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37129.docx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3712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呼吸系统37129.docx(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系统考试大纲系 统疾 病疾病的各个个方面一、呼吸系系统(一)慢性性阻塞性性肺疾病病(COOPD)(1)概述述(2)病病因和发发病机制制(3)病病理生理理(4)临临床表现现、病程程分期(55)辅助助检查(66)诊断断与严重重程度分分级、鉴鉴别诊断断(7)并并发症(88)治疗疗和预防防(二)肺动动脉高压压与肺源源性心脏脏病1.继发性性肺动脉脉高压(1)流行行病学(22)病因因和发病病机制(33)临床床表现(44)诊断断与鉴别别诊断(55)治疗疗2.原发性性肺动脉脉高压(1)流行行病学(22)病因因和发病病机制(33)临床床表现(44)诊断断与鉴别别诊断(55)治疗疗3.肺源性性心脏病病(1)流
2、行行病学(22)病因因和发病病机制(33)临床床表现(44)诊断断与鉴别别诊断(55)治疗疗(三)支气气管哮喘喘(1)概念念(2)病病因和发发病机制制(3)临临床表现现(4)实实验室和和其他检检查(55)诊断断与鉴别别诊断(66)治疗疗与预防防(四)呼吸吸衰竭(1)概述述:概念念、分类类(2)病病因和发发病机制制(3)临临床表现现(4)实实验室和和其他检检查:重重点是血血气分析析及临床床意义(55)治疗疗(五)肺炎炎球菌肺肺炎(1)肺炎炎概述:病因学学分类;院内外外感染主主要病原原体(22)发病病机制(33)临床床表现(44)并发发症(55)实验验室和XX线检查查(6)诊诊断(77)鉴别别诊断
3、:金黄色色葡萄球球菌肺炎炎、肺炎炎杆菌肺肺炎、肺肺炎支原原体肺炎炎(8)治治疗(六)肺癌癌(1)病理理分类(22)临床床表现(33)检查查方法(44)诊断断方法与与鉴别诊诊断(55)治疗疗(七)支气气管扩张张(1)病因因(2)临临床表现现(3)实实验室和和其他检检查(44)诊断断与鉴别别诊断(55)治疗疗和预防防(八)肺结结核(1)临床床表现(22)临床床类型(33)实验验室和XX线检查查(4)诊诊断与鉴鉴别诊断断(5)治治疗(66)预防防(九)结核核性胸膜膜炎(1)临床床表现(22)实验验室和其其他检查查(3)诊诊断与鉴鉴别诊断断(4)治治疗(十)胸部部损伤(1)损伤伤性气胸胸诊断及及处理(
4、22)损伤伤性血胸胸诊断及及处理(33)肋骨骨骨折的的急救处处理(十一)脓脓胸(1)急性性脓胸诊诊断依据据(2)慢慢性脓胸胸治疗第一单元慢性支支气管炎炎和慢性性阻塞性性肺疾病病一、慢性支支气管炎炎(一一)病因因及发病病机制:目前认认为是感感染和非非感染性性多种因因素长期期综合作作用所致致。1.感感染:是是本病发发展的重重要因素素之一,即即加剧本本病的发发展。病病原主要要为细菌菌和病毒毒。细菌菌以流感感嗜血杆杆菌、肺肺炎链球球菌、甲甲型链球球菌和奈奈瑟球菌菌等为最最多见。前前两种细细菌可能能为本病病急性发发作的最最主要病病原菌。2.非感染性因素(1)吸烟: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1)粘膜:鳞状上皮化
5、生,纤毛运动减弱,吞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腺体肥大,粘液分泌;充血水肿,易继发感染。2)支气管痉挛。3)支气管净化能力减弱。(2)理化因素:职业性粉尘、大气污染、气候寒冷等。(3)其它:过敏反应、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遗传等。(二)临床表现、分型及分期1.临床表现:慢性起病、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2)体征:急性感染发作时,背部及肺底部出现散在的干湿啰音,喘息者可闻及哮鸣音。2.分型:单纯型、喘息型。3.分期(1)急性发作期:急性感染发作在1周内(2)慢性迁延期:症状迁延l个月以上(3)临床缓解期:症状轻微或基本消失,保持2个月以上。(三)并发症:阻塞性肺气
6、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四)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早期无异常,以后出现肺纹理增重、增粗、紊乱,肺气肿。2.呼吸功能检查:早期无异常,以后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3.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4.痰培养可能检出病原菌。(五)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凡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且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心、肺和其他疾患时,可做出诊断。2.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2)支气管扩张(3)肺结核(4)肺癌(六)治疗:采取防治结合措施1.戒烟:是首先而重要的措施之一。2.急性发作期:以控制感染为主,辅以祛痰、止咳、解痉、平喘。二、阻塞性肺气肿(一)概述
7、阻塞性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积增大,并伴有肺泡壁破坏。(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1)不清、多因素、协同作用。(2)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过敏等,其中吸烟是已知的最重要的因素。2.发病机制(1)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气道阻塞、肺组织弹性减弱。(2)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肺气肿:蛋白酶和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三)病理1.小叶中央型: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2.全小叶型: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3.混合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四)临床表现1.症
8、状:进行性呼吸困难。2.体征:肺气肿体征视诊:桶状胸;触诊:双肺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过清音,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心音遥远。(五)并发症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自发性气胸。3.慢性呼吸衰竭。(六)辅助检查1.肺功能检查:残气量(RV)增加、肺总量(TLC)增加、残气量/肺总量的比值(RV/TLC) 40%,对诊断肺气肿有重要意义。2.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两肺野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心脏悬垂狭长。(2)胸部CT检查:高分辨CT确定分型(非常规检查)。3.动脉血气分析:Pa02下降,PaC02升高,pH降低。(
9、七)诊断:综合分析1.基础病史。2.临床表现(症状、体征)。3.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残气量/肺总量的比值(RV/TLC) 40%;胸部X线检查:肺气肿表现;血气分析:Pa02下降。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二)病因1.外因:环境因素(1)吸烟。(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3)空气污染。(4)呼吸道感染。(5)社会经济地位。2.内因:个体易患因素(1)遗传。(2)气道高反应性。(3)肺发育、生长不良。(三)临床表现1.症状(1)呼吸困难:COPD的标志性症状。(2)咳嗽、咳痰:一
10、般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3)肺外表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2.体征:肺气肿体征、肺部感染体征。(四)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 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70%,可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五)诊断1.气流受限的依据: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 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 15h,氧流量12L/min,可降低肺动脉高压,预防和延缓肺心病的发生。(4)康复治疗:是稳定期重要的治疗手段,包
11、括呼吸生理治疗、肌肉训练、营养支持、精神治疗与教育等。2.急性加重期治疗(1)控制性氧疗:氧疗是COPD加重期患者住院的基础治疗,但有可能发生潜在的CO2潴留,氧疗30分钟后应复查动脉血气,以确认氧合是否满意而未引起CO2潴留或酸中毒。(2)抗生素:在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3)支气管舒张药。(4)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用药,一般疗程10-14天。(5)其它:机械通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等。(七)预防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COPD的重要措施。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
1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第二单元肺动脉脉高压与与肺源性性心脏病病一、概述肺动动脉高压压是一个个临床常常见病征征,可由由许多心心、肺血血管疾病病引起。诊诊断:目目前以海海平面静静息状态态下,肺肺动脉平平均压25mmmHgg,为显显性肺动动脉高压压;运动动时肺动动脉平均均压330mmmHg,为为隐性肺肺动脉高高压。根根据发病病原因分分为:原原发性和和继发性性肺动脉脉高压,后后者多于于前者,主主要是与与呼吸系系统相关关的继发发性肺动动脉高压压。慢性肺肺源性心心脏病(简简称慢性性肺心病病)是由由于支气气管-肺肺组织、肺肺血管或或胸廓的的慢性病病变所致致的肺组组织
13、结构构和/或或肺功能能异常,产产生肺血血管阻力力增加,肺肺动脉高高压,进进而引起起右心室室肥厚、扩扩大,伴伴或不伴伴右心衰衰竭的心心脏病。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以COPD最多见,8090%。(二)严重的胸廓畸形。(三)肺血管疾病:原发肺动脉高压、原发肺动脉血栓等。(四)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三、发病机制和病理(一)发病机制缺氧:肺动脉高压形成最主要因素(二)病理:1.肺部基础疾病病变:绝大多数为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及其并发的COPD。2.肺血管病变(1)构型重建: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增生肥大、管壁增厚。(2)肺小动脉炎症。(3)肺泡壁毛细血
14、管床破坏减少。(4)肺血管床受压。3.心脏病变:心脏重量增加、右心肥厚、右心室肌肉增厚、右室腔扩大。四、临床表现(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包括缓解期)1.症状:原发病表现即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 2.体征:(1)发绀。 (2)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啰音。(3)右心室肥大:P2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剑突下有明显收缩期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包括急性加重期):引起慢性肺心病失代偿的最常见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1.呼吸衰竭:(1)症状:意识障碍。(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2.心力衰竭:主要为右心衰竭表现。五、并发症(一)肺性脑病:由于呼
15、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二)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最常见呼吸性酸中毒。(三)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四)其他: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六、辅助检查(一)X线检查:1.原发病的X线特征:基础疾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的征象。2.肺动脉高压征象: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3mm。 3.右心室增大:心尖上凸。(二)心电图检查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表现(电轴右偏、RV1 +SV51.05mV)
16、。(三)超声心动图: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2.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四)血气分析: 1.当Pa0250mmHg时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2.酸碱失衡:最常见为呼吸性酸中毒,pH下降,PaC02升高。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五)其它: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肺功能检查;痰细菌学检查。七、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因: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2.肺动脉高压征象。3.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征象。(二)鉴别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3.扩张型心肌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执业 助理 医师 呼吸系统 371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