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以下小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不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1 .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是,从题材上看都是。2 .这两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结合诗句分析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 点?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咏鹰(清)陈维杰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孤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释】匚陈维岚:清代词人、骈文作家,身世飘零,游
2、食四方。口堵:座,这里指山。口 风低:写鹰乘风低掠。匚轩举:意气飞扬。3 .请为这首词选择恰当的词牌名()A.沁园春B.声声慢C.水调歌头D.醉落魄4 .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寒山几堵”是背景,既写出秋山之肃杀,乂以夸张突出山峦之高峻。A. “秋空一碧无今古”起着为前二句拉宽气势、扩大气氛的作用。B. “醉袒貂裘”引出酒醉想起鹰逐兽的地方,富有豪迈雄放又颇多洒脱的神态。C. “略记”一句是结上片,启承下片,由“鹰”化入人的镜头,即由物转为“我工.结合全词,分析“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两句中,作者是如何表达情 感的?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第1页共32页
3、 有物换星移、人世沧桑之感。52.后两句写“烟笼十里堤”的“台城柳”,深刻地揭示了这样的哲理: o 53.自然无情人有情,本诗流露出诗人 的伤感情绪。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卜.列小题。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元)白朴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缉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 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遥望石冢崂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 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发。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注金焦:金山,焦山。细宇:寺庙。铁瓮:北山前的一座古城。石冢:东晋高 官王的参军郭璞之墓,在金山下。龙荒:荒漠之地。郭璞曾有“桑梓其翦为
4、龙荒”之叹。 54.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念奴娇属于慢词。B.从题材看是怀古之作。C.题中“坡仙”即苏轼。D.本词的押韵并不规范。55.以下对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落日”“残”渲染苍茫荒凉的气氛,寄寓历史沧桑感。B.以“几点”状沙鸥之小,以沙鸥反衬雪地的茫茫一片。C. “天宝人杰”化用古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语。D.下阕运用典故,借郭璞的预言来慨叹生灵涂炭的历史。56 .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 沸浪骇奔
5、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嵯。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 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注释:八公山:洲水流经这里,在此曾发生泗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攻 打东晋,东晋丞相谢安(号东山)命其弟谢石、侄谢玄率兵应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第10页共32页 叶梦得:南宋词人,主战派,此词写于他被主和派排挤出朝期间。桓筝:谢安晚年被晋孝 武帝疏远,一次陪帝饮酒时,其旧部桓伊弹筝助兴,唱怨歌行,谢安闻之流泪,武帝也 面有愧色。57 .以下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登高远眺所见之景,暗含故都风景依
6、旧而人事已非的感慨。B. “想乌衣年少”一句中的“想”字所领起的七句,追忆了当年观水之战的情景。C. “沸浪骇奔鲸”一句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谢家子弟所率东晋部队的夺人气势。D. “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两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再的慨叹。58 .这首词结尾处用了谢安晚年的典故,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9 .叶梦得的这首词颇具豪放之风,决然不同于婉约派词人柳永的代表作八声廿州(对 潇潇暮雨洒江天)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如景物描写、人物形象刻画、情感抒发等),对这首 词的豪放风格加以赏析。参考答案:1.七言绝句怀古诗2.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
7、 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 的规律不可违背。【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分类的把握能力。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每首都是四句诗,属于绝句,每句诗都是七个字,属于七言诗,所以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从题材上看,两首诗的题目都和乌江亭有关,都是通过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项羽的评价来抒 发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都属于怀古诗。2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的把握能力。题乌江亭的首句就直接说到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 的问题。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
8、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 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所以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 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 东山再起。乌江亭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说明上百次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 从而导致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而“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说到虽然第11页共32页 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所以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的 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3 . D. A4 .“人间”句写人间尚有很多恶
9、人、小人,在侵凌着正义和善良,所以“我”立志要像雄鹰搏 击狐兔一样,去惩奸除弊,表现出作者嫉恶如仇,侧面流露出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人生理想。“此际”句,直接表达出对鹰的喜爱,但“思的也是建功立业的才智之士,也是作者自己,借 物抒怀,侧面流露出想被英主贤大臣赏识、成认,从而得以一展大才,有所建树。【解析】3.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此题考查词牌知识,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 节奏与音律。分析本词,双调五十七字,仄韵,符合醉落魄词牌特点。应选D。4 .此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夸张”错,“寒山
10、几堵”堵,量词,座,这里指山。没有使用夸张修辞。应选A。5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人间多少闲狐兔”,闲狐兔其实是奸佞小人、恶人的代称。因为人间尚有很多的恶人、小 人,在侵凌着正义和善良,所以“我寝食难安,立志要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去惩奸除弊, 还人间以公道。此句从侧面表达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是直抒胸臆,月黑沙黄,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 是特别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样搏击于寥廓的天宇。着一“偏”字,可见出此人对鹰的喜爱。 “此际偏思汝”有言外意,“思汝”,即“此际谁知我”,思的是鹰,思的是建功立业的才智之士, 其实也
11、是思作者自己,这种思”也是作者的自我追求的表陈,寻求的思念的是被英主贤大臣 的认识、赏识、成认,侧面流露出渴望被赏识,从而得以一展人才,有所建树。6 . 曲牌词牌第12页共32页7 . C.作者游湖,“写新诗吊古“,游苏堤寻芳林、断析畔沽酒,表达了作者要像古人一样纵情 山水;记林逋、要同这隐士一醉,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6.此题考查学生了解、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正宫】为宫调,醉太平为曲牌,“柳梢青”为词牌,“西湖”为题目。7 .此题考查学生比较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正宫】醉太平描写了作者与朋友们逛西湖的情景,“苏堤”“断桥孤山表现了他的 兴趣并不在歌吹热闹而偏向于怀占的幽
12、情。最后以林逋自况、写景作结,神情毕现,表达了 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的情怀,而非“赏玩西湖兴致盎然 应选C。8 .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情感的能力。“写新诗吊古”交代了作者与朋友游西湖的目的苏堤堤上寻芳树,断桥桥畔沽酬醵是说在 苏堤上赏看芳花林树,在断桥桥边买来老酒”,游苏堤寻芳林、断桥畔沽酒,表达了作者要 像古人一样纵情山水;“孤山山下醉林逋的意思是“在孤山山下像林逋一般醉他个迷迷糊糊。遍身上洒满片片梨花 滴滴暮雨”,林逋是宋初著名隐士,以爱梅著称,隐居于西湖孤山。词人记林逋,要同这隐 士一醉,实际是寄托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9 .咏史诗.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H
13、.慨叹自己居庙堂之高而不能被重用。【解析】9.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两首诗歌,题目相同,体例相近。都是咏怀贾谊其人,属于咏史诗。10 .此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由“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知,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 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这俩句突然急转,和前两句描写情景完全不一样,文帝如此虚心垂询, 推崇赞叹,实际上只是追问鬼神的本原问题,可以说是空谈至夜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 里通过强烈的比照,撕破了统治者丑恶的面纱,揭示了它们在“求贤过程中的真实面目。李 商隐认为贾生治国安邦的才学得不到施展。由“一时课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可知,贾谊
14、所献的“课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 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王安石认为贾生并未受到君王的薄待。11 .此题考杳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思是: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第13页共32页 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咏史 是为了讽今,贾谊收到重用自是他的幸事,诗人很容易联系自身,自己也身居高位,但“古 来何啻万公卿“,自己却没有贾谊幸运,慨叹自己居庙堂之高而不能被重用。12 . C. D13 .这两首都是览古之作,都表达今昔盛衰之感,却同中有异。越中览占先极力渲染昔 日之繁华,与结句所写今日之荒凉
15、构成强烈的比照,发人深思;苏台览古着重写今日之 荒凉,荒凉所折射出的人事变化、兴废无常与旧苑荒台中自然景物的今古常新形成鲜明比照, 意味深长。越中览占到结句急转,而苏台览古转在第三句。这表现出了作者变化多 端的艺术技巧,很有感染力。【解析】12.此题考杳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体裁上,这两首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咏史怀古诗。A.体裁是七言律诗,题材是咏史怀古诗:B.体裁是五言绝句,题材是写景抒情诗;C.体裁是七言律诗,题材是写景抒情诗;D.体裁是七言律诗,题材是咏史怀古诗。差距最大的是C项。应选C。13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越中览古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比
16、照,表现人事变化和盛衰无常的主题,尾句 写几只鹏鸿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假设无人的飞来飞去的画面,把盛衰的感慨蕴含其中, 风格含蓄蕴藉。苏台览古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 实,表达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前两句写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后两句那么是借西 江明月由今溯古,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风格含蓄蕴藉。应选D。14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题及写作技巧的能力。这两首都是览古之作,越中览古通过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的比照,表现人事变化和 盛衰无常的主题。苏台览古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 王已无处寻觅的
17、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两诗主题一致。但写法不完全相同。越中览古二、三两句是诗人在越国历史画卷中有意摄取的两个镜头,浓缩了越国称霸一 方后的繁盛、威风,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尾句写几只鹏鸿第14页共32页 在荒草蔓生的故都废墟上旁假设无人的飞来飞去,与前面两句形成比照,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 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览占前两句写诗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后两句那么是借西江明月由今溯占。全诗着重 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杨柳新”“不胜春”写出当下的春景,勾引起诗人的无限 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 中的
18、长夜之饮,都早已远去,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 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所以其 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越中览古到结句急转,而苏台览占转在第三句。这表现出了作者变化多端的艺术技 巧,很有感染力。15 . B. D17.阮诗咏史,重在记叙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描写荆轲的威武形象以及相送之人的赞叹, 借此抒发对荆轲英雄之举的缅怀;左诗咏史,虽然描写了荆轲和高渐离酒酣高歌的片段,赞美荆轲的高傲气概,但重在议论, 针对西晋社会现实发出不平之鸣,对贵者藐视,对贱者礼赞,批评门阀世族对下层人才的戕 害。同用一故事,但用意有别,阮籍在
19、乱世中追慕英雄;左思在压抑社会中,礼赞低贱者,渴求 施展抱负。【解析】15.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两首作品均为古体诗。不符合ACD (“诗余”属于词)的体裁。 应选B。16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两首诗均使用了对偶和比喻,音韵和谐琅琅上II,生动形象,但无铺陈(铺开来写,极尽渲 染之能事)修辞,只是用五言句式精炼简洁质朴无华。应选D。17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特色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1)前两句“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写太子丹对待荆轲的态度是喜爱善,可见荆轲 性格是“骁勇善战”勇,身份地位是尊重的一上宾;三、四句”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写荆轲勇于
20、担当,去执行刺秦王的重任,制定了计策一 图里藏着匕首,不远千里勇敢坚定义无反顾;五、六句“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写抱着必死之心意(视死如归),表达于“素车”(凶、 丧事所用之车),交待了送行地点一在易水岸边。第15页共32页 七、八句”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展示了送别场面,渐离击筑荆轲悲歌,依依不舍的哭 声感动了路人,可谓悲壮伤感。结尾两句“举坐同在嗟,叹气假设青云”写送别之人知晓这一去凶多吉少,大家都禁不住泪落感 慨,为英雄志士这一去不复返而深深叹惋哀伤,使用“青云”这一比喻,生动形象,赞扬了荆 轲高贵的人格魅力。可见阮诗咏史,重在记叙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描写荆轲的威武形象以及相送之人
21、的赞叹, 借此抒发对荆轲英雄之举的缅怀。(2)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写荆轲和高渐离临别饮酒,并击筑高歌,饮酒尽兴自是助 长了不可遏制的英雄意气。“哀歌和渐离,谓假设傍无人“,高渐离击筑,荆轲以哀歌应和,情之所至无拘无束旁假设无人。 左诗咏史,虽然描写了荆轲和高渐离泗酣高歌的片段,赞美荆轲的高傲气概,但重在议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写自己虽然没有荆轲那样的壮士气节,但节操也是不同世俗的,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清高孤傲蔑视权贵,针对西晋社会现实发出不平之鸣,“贵者 虽自贵,视之假设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假设干钧”,对贵者藐视,对贱者礼赞,批评门阀世 族对下层人才的戕害。可见
22、两首诗虽然同用一故事,但用意有别,阮籍在乱世中追慕英雄,属于就英雄之事赞英雄 之气;左思在压抑社会中,借助荆轲之人、之事、之节来礼赞低贱者,抒发自己渴求施展抱 负的情怀。18. DD20.观点推陈出新。传统认识上,人们都是否认隋炀帝,认为开挖运河,劳民伤财,屡次南 巡,奢侈无度,终遭灭亡。而本诗那么写出开挖运河的交通价值,一个“赖”字说明河运功能的 巨大。作者甚至用大禹治水之功来类比。关于赤壁之战,传统观点上,都充分肯定孙刘联合的战略,称赞周瑜和孔明巧借东风的智慧 形象,而本诗那么反弹琵琶,指出如果周郎没有这个天时之便,结果必然相反。用“锁二乔” 来揭示其失败的恶果。由此看来,两首诗都能辩证地
23、多角度地认识史实,善于在史实中挖掘新的思想意义来启迪后 人,充分表达了咏史诗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特点。【解析】18.此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依据“汴河怀古”中的“波”和“多”所押的韵一致,以及“赤壁”中的“朝”和“乔”所押的韵一致, 由此可知,这两首诗属于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而格律诗是唐代以后才有的; 另外,依据“汴河怀古”中的“尽道隋亡”可知,这首诗应在隋朝以后,依据“赤壁”中“周郎”“二 乔”等内容可知,这首诗应写于三国以后。第16页共32页 综合以上分析,这两首诗应产生于唐朝。应选D。19.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依据第一首诗的题目“汴河怀古”及诗歌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怀古 古代 诗歌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