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3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括表达制取氧气两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用品、过程、实验现象、原理、考前须知等。2概述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3运用分解反响的概念,鉴别反响的类型。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5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6练习连接仪器的根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3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
2、教学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和操作方法。2分解反响的概念。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和操作方法。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用品:试管、药匙、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区分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3、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思考、答复以下问题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考查【引入】氧气具有许多用途,那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倾听引入新课【讲解】实验室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2.3 制取 氧气 第一 课时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