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下面是由我带来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欢迎阅读。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心得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仔细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深思,顿觉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宏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提倡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在书中先生指责如今的学校论起名字来,竟然是学校;讲
2、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别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别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如今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会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定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协作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需依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如今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来传统,回来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
3、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养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来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日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久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进展改变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方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
4、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许多方面,都喜爱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陶行知先生谈到:学校里的先生叫做教员,他所做的整体为教书,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法,似乎先生是特地教学些书本学问的人。他好像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事,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传统中的糟粕,也就是习惯势力。习惯势力虽然恶劣,阻人进步、碍事进展,但它真是强大得很,难以铲除。你看陶公所讲之现象,八九十年前是这样,八九十年后的今日,仍旧是这样:学校里的一些先生,我们叫他们教书匠,他在学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行知教育名著 陶行知 教育 名著 读书 心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