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798-2022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pdf
《DB33∕T 798-2022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T 798-2022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39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7982022 代替 DB33/T 7982010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BDB33/T 798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品种选择.1 品种.1 5.1 菌种.1 5.2 6 栽培基质.1 7 菌棒制作与培养.2 菌棒制作.2 7.1 培养管理.3 7.2 8 耳场管理.3 耳场准备.3
2、8.1 刺孔.4 8.2 排场.4 8.3 晒棒与转棒.4 8.4 9 出耳管理.4 幼耳期.4 9.1 成耳期.4 9.2 耳潮间隔期.4 9.3 10 采收与干制.5 采收.5 10.1 干制.5 10.2 11 病虫害综合防治.5 主要病虫害.5 11.1 防治原则.5 11.2 防治方法.5 11.3 12 生产档案.5 13 生产模式图.5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6 附录 B(资料性)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7 附录 C(资料性)黑木耳绿色生产模式图.8 DB33/T 7982022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3、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替代DB33/T 7982010桑枝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 798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 3,2010 年版 3);更改了产地环境(见 4,2010 年版 4);更改了品种选择(见 5.1,2010 年版 5.1);更改了栽培基质(见 6,2010 年版 6);更改了菌棒制作和培养管理的内容(见 7.1、7.2,2010 年版 7.1、7.2、7.3、7.4);更改了耳场准备的内容(见 8.1,2010 年版的 8.2);更改了菌棒刺孔和排场的内容(见 8.2、8.3,2010 年版 8.1、8.3);增加了晒
4、棒与转棒的内容(见 8.4);删除了耳场管理总则(见 2010 年版 8.4.1);更改了幼耳期、成耳期和耳潮间隔期管理的内容(见 9.1、9.2、9.3,2010 年版 8.4.2、8.4.3、8.4.4);更改了采收与干制的内容(见 10.1、10.2,2010 年版 10);更改了病虫害综合防治(见 11、附录 A,2010 年版 9);增加了生产档案和生产模式图的内容(见 12、见 13、附录 E);删除了黑木耳病虫害防治中部分国家禁止/停止使用的农药和质量等级和质量等级的内容(见2010 版附录 A、附录 B)。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5、。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庐和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吉玲、袁卫东、周小华、陈青、郑巧平、陆娜、陆中华、王伟科、闫静、李武、徐立军、朱建平、应学兵、路新彦。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代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 年首次发布为 DB33/T 798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3/T 7982022 1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基质、
6、菌棒制作与培养、耳场管理、出耳管理、采收与干制、包装、贮藏和运输、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生产档案等生产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绿色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6192 黑木耳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7、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 空气、水质等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5 品种选择 品种 5.1 宜选种性稳定、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并经省级以上品种认定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常用的有黑山、916、丽耳3号等品种。菌种 5.2 菌种应从具有菌种生产资质的单位购买,质量应符合GB 19169要求。6 栽培基质 DB33/T 7982022 2 主料宜选择杂木屑、桑枝屑和梨枝屑等,颗粒大小0.2 cm0.8 cm。辅料为麸皮、碳酸钙、石灰等,符合NY 5099的要求。7 菌棒制作与培养 菌棒制作 7.1 7.1.1 制作时
8、间 7月中下旬8月底制棒。7.1.2 工艺流程 备料(各种主辅料)干主料预湿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管理。7.1.3 预湿 在装袋前8小时12小时,干主料加水预湿,搅拌均匀。7.1.4 配料 根据配方中原料的按比例称重配料。建议配方为:a)杂木屑培养基:杂木屑 89%,麸皮 10%,石灰 1%,含水量 55%60%;b)桑枝屑培养基:杂木屑 40%,桑枝屑 51%,麸皮 8%,石灰 1%,含水量 55%60%;c)梨枝屑培养基:梨枝屑 91%,麸皮 8%,石灰 1%,含水量 55%60%。7.1.5 拌料 先把辅料混匀后再与预湿好的主料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3%55%,以手捏紧料再张开时
9、手掌心含有水渍不滴落为宜。7.1.6 装袋 选用规格为15 cm55 cm0.05 mm的聚乙烯筒袋。拌料后4小时5小时内完成装料,料棒松紧适宜,单个棒重(湿)应为1.5 kg1.7 kg,装袋后清理袋口并扎紧。使用高压灭菌时,料棒打1个循环透气口(直径0.5 cm),贴上专用透气胶片,并检查料棒(无磨损、刺破)。7.1.7 灭菌 料棒制作完成后,应及时采用常压或高压进行灭菌,料棒层叠式叠放于灭菌架上,一次灭菌的料棒数量宜控制在6 000棒10 000棒。常压灭菌时,中心料温需在4小时达到100,并保持16小时18小时;高压灭菌压力保持在0.1 MPa(121)时,灭菌2.5小时3.5小时。7
10、.1.8 冷却 灭菌结束后,待温度自然降至50 60 时,料棒应及时搬入经清洁、消毒、杀虫的冷却场所。7.1.9 接种 7.1.9.1 接种前应对打穴工具(呈长圆锥体状,长约 12 cm14 cm,直径 2.2 cm2.5 cm)、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清洗和消毒(75%酒精涂擦或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 4 g8 g 熏蒸 30 分钟)。待料棒温度降到自然温度(不烫手)时,将料棒和菌种(表面消毒)、工具一起移入接种箱或接种室进行消毒,接DB33/T 7982022 3 种人员双手消毒(用来苏尔等消毒液清洗双手,进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后再用 75%的酒精对手和工具进行消毒)。7.1.9.2 接种时用打穴工
11、具在料棒上打深 2.5 cm3.0 cm 的 3 个4 个穴,再接种(整块接入,勿留空隙),接种完成后,套上外袋(17 cm18 cm 60 cm 的聚乙烯袋)。每瓶栽培种(750 mL)接种 15 个20 个料棒,接种后的菌棒要及时移入培养场所。培养管理 7.2 7.2.1 培养场所 培养场所应可调温。设施大棚应覆盖黑白膜、大棚顶架设遮阳网和喷淋设施,棚高宜3.5 m4.5 m。7.2.2 场所消毒 在菌棒移入前2天4天,用2%5%来苏尔溶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地面洒石灰,地面铺设塑料薄膜。7.2.3 堆放方式 将完成接种的菌棒移入培养场所,菌棒按堆墙式或“井”字型堆放,
12、堆高8层10层,堆间留通风道(0.3 m0.5 m)。7.2.4 环境调控 7.2.4.1 温度 菌棒接种1天10天,培养温度宜控制在25 27,10天后,宜控制在22 25。7.2.4.2 湿度 菌棒培养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70%。7.2.4.3 通风 保持培养场所通风良好,堆温超过30 时,应采取加大通风、棚顶喷淋等降温措施。7.2.4.4 光照 应保持暗光培养环境。7.2.4.5 翻堆检查 接种孔发菌至8 cm10 cm时,进行翻堆,检查杂菌情况。翻堆后菌棒按“井”字型或三角形堆放,堆高6层8层。定期观测培养场所温度、湿度、料温、杂菌感染情况,及时调整发菌条件和处理污染菌棒。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 798-2022 黑木耳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 DB33 798 2022 黑木耳 绿色 生产技术 规程 浙江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