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写010各数。德国著名数学家克罗内克说:“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它数都是人造的。”孩子们小学阶段学习的1、2、3这些数,都是自然数。六年级总复习时,有个学生曾说:所谓自然数,就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数,比如1棵树、2块石头、3只鸟、4朵花等等。这个说法很好的解释了自然数的形成过程自然数是古代人民在计数中产生的,是从羊的只数、玉米的个数等等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个过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孩子们学习这一单元的过程,就是要把这几千几百年的历程浓缩成两个星期8课时
2、来完成,时间浓缩,过程浓缩,但该走的程序一步都不能少。第一步,从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数。数人数、数小树有多少棵、数小皮球有多少个等等,都是为了将数从具体实物的数量中抽象出来,并且学会数数,能“物”与“数”一一对应、手口一致。1,不仅表示1个手指头(我身上的),也可以表示1个太阳(遥远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 棵树(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1棵小草(很小的物体);既可以表示1个萝卜(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这一类物体的集合)等等。每认识一个数,都要从很多种类的相同数量的物体中抽象出这个数,否则,就有可能让孩子分不清3和4,或分不清5和6。此类情况,参见后文她为什么分不清3和4。第二步,把数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 上册 生活 中的 教学 设计 北师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