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207-2022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江苏省).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32∕T 4207-2022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江苏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T 4207-2022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江苏省).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150 CCS B 5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42072022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for Black-spotted Frog 2022-01-28 发布 2022-02-28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T 4207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渔业产业长江珍稀鱼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中洋
2、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海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李元、涂翰卿、徐钢春、朱新鹏、贾晓颖、邱燕、黄丽萍、李全杰、朱芮雅、支宇。DB32/T 42072022 1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斑蛙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繁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与设施、人工繁殖、蝌蚪培育、幼蛙培育、疾病防控。本文件适用于黑斑蛙的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884 生物有机肥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2020 年 1 号 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 2020 年 2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种蛙 broodstock 性成熟,用于繁殖后代的蛙。3.2 蝌蚪 tadpole 蛙受精卵孵化后至完全变态前的幼体。3.3 幼蛙 froglet 蝌蚪变态发育,尾部消失,长成四脚蛙。3.4 变态期 metamorphosis stage 蝌蚪从开始长出后肢、前肢,到尾突完全消失变成幼蛙的阶段。DB32/T 42072
4、022 2 4 环境与设施 4.1 环境条件 繁育场应距离居民区500 m以上,四周安静,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4.2 繁育设施 4.2.1 阶梯式直沟型蛙池 种蛙池、蝌蚪池、幼蛙池均采用阶梯式直沟型蛙池,宜长20 m、宽10 m,四周池埂高0.2 m0.3 m,顶部宽1.0 m。蛙池侧边至中央依次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中间水沟。第一阶梯为斜坡式,宽1.5 m,坡度10为宜;第二阶梯宽2 m,深0.15 m;中间水沟宽3 m,深0.3 m0.5 m。四周设置垂直地面的防逃网或防逃膜,地上高度0.7 m以上,地下深度0.3 m。进水口设置在蛙池一端中间高于池边
5、0.3 m0.4 m处,排水口设置在进水口对应的另一端蛙池底部中间,进水管直径宜0.2 m0.3 m,管口加滤袋,网目40目60目为宜;排水管直径宜0.2 m0.4 m,管口加防逃网。4.2.2 孵化池 宜为水泥池,面积6 m212 m2、池深0.7 m0.8 m、水深0.4 m0.6 m,池底设置坡度:进水端高,排水端低,坡度1520。进水管口高于池顶部0.1 m,直径宜0.1 m0.2 m,管口加滤袋,网目60目80目为宜;排水管直径宜0.2 m0.3 m,管口加防逃网。4.2.3 孵化网箱 由木条和绢布构成,以长0.4 m0.5 m、宽0.3 m0.4 m、高0.05 m0.10m为宜,
6、绢布以80目为宜,可根据孵化池的大小调整孵化网箱的大小和数量。4.2.4 食台 由木条和网片组成,以长1.0 m1.2 m、宽0.4 m0.5 m为宜,网片规格40目为宜,放置种蛙池和幼蛙池两侧的第一阶梯。4.2.5 防鸟设施 应架设距离地面2.2 m2.5 m的防鸟网。5 人工繁殖 5.1 种蛙选择 经人工选育的健康种蛙,雄蛙2龄3龄,体重50 g以上;雌蛙2龄4龄,体重60 g以上。5.2 种蛙培育 5.2.1 消毒 种蛙入池前15 d20 d,用生石灰按120g/m2的剂量全池泼洒消毒,3 d5 d后冲洗1次2次。放养前用2%4%食盐溶液对种蛙浸浴3 min5 min。DB32/T 42
7、072022 3 5.2.2 放养比例 雌、雄比例以2:1为宜。5.2.3 强化培育 以投喂蚯蚓、黄粉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补充投喂蛋白含量为38%42%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的规定。5.3 催产 采取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催产时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水温2025为宜。每只种蛙一次性注射催产药液1.0 mL1.5 mL,按有效成分剂量计,每公斤雌蛙用催产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 IU5000 IU;或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50 ug150 ug;雄蛙用药量为雌蛙用药量的1/2,混合用药时剂量为单一药物使用剂量的1/21/3,效应时间为40 h
8、60 h。5.4 产卵孵化 5.4.1 产卵 水温2025,人工催产后按雌雄1:1配比,每平方米放养2对3对。催产40 h60 h后,种蛙抱对产卵受精。5.4.2 收卵 宜在上午8时至9时,下午2时至3时各收卵一次,宜在l h内完成。蛙卵产出l h2 h内不要搅动,产出3 h4 h后及时用光滑的捞勺捞出,分散卵块,放入孵化网箱,密度1万粒/m22万粒/m2。5.4.3 孵化 5.4.3.2 孵化池消毒 使用0.5 g/m30.8 g/m3的聚维酮碘进行消毒。5.4.3.3 孵化用水 含盐量不高于2,pH 68,溶氧量保持在4 mg/L以上,进水口套三层过滤绢网,绢网从内到外分别为20目、40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T 4207-2022 黑斑蛙繁育技术规范江苏省 DB32 4207 2022 黑斑 繁育 技术规范 江苏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