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
《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本试卷共 10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小题,共 24 分。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题。材料一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 ,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
2、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 81 厘米、厚只有 03 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徵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3、的历史追问。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 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 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 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等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C文物热反
4、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甫一开始: “甫”读作 p 意思是“刚刚”B告罄: “罄”读作 qng 意思是“尽”C乏人问津: “津”读作 jn 意思是“路”-_D憨态可掬: “掬”读作j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1A2B【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试题分析: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A 项字音错, “甫”应读作 f。C 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 “津
5、”的意思是“渡口” , “乏人问津”的意思是很少有人过问。D 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 “掬”的意思是“用两手捧” 。 “憨态可掬”形容憨态十分明显,好像可以用手捧住一样,多形容动物或人形态天真可爱、单纯的样子。【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材料二材料二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 。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
6、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 ,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 “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 1981 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
7、故事创作了九色鹿 。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 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 APP 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 APP,琵琶-_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
8、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 ,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 ,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 VR 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头来,你会发现博
9、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 分)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 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B十年窗下
10、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3B4D5D【解析】3试题分析:B 项“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文中没有依据。【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4试题分析:身临其境: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材料二最后一段说“虚拟现实技术(VR)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 ,然后以游客观看兵马俑为例,说明 VR 技术可以使游客仿佛自己化作了兵马俑,置身其中得到真实的感受,用“身临其境”恰当。-_【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考点定位】
1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材料三材料三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 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 ,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
12、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 30 多万人次,2014 年已增长到 81 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
13、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时缩短至 70 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 6000 人次。(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
14、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_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 分)【答案】6C7A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
15、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物活起来”的含义,解答时就需要通读三则材料,分别找到“文物活起来” (或与“文物活起来”相类似的表述)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筛选出能解释“文物活起来”的内容,然后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分析作用,要在通读三则材料的基础上,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找出能体现“文物活起来”作用的内容,分点概括即可。因为三则材料都属于总分式结构,所以答案信息多集中在材料的首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23 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题。秦废封建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
17、,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_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
18、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交换 10下列各组语
19、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 分)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请立诸子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 分)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_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
20、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14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5 分)【答案】9D10C11B12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
21、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13D14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1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要结合原文,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大致语意是否正确,二要将翻译过来的句子与文言中的原句仔细对比,看是否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歪曲文意等错误。B 项中“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2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
22、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重点词语有“为” “失时” “已” “篡弑”等。【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13试题分析:D 项“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不当,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_并无过多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4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故柳宗元曰”可知,前面的分析,即柳宗元说这句话的依据,也是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而前面的内容即汉高帝和张子房分封诸侯王的事情。考生可概括表达为: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
23、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18 分。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8 题。题。晓行巴峡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释:【1】树杪:树梢。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高 北京 语文试题 解析 正式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