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原则及技术特点.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原则及技术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修订原则及技术特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修订原那么及技术特点程 昂 卢建康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 6 1 0 0 3 1 作者简介:程昂,1963年出生,男,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测绘分院副总工程师; 卢建康,1962年出生,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测绘分院总工程师。 摘要:研究目的:1999年颁发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而且其中某些条款还限制一些先进技术的推广,为此对其进行修订。就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技术。 研究结论:以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2、,对新修订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新增加的工程控制网体系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GPSRTK中线测量、地形测量、航测法测绘路基横断面,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山区进行三等高程控制测量等测量新技术在铁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建铁路;测量标准;技术特点 Revise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de for the Engineering Survey forNew Railway CHENG Ang,LU Jiankang(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Chen
3、gdu,Sichuan610031,China)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s: The Code for the Engineering Survey for New Railway issued in 1999 has not fit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because some provisions in this code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So it is urgent to revise the co
4、de This paper give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vised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y in railway engineering survey Research conclusions:According to the survey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ree control network into one net for new railway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e
5、scribes the control network system newly added in the revised code for new railway engineering survey and gives the introductions to applications of GPS RTK center line survey,terrain survey and aerial surveying method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cross-section of subgrade and application of optoel
6、ectronic ranging and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ethod in tri-vertical control survey in mountainous area for railway construction Keywords:newly built railway;survey standard;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随着铁路建设新高潮的到来,不仅铁路里程快速增加,而且列车运行速度和标准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对列车运行的高可靠性、乘车的舒适度、轨道平顺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轨道平顺性是基于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体系为根底的,
7、因而需要制定对应的测量标准和标准。另一方面,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开展,GPS定位技术、全站仪、电子水准仪、航测遥感技术的推广使用,现行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1010199)(以下简称:?测量标准?)不但不能完全适应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而且其中一些条款还限制着某些先进技术的推广。 为了在铁路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GPS定位技术、全站仪、电子水准仪、航测遥感等先进技术,提高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效率,在?测量标准?修订工作中,力图更新和改变传统的标准的束缚,结合目前我国铁路建设的特点,用先进的测绘技术和作业模式来提高铁路工程测量质量和效率。 1修订原那么 根据铁建设函200584号文?关于印发20
8、0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对?测量标准?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工作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开展,从新建铁路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要求出发,在总结工程测量实践经验的根底上,吸收近年来开展的工程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删除不适用的局部内容进行修订。遵循的主要原那么为: (1)从新建铁路勘测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要求出发,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测绘技术的开展状况,树立“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2)根据新建铁路路基、桥涵、隧道、站场、轨道等工程勘测、施工的精度要求,确定根本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 (3)结合现代测绘技术的开展,总结近年来工程测量的实践经验,吸收相关工程测量新技术,制
9、定出适合目前铁路建设要求的测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4)力求修订的测量标准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能促进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提高工程测量的质量和效率。 (5)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其它行业标准进行修订。 2主要修订内容 修订?测量标准?是为了统一新建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满足铁路工程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阶段开展的要求。 21 标准适用范围 修订的?测量标准?的适用范围定义为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较?测量标准?规定的线路、隧道、桥涵等工程的测量更细化。随着铁路建设的迅速开展,以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划分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从普速的120kmh、200kmh的客货共线,到3
10、50kmh的客运专线,对轨道平顺度的要求因列车行车速度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与已发布的的工程测量系统的要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测量标准中要包含全部新建铁路的工程测量内容,是非常困难的。为此,经过几次专家的评审和审定,最终确定修订的?测量标准?适用范围为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及以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200kmh以上的新建铁路工程测量那么由新编的?高速铁路测量标准?涵盖。 22 标准结构的变化 修订的?测量标准?与?测量标准?在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强调了控制测量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内容作为独立章节。把线路、桥梁、隧道有关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1、都集中到第3章平面控制测量和第4章高程控制测量中。这样使得整个铁路建设工程中的各种控制测量根本表达在统一的控制测量体系中。根据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需要,将构筑物变形测量集中为一章。修订的?测量标准?共分8章,主要内容为:总那么、术语和符号、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线路测量、隧道测量、桥涵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另有4个附录。 23 “三网合一的测量理念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运营维护控制网。工程测量3个阶段的控制网简称“三网。由于过去我国铁路建设的速度目标值较低,对轨道平顺性的要求不高,在勘测、施工中没有要求建立一套适
12、应于勘测、施工、运营维护的完整的控制测量系统。各级控制网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是以满足线下工程的施工控制要求而制定,没有考虑轨道施工和运营对测量控制网的精度要求,造成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运营维护控制网的系统、基准、精度不统一,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坐标系统。不仅造成了较大的浪费,而且使铁路工程没有完整统一的坐标控制体系,给工程施工、运营维护及改造带来极大的不便,有时甚至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这一传统的工程测量方法已不能适应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为保证控制网测量成果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3个阶段测量的需求,要求勘测、施工、运营维护3个阶段的平面、高程控制测量必须采用统一的基准。即勘测控制网、
13、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均采用CPI为根底建立平面控制网,首级高程控制网水准基点为根底高程控制网,简称为“三网合一。“三网合一的理念最先是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确定的,通过铁路各勘测设计单位在多条铁路客运专线上的实践,在工程勘测、施工、竣工和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只有建立统一的基准,才能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使测量数据得到统一和协调,和有利于测量数据的检测与共享。 24 平面控制测量分级布网的布设原那么 随着GPS定位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的开展,在工程测量中已广泛采用坐标定位法进行施工。修订的?测量标准?把原定测中线控制桩作为联系铁路勘测设计与施工的线路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修改为
14、以平面控制网作为新建铁路设计与施工平面测量控制基准。为了保证使采用坐标定位法进行施工测量的精度满足线下施工和轨道施工的要求,本次修订参照了目前客运专线控制测量的成功经验,从建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体系的理念出发,规定线路平面控制网采用CPI、CPII、CPIII分级布网。 25 平面坐标系统投影长度变形 本次修订中提出了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统宜满足投影长度变形值25mmkm的要求。而?测量标准?中规定“新建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投影。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3度带投影存在较大的边长投影变形,在投影带边缘的高斯投影变形值到达340mmkm时,在海拔2000m处
15、高程的投影变形值到达312mmkm。其边长投影变形值已远远超过新建铁路采用坐标法测量定位的精度要求,不利于应用GPSRTK、全站仪等新技术采用坐标定位法进行勘测和施工放线。采用坐标测量定位法进行施工测量时,要求由坐标反算的边长值与现场实测值应尽量一致。满足投影引起的长度变形值25mmkm是选择平面坐标系统的前提条件。每千米长度变形为25mm时,相对中误差为140000,长度变形可以满足大局部工程施工放样测量精度不低于120000的要求。这一要求也是我国各行业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根本原那么。因此,修订的?测量标准?中规定,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边长投影变形值宜25mmkm,以满足勘测设计和施工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新建 铁路工程 测量 规范 修订 原则 技术 特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