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 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2022 年 5 月 3 目录前言.5第一章发展基础.6一、“十三五”发展成就.6二、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10第二章发展目标.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三、发展目标.14第三章主要任务.19一、保障能源储运供给,提升安全风险应对能力.19二、优化能源结构布局,着力推动供给增优减劣.21三、推动能源通道建设,构建能源互联互通体系.24四、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6五、创新智慧用能模式,推进能源消费节约高效.28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能源现代治理体系.31七、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促进能源装备产业发展.33八、推进能源区域合作,
2、探索两岸融合共享发展.35第四章重大工程.36一、清洁能源壮大发展工程.36 4 二、基础能源提质提效工程.37三、电网网架优化完善工程.38四、能源消费节约集约工程.38五、能源绿色智慧创新工程.39六、能源装备制造拓展工程.39第五章环境影响与评价.40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40二、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41第六章保障措施.43一、推动规划项目落到实处.43二、加强行业管理协调联动.44三、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建设.44四、加强政策法规引导保障.45 5 前言“十三五”以来,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3、能源保障能力增强,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立足本省需求,构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对于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 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编制,分析了我省能源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提出“十四五”我省能源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十四五”我省能源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制
4、订我省能源相关政策、行业规划和安排重点项目建设与投资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的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6 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十三五”期间,我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清洁低碳的发展方向,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不断完善天然气基础设施,能源供应更有保障、能源结构更加优化,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一)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0 年能源消费总量为 13905万吨标煤,“十三五”年均增长约 3.23%。“十三五”期间电力装机新增 1557 万千瓦,至 2020 年总规模 6487 万千瓦;2020 年全社会用
5、电量 2483 亿千瓦时,最高负荷 4223 万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长均为 6.0%。2020 年天然气消费量 52.2 亿立方米,年均增长 2.8%;“十三五”期间开工并建成投产中海油福建 LNG 接收站 5、6 号罐,全省 LNG 接收能力提高至 630 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从 1400 万吨提高至 2900 万吨。(二(二)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 5#机组建成投产;亚洲最大、国内首台单机 10 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兴化湾二期海上风场顺利并网投运;国家科技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大型百兆瓦时晋江储能站投产运行;西气东输
6、三线天然气管道福建段投产运行,福建形成多气源保障供给格局,完成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要求的储气能 7 力目标。(三)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三)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 2015 年的 25.3%提高到 2020 年的 28.1%。2020 年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分别达 486 万千瓦、202 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为 55.8%。(四)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进一步凸显(四)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成效进一步凸显。“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关闭退出煤矿 172 处,减少 81%,去产能 1363 万吨。至 2020 年,全部淘汰 9 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完成国家下
7、达福建“十三五”退出煤矿目标任务的 221%、去产能目标任务的 227%。至 2020年底,全省煤矿数减少到 41 处,平均单井能力从 10.21 万吨/年提升至 21.22 万吨/年;30 万吨以下煤矿数比 2015 年底减少 86%。GDP能耗快速下降,2020 年单位 GDP 能耗较 2015 年下降 16.86。(五)居民用能条件显著改善。(五)居民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农村电网建设成效显著,提前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全部乡镇实现至少两回 10千伏线路供电,中压线路供电半径缩短至 7.2 公里,网架结构得到全面优化;城市配网、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分别达 4.2、3.5 千伏安。管
8、道天然气覆盖沿海 5 个设区市城区,未通长输管道的县市全部建成 LNG 卫星站,满足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户的需求。(六(六)电力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电力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十三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发用电计划进一步放开,常规燃煤机组、核电、水电、风电、热电联产机组有序进入市场;输配电价机制基本建立,完成第一、第二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核定;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持 8 续扩大,2020 年直接交易总规模达 804 亿千瓦时;电力现货试点建设实现连续结算试运行,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正式运行;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持续推进,五批次 17 个项目列入国家试点,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投资积极性逐步提高,增量配电
9、网服务、建设和运行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9 专栏一:“十三五”福建省能源发展主要成就类别类别指指标标单单 位位20152015 年年20202020 年年年均增长年均增长或提高或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11863139053.23%其中:煤炭(原煤)万吨766089613.2%石油万吨202922632.2%天然气亿立方米45.452.22.8%清洁能源比重%25.328.12.8非化石能源比重%20.223.43.2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185224836.0%用电最高负荷万千瓦315042236.0%人均综合用电量千瓦时4649596728.4%电力装机总装机规模万千瓦493
10、064875.6%其中:煤电万千瓦2478286215.0%气电万千瓦386391/水电万千瓦118012112.5%抽蓄万千瓦120120/核电万千瓦545986/风电万千瓦176486276.1%生物质发电万千瓦3080.3267.7%太阳能光伏发电万千瓦152021347%清洁能源发电比重%47.855.88.0人均电力装机千瓦1.241.5626.0%节能环保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86煤电供电煤耗克/千瓦时325310-4.6%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6.64.6-2.0注:注:为五年累计数,下同。10 二、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11、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有利于多渠道保障能源供给、加强区域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可再生能源迎来了“平价”时代;“两新一重”孕育巨大发展潜能,伴随着民生用能品质的不断提升,有利于拓展能源发展新空间。但是,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能源系统运行安全风险加大;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任重道远。为保障经济平稳发展、顺应能源转型变革、补强民生供能短板,“十四五”期间福建省在能源安全保障、互联互通、清洁低碳、市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方面仍将面临挑战。(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需求迫切一)产业结构升级调
12、整需求迫切。“十三五”以来,福建省以年均 7.1%的增速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5 年的 7.2%51.2%41.6%调整为 2020 年的 6.2%46.3%47.5%。“十四五”期间,福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将建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数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比重仍将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为了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完成能源“双控”目标,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仍是“十四五”须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11(二(二)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
13、。“十三五”福建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 3.23%,单位 GDP 能耗、煤电供电煤耗、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单位能耗下降幅度超过国家下达指标。但古雷炼化一体化、中沙古雷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以及一批冶金产能转移项目“十四五”期间将陆续建设投产,规模以上工业用能消费增长较快。同时随着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及电能替代的持续推进,电力、热力生产和工业用能也将保持增长。各方面因素作用下,“十四五”福建省能源消费尤其是煤炭消费仍将保持一定增长。(三)清洁能源持续发展面临制约。(三)清洁能源持续发展面临制约。清洁能源已经成为福建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目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接近 30%。与传统能
14、源相比,由于价格因素影响,电能替代、天然气替代大规模推广困难较大,清洁能源比重持续提升面临制约,为提升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需求,仍需统筹布局和保障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能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受林业、生态环境、海事交通等影响,发展也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四)电网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四)电网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由于资源禀赋差异,福建省电源分布“北多南少”,而用电负荷“南大北小”,电源布局与负荷增长呈现“南北倒挂”逆向分布特点。“十四五”期间电网“北电南送”规模将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压力。同时西部山区电网网架相对薄弱,部分 500 千伏电网线路仅单回连接,电力支援能力较差
15、,山海电网发展的不平衡仍然存在。随 12 着海上风电群规模化集中连片开发,接入电压等级要求更高,配套送出通道建设日益困难。(五)跨省跨区消纳机制有待完善。(五)跨省跨区消纳机制有待完善。根据国家核电发展战略部署,福建省以发展核电为主要举措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承担了华龙一号等国家示范项目。“十三五”末我省除已建成投运 986 万千瓦核电外,在建核电装机达 477 万千瓦。为解决阶段性、季节性电力富余问题,结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需进一步加强省间清洁能源电力交易,以实现福建核电在区域内平衡和更大范围内消纳。(六)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较重。(六)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较重。受福建省油气
16、管网尚未公平开放、气源竞争还不充分、进口长协气源价格偏高等影响,福建省天然气价格总体偏高,同时工业用户气价承受能力偏弱、用气增速和规模还有待提高。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正在推进,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应尽快实现油气管网的公平开放。13 第二章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产业结
17、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着力构建智慧高效能源系统,推动能源创新开放发展,全面提升城乡优质用能水平,探索海峡两岸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加快形成煤、油、气、核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二、基本原则(一)(一)坚持多元发展坚持多元发展,保障供应安全。保障供应安全。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和调峰应急设施,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立多元化、多极化的能源供应渠道,保障电网、油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二)(二)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能源效率。完善能源消费总
18、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 14 能源循环梯级利用,加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提高经济性,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三)(三)坚持清洁低碳,推进绿色发展坚持清洁低碳,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推进集中供热等多能互补梯次利用,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提高清洁低碳能源比重。(四)(四)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城乡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补强民生用能短板,满足人民生产及美好生活对电力、天然气等清洁终端能源的需要,促进城乡一体共享均衡发展。(五)(五)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改革创新,增
19、强发展动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能源科技应用水平,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三、发展目标坚持既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又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发展,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着力提升能源装备水平,推进储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着力提高能源供应质量和民生用能品质,保障区域能源均衡发展。适度超前安排能源项目建设时序,加强能源互联互通体系建设,推进海峡两岸能源融合发展,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创新能源体制机制,推动
20、电力、天然气体制深化改革。“十四五”我省能源发展主要目标是:15(一)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25 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至 2025 年福建省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 5400 万吨标准煤。2025 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从 2020 年的 48.3%下降到48.2%,清洁能源比重从 28.1%提高到 33.6%。2025 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48.2%、石油18.2%、天然气6.2%、非化石能源27.4%(含核、水、风、光、生物质)。(二)(二)电源结构进一步合理。电源结构进一步合理。按照“控火、强核、扩风、稳光、减水、增储、优网、补短”的基本思路,
21、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预计2025年全省用电量3300343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 5.9%6.7%;用电最高负荷 56005815 万千瓦,年均增长 5.8%6.6%,需求侧响应幅度达到最大负荷的 5%。人均综合用电 7667 千瓦时,其中人均生活用电 1650 千瓦时。2025年全省电力规划装机达 8500 万千瓦,其中:火电 3917 万千瓦(含气电 391 万千瓦)、占 46.1%,新增 664 万千瓦左右;水电 1200 万千瓦、占 14.1%,略减;核电 1403 万千瓦、占 16.5%,新增 417万千瓦;抽水蓄能 500 万千瓦、占 5.9%,新增 380
22、 万千瓦;风电900 万千瓦、占 10.6%,新增 410 万千瓦;光伏 500 万千瓦、占 5.9%,新增 300 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 2020 年的 55.8%提高至58.5%。(三)(三)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北电南送”新增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解决“北电南送”问题,完善“省内环网、沿海双廊”的 500 千伏骨干 16 网架,并进一步加强西部山区网架;加快建设闽粤联网工程,提升省间能源优化配置能力;按照“分区互补、区内多环”的发展目标完善 220 千伏受端电网。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智慧共享”的智能配
23、电网络,建成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至 2025 年,福州、厦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其余城市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现代配电网,全部乡镇实现变电站布点电气全覆盖。(四)碳减排力度和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加大。(四)碳减排力度和需求侧管理进一步加大。2025 年,单位GDP 能源消耗下降幅度及碳排放均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煤电平均供电煤耗小于 305 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小于 5%。建立源网荷储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挖掘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潜力,争取构建占年度最大负荷 5%的可中断、可调节多元负荷资源库。17 专栏二:“十四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类类别别指指
24、标标单单 位位20202020 年年20252025 年年目标值目标值年均增长年均增长或提高或提高属性属性能能源源生生产产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煤399854006.2%其中:煤炭万吨6468656.0%一次电力及其他亿千瓦时110915527.0%含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发电能源自给率%28.831.32.5预期性能能源源消消费费总总量量及及结结构构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13905以国家下达指标为准以国家下达指标为准约束性其中:煤炭(原煤)万吨8961110004.2%预期性煤炭消费占比%48.348.2-0.1约束性一次电力及其他万吨标煤325447327.8%预期性清洁能源比重%28.133.
25、65.5预期性非化石能源比重%23.427.44.0预期性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7.211.03.8预期性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2483330034365.9%6.7%预期性用电最高负荷万千瓦4223560058155.8%6.6%预期性需求侧响应幅度%055预期性人均综合用电量千瓦时596776675.1%预期性能能源源设设施施电力装机万千瓦648785005.6%预期性可再生能源装机万千瓦210032259.0%预期性清洁能源装机比重%55.858.52.7预期性LNG 接收站能力万吨630150018.9%预期性天然气管网长度公里1514270012.3%预期性成品油管道长度公里3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十四 能源 发展 专项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