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嫩江市第一中学校等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 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缺乏,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细恶。”这反映出先 秦儒家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K答案AK解析力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先秦儒者的社会秩序建构中,司徒作为掌管民政.教化的 官员,其职责是通过冠、婚、丧等礼典来调节人们的性情,向人们灌输父子、夫妇、君臣、 长幼等的相
2、处,交往应有的道德观念,同时在整齐衣服、饮食、事为等方面来防止僭越,正 是通过这种制度性的灌输,礼的践行才可能转化为主体的自觉,应选A项。先秦尚未建立君 主专制.排除B项:霸道是指君主凭借武力、权势、法治进行统治,属于法家思想.排除C 项;墨家反对不义之战.排除D项。1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 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以下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齐物”;“逍遥”A. “天行有常”;“仁政”“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B.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K答案U DK解析U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荀子的主张“制
3、天命而用之”;在社 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指的是孟子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D项正 确;A是道家的,排除A;天行有常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 C是法家与墨家的主张,不 符合题意。3.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 其指,骗理发师这么做者要处死;奴隶否认自己主人者要割去耳朵。这在实质上反映了该法典 ()A.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内容全面且具有操作性C.严厉镇压奴隶的对抗D.表达了奴隶主阶级意志K答案DK解析依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可知,该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 财产,严厉镇压奴隶的对抗,从中反映了该法典制定的根本目的
4、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 D项正确;材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但并未认识其本质,故 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全面,但材料信息并未表达其内容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故 排除B项;该法典严厉镇压奴隶对抗的说法也未认识到其制定的本质,故排除C项。24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 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 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此该书()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K答案CK
5、解析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摩诃婆罗多是经过古印度人长期积累加工而成,虽然其 内容以神话传说为主,但是必然能从侧面反映当时印度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等社会风貌,c 正确;摩诃婆罗多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但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内容,不能绝对否认或者肯 定,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排除A;写作年代是否久远并不能决定其史料价值的高低,排除 B;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也可以反映历史的局部内容,排除Do.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一一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带有典型的拜占庭风格; 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 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
6、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 于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C.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的影响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K解析工材料信息表达了拜占庭文明对俄罗斯建筑、造型艺术、国徽等方面的影响,其主 要原因在于拜占庭文明对斯拉夫文化的影响深远而广泛,为俄罗斯文明奠定了精神基础,故 选C项;材料不仅仅表达了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对俄罗斯的影响,A项说法不能完整概括材料 信息,故排除;材料中的现象不能仅凭俄罗斯兴起的时间来判断,故排除B项;拜占庭与俄 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26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主席指出:“文明因交
7、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 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开展的重要动力。”以下成就或作品 最能表达中世纪文明交融和开展的是A.荷马史诗B.哈姆雷特C.吉尔伽美什D.阿拉伯数字K答案DK解析可据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人创造的数字符号,后经阿拉伯人改进并传 播到世界各地,充分表达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故D正确;ABC项都不符合题意。27 .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 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以下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
8、洲A.B.C.D.K答案U DK解 析H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和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反映出东西方的交流。 说法正确,故K答案11为D项。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是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 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是东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含有或 的A、B、C项。28 .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 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K答案)1 AK解析根据材料“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可知作
9、者强调的是 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A选项符合题意。文化理念的趋同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材 料与商业的文化功能无关,C选项排除。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 除。29 . 18131844年,印度输出的原棉由4000多吨猛升至4万吨;18131828年,从加尔各 答出口的生丝激增近17倍;同时,罂粟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这说明印度A.对华贸易量的激增B.棉纺织业迅速开展C.经济殖民地化加深D.自由贸易走向繁荣K答案I cK解 析D材料表达的是印度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其中出口的原料表达的 是印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说明的是印度经济殖民地化加深,c正确;
10、材料 无法得出这些原料是否流入中国或者其他地区,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印度成 为英国的经济附庸,D排除。应选C。30 .据云间据目钞记载:在正德、嘉靖以前,“南部风气最为醇厚”;此后“风俗自淳 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此类记载在明代官方文献、野史笔记、文集、 方志中比比皆是,以东南富庶地区最盛,普及南北。由此推知A.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民风淡薄B.东南沿海地区贫富分化严重C.新经济因素使价值取向改变D.政治开明影响了民风的转变K答案U cK解 析11根据材料可知,江南地区在明中叶以后民风自淳而趋于薄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一时期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开展,使得社会价值观念发
11、生变化,c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 南宋就已经完成,不可能在明代前后两个时期产生不同影响,排除A;题干描述的是整表达 象,而非贫富分化这一内部差异,排除B;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排除I)。第H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31题15分、32题25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 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
12、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材料二 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 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一文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 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抗战时期,知识界将发扬民族精神与发动民众抗战 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真正实现了民族 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精神在近
13、代中国产生的影响”。K答案(1)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热爱祖国的爱国精 神;和善修睦、热爱和平;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先大家后小家的奉献精神等。(2)影响: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推动了对抗外来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断开展;促进民族精神的近代化开展。K解析HK小问1详析民族精神:根据材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归纳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根据材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归纳出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根据材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归纳出热爱祖国的爱国精神;根据材料“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可归纳出和善修睦、热爱 和平;根据材料“先天下之忧而
14、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归纳出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及先大 家后小家的奉献精神等。K小问2详析U影响:根据材料“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 固树立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增强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中华民族观念的认同、推动 对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断开展、促进民族精神的近代化开展等角度进行分析。32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 年18501945 年19452000 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
15、,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 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 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 5 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 59%据鸵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 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 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 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 年代以后,出现
16、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兴旺 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 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K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兴旺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 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开展中国家向兴旺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 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
17、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开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K解析H试题分析:(1)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来概括,主要从规模、迁移方向及迁移类型 等角度思考。(2)第二问有三小问,分别来回答。特点需要依据材料来概括,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 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回答。 贡献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 扩张移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体制移民问题K名师点石成金U移民问题一直都是历史和现实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在古代其实就 已经开始有移民出现,东南亚、日本都是我们移民的主要地区。到了近代移民开始增多,东 南亚、美洲以及欧洲都是移民的主要地区。各个地区对待中国的移民态度也不尽一致,诸如 美国曾经公布过排华法案,抵抗华人的移民。在欧洲大量的中国移民成为欧洲重要的生产劳 动力,一战和二战期间都为战争做出贡献和牺牲。到了现代,改革开放后的移民也逐渐增多, 也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表达了贵族阶层
19、的旨趣K答案CK解 析II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 “直线”“正方形” “倍”等定义和农业 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 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 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表达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石成金: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 素养。此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重实用”的特点。此题中的 D项容易误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黑龙江省 嫩江 第一 学校 五校高二 下学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288974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