯/士之斥南不能北归 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B.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投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
4、不敢犯/士之斥南不能北归 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C.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投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不敢犯/士之斥南不能北归 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D.亲吏得婴儿于道/收育之/戮论以死/由是闾里相约不敢犯/士之斥南不能北归 与有罪之后百余族/才可用/用之/禀无告者/女子为嫁遣之10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五岭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 分水岭。B.都护,古代在边疆地区设立的官职,唐有安西、北庭等六大都护,文中指 安东都护。C.南省,唐代三省均在皇宫之南,而
5、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 之为南省。D.几杖,指坐几和手杖,都是老者所用,代常用来作敬老之物,亦用以借指 老人。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对于该不该出兵守卫长江北岸的郑城这一问题,陶侃认为派兵守卫郑城对 长江以南没有太大好处,羯寇占据也没有太大的好处。B .庾亮镇守武昌时派遣人守都城,引起了赵王石虎的憎恶,派五万兵攻打都 城。而庾亮认为都城城池坚固,没有迅速派兵增援。C.庾亮正上奏打算把镇所迁至石城,听到郑城失陷的消息,请求自行贬官三 等,暂时代理安西将军,朝廷诏令他官复原位。D.庾亮去世后,朝廷赐予南邵太守庾翼符节,让他代替庾亮镇守武昌,当时 有
6、人怀疑庾翼年轻,没有能力继承他哥哥的事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翼悉心为治,戎政严明。数年之间,公私充实,人皆称其才。(2 )假设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14 .王述反对庾翼“移镇乐乡”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分析。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 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 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J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 ” 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 而不肯行
7、。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 也? 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 以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唐日:“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 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日:“卿明知功之不如武 安君欤? ”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曰:“应侯不如文信侯 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 ”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 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 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
8、行有日 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不闻 张唐之相燕与? ”日:“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 欺燕也。秦、燕不相欺,那么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 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 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10.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B.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
9、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C.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D.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 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11 .以下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少庶子,战国时指年轻的家臣,这一职位与甘罗的年龄非常相称。B.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只有十二岁,年龄尚小,所以张唐以此称之。C.具币,文中指准备盘缠,其中“具呜现在开具证明”的具意思相同。D.郊迎,指古代出城迎接宾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以此说明对来访者的
10、尊敬。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信侯为了伐赵,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最终使燕太子丹入秦做了人质,以 此稳定了秦燕的关系,为将来联合燕国一起伐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B.张唐婉拒了文信侯令他去做燕相的请求,这让文信侯颇感不快,此时甘罗冒死 表示愿意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怀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建议。C.甘罗虽然年幼,但他面对张唐沉着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拟,抛出一连串 的问题,以武安君被文应侯绞死的结局为警示,最后成功说服张唐。D.甘罗在张唐容许入燕为相之后,又前往赵国进行游说。甘罗告诉赵王,秦燕相 亲对赵国不利,并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容
11、许。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4分)(2)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4分).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 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 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 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 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
12、 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 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 平城,时奇谪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孝武即位, 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其后深惟 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 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翰海,虏名王、贵 人以百数。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今单于归义怀款 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奈 何距以辞,开将来之隙?
13、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 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 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 假设未然之时也。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为康居、乌孙 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 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遇边萌之祸! ”书奏,天子寤 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雄帛五十匹,黄金十斤。元寿二年, 单于来朝,上舍之于上林苑蒲陶宫。(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4、(3分)A.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 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B.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 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C.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 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D.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 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10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B.五帝,上古时代中国的五位部落首领,为后人所歌颂。C.封狼居胥,封
15、,祭地,指在狼居胥山祭地,后用来指建立显赫功绩。D.都护,官名,即“总监护”之意。汉宣帝时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1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有人以从黄龙、竟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朝见,中原就会发生大变故为 由来阻止匈奴行朝见天子之礼一事,立刻遭到了扬雄上书驳斥。B.扬雄以秦始皇不敢窥伺西河,只好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来防范匈奴的事例,劝说 皇帝不能因不接受匈奴单于朝见与匈奴之间产生嫌隙猜忌。C.汉代皇帝开拓了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家,不仅是防范 康居、乌孙越过白龙堆沙漠而进犯西部边境,更是控制匈奴。D.扬雄上书使皇帝醒悟,于是皇帝召回
16、匈奴使者,容许了匈奴单于来长安朝见之 事,并赏赐给扬雄布帛和黄金,同年单于来到长安朝见天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奇谪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2)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假设未然之时也。14 .扬雄奏章中“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 目的是什么?(3分)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显德三年,正月,庚子,帝下诏亲征淮南。李毂攻寿州,久不克。唐刘彦贞 引兵救之,以战舰数百艘趣正阳。李毂畏之,退保正阳。帝至陈州,亟遣李重进 引兵趣淮上。刘彦贞素骄贵,无才略,不习兵,所历藩镇,专为贪暴,积财
17、巨亿, 以赂权要,由是魏岑等争誉之,故周师至,唐主首用之。闻李毅退,喜,引兵直 抵正阳,旌旗辎重数百里。李重进度淮,逆战于正阳东,大破之,斩彦贞。帝至 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聚为饿殍宜 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 唐兵万余人维舟于淮,营于涂山之下。庚申,帝命太祖皇 帝赵匡胤击之,太祖皇帝遣百余骑薄其营而伪遁,伏兵邀之,大败唐兵于涡口, 斩其都监何延锡等,夺战舰五十余艘。二月,戊辰,上命太祖皇帝倍道袭清流关。 皇甫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太祖皇帝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 太祖皇帝跃马麾兵涉水,直抵城下。晖曰:“人各为其主,愿容成列而战。”太祖 皇帝笑而许之。
18、晖整众而出,太祖皇帝拥马颈突陈而入,大呼曰:“吾止取皇甫 晖,他人非吾敌也!”手剑击晖,中脑,生擒之,遂克滁州。唐主使李德明、孙晟 言于上,请去帝号,割六州之地,仍岁输金帛百万以求罢兵。上以淮南之地已半 为周有,诸将捷奏日至,欲尽得江北之地,不许。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 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设栅不进。诸将欲击之,太祖皇帝曰:“彼设栅自固,惧 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假设往击之,那么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 必矣! ”居数日,唐出兵趣六合,太祖皇帝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 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周世宗征伐淮南).以下对文中画
19、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 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B.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 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C.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 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D.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 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10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藩镇,是唐朝中后期开始
20、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 B.辎重,是指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后扩用于社会方面。 C.六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六州泛指其中六州;亦指六个州郡。文中指前者。 D.岁输,指每年运送到京师或指定地点的贡赋,多为粮米、金帛等重要物资。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周世宗率兵攻打淮南,派李毂攻打寿州,久攻不下时,南唐援兵又至,周世 宗派李重进带兵渡过淮河在正阳东大破刘军CB.为了打败南唐敌军,赵匡胤巧设妙计,引诱敌兵来追,然后再用伏兵,在涡 口大败敌兵,斩杀敌将,夺得战舰。C.赵匡胤率兵进攻滁州,皇甫晖撤入城中,希望排成阵列再战,赵匡胤
21、笑着同 意,待其出城后,拥马冲入敌阵,生擒皇甫晖。D.唐军出兵赶往六合,赵匡胤带兵出击,大破唐军,杀敌接近五千,剩下的万 余人逃跑渡江,为争船又淹死很多,南唐精兵消耗殆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皇甫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太祖皇帝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 1除州。(2)上以淮南之地已半为周有,诸将捷奏日至,欲尽得江北之地,不许。14 .诸将想攻打南唐齐王李景达,太祖皇帝赵匡胤却不同意,为什么?请简要说 明。(3分)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理宗景定元年夏四月,蒙古以郝经为国信使来告即位,且征前日讲和之议, 蒙古王文统素忌郝经有重名,既请遣经复,
22、阴属李瑁潜师侵宋,欲侵手害经。或 谓经日:“文统叵测,盍以疾辞?”经日:“自南北构难,兵连祸结,斯亦久矣。 主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险,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 于锋镐之下,吾学为有用矣! ”遂行。秋七月,贾似道恐经至谋泄,拘蒙古使者郝经于真州。先是贾似道还朝,使 其客廖莹中辈撰福华编称颂鄂功,通国皆不知所谓和也。经上表有言日主上 即位之初先遣信使输平继好弭兵息民而贵朝置之舍馆绵历数岁置而不问是殆必 有横议之人将以贵朝误陛下者就令贵朝所举皆中,图维皆获,返旧京,奄山东, 取河朔,划白沟之界,上卢龙之塞,而本朝亦不失故物。且贵朝光有天下三百有 余年矣,举祖宗三百年之成烈,再为博
23、者之一掷,遂以干戈易玉帛,杀戮易民命, 战争易礼乐,窃为陛下不取。或稽留使人不为无故,亦宜明白指陈,不宜拣而弗 问。”不报。驿吏棘垣钥户,昼夜守逻,欲以动经,经不屈,但语其下日:”向受 命不进,我之罪也。一入宋境,死生进退听其在彼,屈身辱命,我终不能,汝等 不幸,同在患难,宜忍以待之。揆之天时人事,宋祚殆不远矣!”帝闻有北使,谓宰执日:“北朝使来,事体当议。”似道奏:“和出彼谋,岂 宜一切轻徇,傥以交邻国之道,当令入见。蒙古遣详问官崔明道、李全义诣淮 东制置司,访问经等所在,淮东制置李庭芝奏蒙古使者久留真州,亦为似道所格 不报。(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一百三十郝经之留).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
24、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主上即位之初/先遣信使输平继好/弭兵息民/而贵朝置之舍馆绵历数岁/ 置而不是殆必有横议之人/将以贵朝/误陛下者/B.主上即位之初/先遣信使/输平继好/弭兵息民/而贵朝置之舍馆绵历数岁 /置而不问/是殆必有横议之人/将以贵朝/误陛下者/C.主上即位之初/先遣信使输平继好/弭兵息民/而贵朝置之舍馆/绵历数岁 /置而不问/是殆必有横议之人/将以贵朝误陛下者/D.主上即位之初/先遣信使/输平继好/弭兵息民/而贵朝置之舍馆/绵历数 岁/置而不问/是殆必有横议之人/将以贵朝误陛下者/10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上表,文中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版 【精编版】高考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学生版 教师版 精编 高考 一轮 语文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学生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