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教案.docx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人教版-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比照、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 “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 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J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 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
2、(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 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二)课文第2. 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 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 反两方面比照论证,突出强调了 “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认了与论题相 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 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
3、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 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 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 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开展到 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 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眼力。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 行论证。所
4、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贿秦澳国入朝。)(2)层次分析。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 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一一历史教训。)问:“有如此之势
5、”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3)诵读练习并检查。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清楚(教师可以作示X诵读)。5 .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 一句有什么联系?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问:这样来比拟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 一 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6、: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 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 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遭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6 .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1)
7、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 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 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那么直 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 是为辽、西夏“积威之
8、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 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 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 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 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 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 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二(2)运用比拟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方式
9、同前。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拣秦”。苏洵说的“弊在路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 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 魏”的方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再讨论不同点。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那么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 败约,自相残杀一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 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哀的感情一一这是基本
10、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 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一一这是布局上的不同。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主旨)宋朝与西夏一一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国之下(二)补充史料。1 .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奏之欲无厌,本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史记苏秦列激载苏奏说韩宣王日:“大王事秦,奏必求某某、成皋。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那么无地以给之,不与那么弃前功而受后祸。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 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创矣2”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载:“安?王
11、元年,奏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泰温 以和。三年,奏技我四城,新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 予奏某某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素也。今王俊欲地者制全,使欲望者制地,魏 氏地不尽那么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阕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赵封奢为马服君。公元前260 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起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 赵军,抗四十五万人。公元前257年, 周赧王五个八年,秦兵围某某,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
12、军于某某城下,秦罢兵。公 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扈,斩首十万,同年十月,桓复攻 赵,赵以李牧 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奏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系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3 .后奏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部,一军自某某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公元 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某某,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以上两条见算伯赞主编中外 历史年表).牧以谗诛,某某为郡。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苗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帮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 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恩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13、,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德忠赵,大破之,尽定 取赵地,获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如某某。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 虏王嘉,赵亡。(三)译文。六国的被攻破而(导致)灭亡,不是由于兵器不锋利,作战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 (自己的)实力就要亏损,这是亡国的途径。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难道都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 是: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是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的。(没有贿赂的国家)由于失去强大的 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所以说弊端在于贿赂秦国。秦国除了用攻战取得
14、的(地盘)之外,(还得到许多土地)小那么得到邑镇,大那么得到城池。比拟一下 秦国(由于六国行贿而)得到的地盘,与战争取胜得到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将多到百倍;六国(由于贿 赂秦国而)失去的地盘,比他们由于战败而失去的地盘,它的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那么,奏国最向往 的,诸侯最怕的,从根本上说,就不由战争决定了。想想他们的祖先,暴身于霜露之中,披荆斩棘,才得 到很少的土地。(他们的)子 孙却不爱惜,拿来就送给别人,如同抛弃小草一般,今天割让五座城池,明 天割让十座城池,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第二天)起来看看四周的边境,秦兵又到(那里)了。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贪暴的秦国的欲望
15、却是没有满足的,奉送得愈是频繁,(秦国)的 侵犯也就愈是厉害。所以,不须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那么,开展到颠覆的结局, 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古人说:“用土地来事奉秦国,如同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不断,火就不灭J 这话是说对了。齐国未曾贿赂秦国,终于随着五国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 原故,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难免要灭亡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开始还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坚守国土, 行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能后灭亡,这是用兵(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以 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加速了祸患的来临。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作战
16、,两次失败而 三次胜利。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等到李牧由于谄言而被杀,某某才成为秦国 的郡邑,可惜他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天下)将近结束的时 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因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假使当初(韩、魏、 楚)三国能够爱惜各自的国土,齐人不归服秦国,(燕国的)刺客不起身赴秦,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那 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从六国方面说)应当能够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 可以确定的。哎!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以事奉秦国的诚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大家) 合力向西进军
17、,那么,我恐怕秦国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可悲呀!有如此强大的国势,却被秦国的一贯暴 力所挟制,一天天地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的道路)。(所以)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敌人)蓄 积起来的威势所挟持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然而还有能够不(靠)贿赂而战胜秦国的 趋势。如果凭着这么大的天下,却(去)蹈袭六国灭亡的旧事,这样(治国者的胆略和智慧就)一又在六 国之下了!赵三国不赔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 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 不赂秦:这两国都能
18、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 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沫,用武不终,因而“某某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 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 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 “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否认了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防止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 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 2. 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六国论 教案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