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文言文练习苏教版高一必修一.docx
《必修一文言文练习苏教版高一必修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文言文练习苏教版高一必修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一文言文练习苏教版高一必修一必修一练习、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狭隘(ai)跋涉(bd)慰藉(ji。)麻痹大意(bi)B、槁暴(pfl)参省(xing)舟楫(j i)锲而不舍(qi6)C、沉溺(n i )句读(d 6 u)阿谀(y (1)六艺经传(zhu a n)D、蹉步(gu i )戕害(qi d ng)镂空(1 6 u)丰富多彩(c d i)2、以下句中“于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善假于物也C、不拘于时D、学于予3、以下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吾尝跋而望矣故愿望见太后金就砺那么利兵革非不坚利A、和相同,和相同B、和不同,和相
2、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相同,和不同4、以下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I)、吾尝终日而思矣5、以下句中“如”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纵一苇之所如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如怨如慕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6、对以下句子关系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顺承关系)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转折关系)C、日与其徒山高山,入森林,穷回溪。(递进关系)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记。(因果关 系)7、以下句中没有异读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句
3、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可汗大点兵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8、以下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吾从/而师之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阅读以下选文,完成相应题目。(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 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 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假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 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以下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木直中绳中:中间B、金就砺那么利就:靠近C、而闻者彰彰:清楚D、绝江河绝:横渡10、以下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B、糅以为轮,其曲中规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5、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 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 之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问之,那么日: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似也, 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彼与彼年相假设也,道相似也师道之不复B.犹且从师而问焉不耻相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复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可怪也欤12、以下巨资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市()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一
6、现在的很多人他们比圣人地 位低下已很多了。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一一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 放弃了,我没有看出他们的明达。C.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一一对于他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D.位卑那么足羞,官盛那么近谀一一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可 修;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谄媚。13、对“惑和那么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4分)(1)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 .于其身也,那么耻师焉,惑矣(3) .曰“师”曰“弟子”之云者,那么群聚而笑之(4)位卑那么足羞A. (1)(2)相同,(3 ) ( 4 )不同B. ( 1 ) ( 2 )不同,(3 ) ( 4 )相
7、同C. (1)(2)不同,(3)(4)不同D. ( 1 ) ( 2 )相同,(3 ) ( 4 )相同(3)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 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J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 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凝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 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 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触萨千里,旌旗蔽空,郦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余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一文言文练习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必修 文言文 练习 苏教版高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