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 第1章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A.求助者不善于掌握言语交流的技巧B.求助者对咨询师谈话内容缺乏理解C.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缺乏理解D.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缺乏理解答案:C,D解析: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9岁,公司职员,已婚,有一子。案例介绍:求助者出生在农村,曾因家庭负担过重被送亲戚家抚养。一直觉得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很自卑。求助者学习成绩优异,考上省城的大学。上学后人生地不熟,经常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人经常一起聊天,产生了依恋感。毕业后求助者又与他偶遇,觉得很有缘分,便很快结婚。丈夫比她大十三岁
2、,因无固定工作,婚后生活比较拮据。后来为生活琐事经常发生争执。丈夫脾气暴躁难以沟通,还经常打骂她。甚至怀疑她与别人有暧昧关系,认为儿子也不是自己的。常常半夜两三点才回来,还经常发火。总认为求助者看不起他,并限制她的活动。求助者除了去公司就是回家,每晚丈夫半夜回来还要吵闹,最近三周睡眠质量差,白天还要继续工作。这使她极度痛苦,经常胃疼。已经无心共同生活下去,但又觉得孩子还小,担心孩子今后的成长。为此,度日如年,有时甚至觉得还不如死了。不知该怎么办前来求助。咨询师观察:求助者性格柔弱,内心焦虑,情绪低落。谈话发现其思想单纯,心理活动与实际年龄不符。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精神类疾病
3、 B:严重心理问题C:躯体性疾病 D:一般心理问题答案:B解析:在精神科临床诊断中,躁狂发作包括( )。 (A)轻躁狂 (B)神经症性症状躁狂(C)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D)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答案:A,C,D解析: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 )。多选A.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B.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C. 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D. 环境的作用也很大答案:A,B,C解析: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 /发展动因 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过程只是这些先天内在因素的自然显现。环境(包括教育)只起一个引发的作用,最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
4、传因素的自我显现。排除求助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依据不包括()。A.无抑郁症状B.无幻觉症状C.无妄想症状D.无思维障碍答案:A解析: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会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比如感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典型的阳性症状是幻觉和妄想。一般资料:徐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健,无躯体不适,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室。 陪伴同学说:徐某刚入学成绩挺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她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有时发现她总是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他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就休学了,半年后回校,同学发现她最近和别人吵架较多,建议她来心理咨询,徐某很不情愿,在同
5、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说的情况是真的吗? 求助者: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恨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是针对别人吗? 求助者: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求助者: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不包括(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直接提问 (D)间接提问答案:A解析:求助者,女性,汉族,35岁,大专文化,中学教师,已婚。 求助者自述:近三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落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工作、生
6、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很差,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多次想来咨询,但又鼓不起勇气,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前来就诊。 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的疾病。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24岁时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融洽,感觉很幸福。 三个多月前,她突然发现丈夫与一位年轻女子有不正当的关系,当时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了,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场。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
7、但是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 在这种矛盾中,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变得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话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是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从前了。自己也想通过一些途径改变现状,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帮助等,但始终难以解脱,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什么?请说明依据。 2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3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4
8、结合该案例,谈谈如何把握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答案:解析:1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抑郁,初步印象是严重心理问题。 依据如下: (1)该求助者终日悔恨和痛苦,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觉得工作、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悲观、失望,这说明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 (2)该求助者主动性下降,生活兴趣不大如前,这说明存在明显的兴趣减少。 (3)该求助者有易激惹、注意狭窄等情绪症状以及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 (4)该求助者迫切地希望改变上述状态。 综合分析,确定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抑郁,而且程度比较严重(上述症状每天持续存在,并且已经三个多月),抑郁已经充分泛化(表现在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
9、、脆弱)。 2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包括: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 (2)积极。 (3)有效。 3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咨询师在摄人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的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人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4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如下: (1)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 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在咨询后追踪复查
10、时评估。 (2)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 对照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根据该求助者的自我报告进行评估。 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 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 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影响信度的是(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恒定效应(D)实验效应答案:B解析: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 第2章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8岁,大学一年级新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自称从小就怕虫子,去学校的必经之路有一排槐树,每到夏季,槐树下就到处爬满青绿
11、色的虫子,她又恶心又害怕,可上学只能走这一条路,为此很痛苦。心理咨询师已对求助者进行了认知矫正.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决定采用冲击疗法。地点为治疗室,门窗关闭,室温为29,心理咨询师事先准备了药物和抢救仪器等以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求助者只穿短衣短裤,心理咨询师突然将很多虫子(无毒)放在求助者四肢皮肤上。求助者见状惊叫,呼吸急促,四肢冰冷发抖,不敢挪步。求助者多次要求停止治疗,心理咨询师没有理睬这一要求。30多分钟后求助者四肢逐渐舒展,呼吸逐渐平稳,一次治疗获得成功。冲击疗法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单选 A:决定治疗场地B:确定刺激物C:商定实施程序D:选心理测验答案:B解析:冲击疗法的含义冲击
12、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冲击疗法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境中,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但是造成创伤的恐惧的结果并不会发生。冲击疗法又分为现实冲击疗法和想象冲击疗法,两者的区别之处在于,想象冲击疗法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冲击疗法可以很有效地治疗一些恐惧症,也经常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故本题答案为B。冲击疗法实施的极限标志在实施冲击疗法的过程中,求助者的情绪反应要求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焦虑紧张程度,力求达到极限。其生理反应要求出现明
13、显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所谓极限,以情绪的逆转为其标志。如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已过高潮,逐渐减轻的话,则表明基本达到本次的治疗要求。故本题答案为B。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冲击疗法是一种较为剧烈的治疗方法,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第一步就是筛选确定治疗对象。由于冲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会引起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反应,故必须经求助者同意签订协议。(第二步)在实施冲击疗法的过程中,求助者无法忍受而提出中止治疗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协议就是为了增加求助者的自我约束力,但咨询师也要灵活掌握,如果求助者反复要求退出治疗,或家属提出取消治疗,经劝说无效时,治疗应立
14、即停止。本案例中咨询师选用的刺激物是无毒的虫子。A选项“进行身体检查”和C选项“签订治疗协议”都没有实施,显然是咨询师忽略了这两项工作,B选项“构建焦虑等级”不是冲击疗法的内容,是系统脱敏疗法的内容。故根据题干要求应选AC。冲击疗法的治疗对象冲击疗法是一种较为剧烈的治疗方法,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必须排除以下情况:一是严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三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四是内分泌系统疾病;五是老人、儿童、孕妇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六是各种精神病性障碍。故本题答案是ABC。冲击疗法的准备工作冲击疗法的准备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刺激物,它应该是求助者最害
15、怕和最忌讳的事物。然后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再决定场地,如果可能最好在治疗室内进行。有时刺激物并非具体的物件,它可能是一种气氛、一个特定的环境。准备工作中还应当有应急药品。A选项“决定治疗场地”是准备工作的第二步,C选项和D选项不在冲击疗法的准备工作范围之内,故排除。正确答案为B。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的区别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不同之处体现在:从治疗程序上来看,冲击疗法程序简单,没有繁琐的刺激定量和焦虑等级设计,不需要全身放松这一过程。从原理上来看,系统脱敏疗法是每次设法引起一点微弱的焦虑,然后用全身放松的办法去拮抗它,即所谓交互抑制。系统脱敏法呈现的是最小刺激物。而冲击疗法则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
16、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恐惧反应,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它总把危害最大的刺激物放在第一位。故答案为AB。实施冲击疗法过程中的情况处理按照工作程序身体检查,签订协议。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开始实施冲击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如下情况:求助者受惊后可能惊叫、失态、咨询师不必顾及,如求助者有闭眼、塞耳等回避行为时,应劝说予以制止。求助者可能有气促、心悸、出汗、四肢震颤、头昏目眩等情况应严密观察。如求助者提出中止治疗,甚至出言不逊,应保持高度理智与冷静,酌情处理。如求助者一般情况很好,病史较长,原来救治迫切,反应不是十分强烈,咨询
17、师可以给予鼓励、规劝或者漠视。本题是单选题,选择的是“通常情况下的做法”,若是多选题,D选项也可考虑。同意或反对都太绝对,故排除。B选项拒绝或漠视最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冲击疗法的基本原理冲击疗法的产生基于动物实验,实验表明,只要持久地暴露在刺激因素面前,惊恐反应终究将自行耗尽。冲击疗法是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予任何强化(哪怕是同情的眼光也不给一点儿)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弱乃至消失,即所谓消退性抑制。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冲击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
18、缺点是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痛苦大、实施难。冲击疗法是在其他方法都失败之后才考虑采用的方法。题答案为B。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从小有咬指甲的习惯,多次受到父母的训斥。自己也很想改,但做了很多努力,没有明显效果。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通过前面的咨询,咱们已经明确了你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所在。你有咬指甲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帮助你。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咬指甲很不好,我就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好,我同意将改掉咬指甲的行为作为咨
19、询目标,你现在每天咬指甲大约有多少次呢?求助者:(沉默)其实我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根本不咬指甲,我妈说我只要闲下来就咬指甲。我没有数过,我想一天总有上百次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求助者:一次都不咬。心理咨询师:根据你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一次都不咬这个目标有些高,恐怕你难以做到吧?求助者:也许吧,但我有决心坚决改掉咬指甲的坏习惯。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咬指甲作为第一个目标,今后不再咬指甲。按照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助者:两种方法?可我不懂啊!您就根据经验替我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
20、例,我有个远房侄子以前也有这个习惯,我帮助他解决了。我帮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咬指甲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咬指甲了,行为就改变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焦虑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似乎明白了,那您选用什么样的厌恶刺激呢?心理咨询师:主要是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的刺激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应用。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有效吗?心理咨询师
21、: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实施厌恶刺激时,厌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单选 A: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B:强烈的C: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D:温和的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厌恶疗法工作程序的掌握情况。厌恶疗法工作程序包含3个步骤:(1)确定靶症状或目标行为,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2)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3)把握时机施
22、加厌恶刺激,要想尽快地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确保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是同步的。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影响性技术的掌握情况。常见的影响性技术包括面质、解释、指导、情感表达、内容表达、自我开放、影响性概述、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其中,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解释和反馈,以影响求助者,促使求助者实现咨询目标。而情感表达是指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及对求助者的情绪、情感等,告之求助者,以影响求助者,促进求助者的探索和改变,促使咨询顺利进行。自我开放技术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它与
23、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两者的一种特殊组合。自我开放一般有两种形式,(1)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2)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选项C的内容反应也称释义或说明,属于参与性技术之一,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求助者言谈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的、最重要的词语。释义使得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与内容反应技术相类似的参与性技术是情感反应技术,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所陈述的有关情绪、情感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
24、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对求助者情绪、情感的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虽然情感反应技术表面看与内容反应技术很相近,都是咨询师将求助者陈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后再做出反馈,但有所区别,内容反应着重于求助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一般会同时使用内容反应与情感反应技术。选项D的开放式提问作为一种参与性技术,是指提问时使用“什么”“如何”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而与开放式提问相对应的是封闭式提问,就是事先对求助者的情况有一种固定假设,而期望得到的回答只是印证这种假设的正确与否。封闭式提问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
25、”等词,而回答也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不利于话题展开。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可用封闭式提问。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在开场白中使用了内容反应技术(“你有咬指甲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情感反应技术(“你因此而苦恼”)、内容表达技术(“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帮助你”)。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关系建立的掌握情况。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咨询关系在咨询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第二,良好的咨询关系是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任何心理咨
26、询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助人的效果。因此,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建立咨询关系的过程中,咨询师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建立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尊重是指心理咨询师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看待。尊重既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既要表现出接纳求助者、平等交流、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理性部分,也应该表现出热情助人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27、热情应该是心理咨询师助人愿望的真诚流露,热情与理性相结合,才能情理交融,感人至深。而真诚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真诚,咨询师以“真实的我”“真诚的我”的角色帮助求助者,没有防御式伪装,不把自己隐藏在专业角色下,不带着“咨询专家”的假面具,表里如一、真实可信地置身于与求助者的关系中。共情,则被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家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的最关键的咨询特质。此词有多种译法,比如,共情、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
28、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最后,积极关注,是指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通俗地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因此,所有有效的咨询框架都被认为可以使求助者发生积极、正向的改变。积极关注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就具有咨询效果。最后,咨询中双方商定咨询目标,应该建立在心理诊断阶段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是咨询师在全面、准确地了解了求助者的具体问题和心理问题、问题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
29、间以及求助者认知、行为、情绪和个性特征等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否则,咨询双方就难以执行也难以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4)可行的。咨询目标应该商定在可行的范围内,而不要让咨询目标超出求助者可能的水平。(5)可以评估的。应该制定出评估手段或方法,可以对目标的进展情况或是否实现进行评估。(6)双方接受的。一般来说,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无论是求助者主动提出的,还是咨询师提出的咨询目标,都应该是双方接受的。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交流来修正,直至双方都接受为止。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7)多层
30、次统一的。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说“通过前面的咨询,咱们已经明确了你的心理问题及原因所在。你有咬指甲的习惯,想改掉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我愿意帮助你”,表明咨询师设身处地站在求助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表明其共情的态度,同时也表明了咨询师自身的真诚可信。而咨询师说“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则表明咨询师尝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有效的咨询目标。但此时,咨询师尚未与求助者探讨具体的咨询方案,故选项A错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目标商定的掌握情况。咨询双方商定咨询目标,应该建立在心理诊断阶段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是咨询师在全面、准确地了解了求助者的具体问题
31、和心理问题、问题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求助者认知、行为、情绪和个性特征等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备如下特征:(1)属于心理学范畴。(2)积极的。(3)具体或量化的。否则,咨询双方就难以执行也难以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4)可行的。咨询目标应该商定在可行的范围内,而不要让咨询目标超出求助者可能的水平。(5)可以评估的。应该制定出评估手段或方法,可以对目标的进展情况或是否实现进行评估。(6)双方接受的。一般来说,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无论是求助者主动提出的,还是咨询师提出的咨询目标,都应该是双方接受的。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交流来修正,直至双方都接受为止。若无法
32、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7)多层次统一的。在本案例中,咨询师问“你现在每天咬指甲大约有多少次呢?”旨在对求助者的行为进行评估,从而更好地确定咨询目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咨询方案商定的掌握情况。咨询方案就是咨询工作的计划,有明确咨询方案的咨询会使咨询事半而功倍,因此,咨询方案是咨询工作必需的。有了咨询方案就使咨询双方明确了咨询方向和目标,也使咨询能够按照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还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操作、检查、总结经验和教训。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在本案例中,咨询师采用厌恶疗法来帮助求助者改掉咬指甲的习惯,但在咨询方案确立的过程中,没有遵循与求
33、助者共同商定的原则(“我帮你使用厌恶疗法改变你咬指甲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应先把各类咨询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向求助者说明,然后和求助者一起商定适合求助者的方法。此外,咨询师在主观上对厌恶疗法的效果进行了肯定,空洞承诺,夸大了疗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这也是咨询师犯的一个错误。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咨询技能中厌恶疗法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
34、原有的不适行为。而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在介绍厌恶疗法的原理时,描述的方法步骤有问题,其中,第二步的描述是错误的(正确的步骤应该是选择合适的厌恶刺激),咨询师错误将其理解为系统脱敏法的原理。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是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法的步骤有三步:(1)学习放松技巧,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2)建构恐惧(焦虑)社会性压力源的种类包括()。A.纯社会性压力源B.人际适应问题C.自然环境改变D.物理属性改变答案:A,B解析:社会性压力源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社会性的主体社会需求的事
35、件,如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另一类是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心理咨询师说“我上一次就提醒过你.你说是不是?”,体现出咨询师没有对求助者()。多选A.尊重B.真诚C.共情D.积极关注答案:C,D解析:我上一次就提醒过你不要对女儿抱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你说是不是?这是没有共情。没有设身处地的理解求助者的这种感情,而不是仅仅为了避免失望就不要有期待。求助者希望孩子好,这是积极的方面,没有对求助者进行积极关注。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22年版)中,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包括()。A:尊重求助者的意愿B:遵守国家法律C:促进求助
36、者的身心健康D: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提供的资料保密答案:A,C,D解析: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包括:1)尊重求助者的意愿;2)促进求助者的身心健康;3)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能提供的资料保密;4)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咨询关系,不得产生和建立除咨询关系外的任何关系。求助者一般资料:某女,24岁,由父母陪同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独生女。父母叙述:女儿整天上网到很晚,经常与家长吵架,脾气很暴躁。咨询师了解到的资料:求助者长得白净、漂亮,衣着得体,她自诉自己主要是情绪低落,后悔上学的时候学习不用心,只读了一个大专。说自己小学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优秀,进入高中后,因为高中离家远,只好寄宿在学校,但是对于寄宿生活很
37、不适应,因此学习成绩下滑了,自己也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后来只考进一所大专院校。因为这不是自己的目标学校,因此在这三年时间里只是虚度光阴了。毕业以后发现专业知识一点都没有学习到,求职很不顺利。三个月以前,经人介绍进入一家外企工作,求助者所在的部门里基本都是研究生,她的学历最低,每次想起自己只是个专科生,就会产生自卑感,犹豫要不要在该公司发展下去。后悔在学校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又不知道自己现在该怎么办,只好整日上网麻醉自己。一个多月以来,求助者心情烦躁焦虑,自己也着急,并伴有失眠。父母并不了解这一切,而且觉得和父母们有代沟,说不到一起去,烦躁酌时候就向他们发脾气。自己也想来做心理咨询,因为自卑,又不敢
38、来。求助者希望咨询师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有()。A.情绪反应已经泛化B.严重影响社会功能C.情绪反应没有泛化D.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答案:A,B解析:因此求助者情绪反应尚未泛化;求助者每天上网到很晚,但是能上班,只是与父母吵架,没有异样,因此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因此AB两项错误。案例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7岁,某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女友反对不得不戒烟,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效果不佳。为戒烟主动前来寻求帮助。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我和女友感情很好,但她坚持我戒烟后才能结婚。我也认为吸烟不好,也同意戒
39、烟,但没成功,所以我想请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心理咨询师:你既然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我看还是别戒了,烟生产出来就是让人吸的。求助者:不戒烟我女朋友不和我结婚啊,我都27岁了,我妈也总催我,我还是戒掉吧。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可以帮助你,我们可以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厌恶疗法是怎么回事啊?具体怎么做呀?心理咨询师: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的吸烟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看到烟时,就会产生恐惧,出现生理、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觉,你就不敢吸烟了,烟就戒掉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靶行为,就是吸烟: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明确厌恶刺激
40、;第四步,把吸烟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那您用什么厌恶刺激啊?心理咨询师:我决定给你使用电刺激,我用110伏的直流电,你吸烟,就给你电刺激。求助者:110伏?不会出事吧?我有点害怕。心理咨询师:你不用害怕,这个刺激强度还算温和的,如果你担心,实施厌恶刺激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光碟,分散一下注意力。求助者:好吧,咱们大约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看你的表现吧,你能戒掉就不做了。这种方法是否有效,等疗程结束才能评估。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您可要好好帮助我。心理咨询师:有啊,还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就是你不吸烟,我给你奖励。还可以使用求助者中心
41、疗法等等。求助者:奖励好啊,我还是用奖励的方法吧。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单选A. 改变行为习惯B. 建立条件反射C. 产生不良体验D. 迅速产生恐惧答案:B解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原理属于经典条件反射,将不适行为和厌恶体验建立条件反射。比如一抽烟,就电击,感到痛苦,久而久之,一看到烟,不用电击,也感到痛苦。于是乎,戒烟成功。此处仅供解释原理之用,不建议用于生活实践。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 )。(A)荣格 (B)卡特尔(C)奥尔波特 (D)艾森克答案:C解析:21年心理咨询师试题9章 第3章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访谈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心理咨询师:你来
42、这里有什么问题,请谈谈吧!来访者:我最近一个多月心情很烦,什么事都不想做,越来越不想见人,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有时候觉得活着没意思。你能帮帮我吗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来访者:一个月前,我和谈了四年的女友分手了。本来我们上个月就要结婚了,可是,我却在婚检中检查出乙肝,虽是小三阳,她和家人却很在意,我也害怕传染给她。她先是提出推迟结婚,要我先治疗,而且也不再见我,只是接我电话。我就决心和她分手。可是,分手以后,我很痛苦,觉得活着没意思,我宁肯得癌症也不愿得乙肝。现在单位也不让我上班了,说是让我休息。其实他们还不是害怕吗我的前途全给这病毁了!唉!心理咨询师:哦,听了你的叙述我也很为你
43、感到难过,本来要结婚,却因为乙肝分手,而且单位也不让上班了,这让你感到烦恼痛苦,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不想见人,是吗来访者:是的。可是,医生说我的乙肝没有传染性,坚持治疗后效果很不错,我的肝功能也很好。我却害怕医生是在安慰我,将来万一严重了,怎么办呢家人和医生都说我想得太多,让我来心理咨询,我也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世界上那么多得乙肝的病人,人家怎就活得好好的呢,所以就来求您了心理咨询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也许你会惊讶,我也曾经是乙肝患者,现在还是携带者。所以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来访者:是啊!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办呢心理咨询师:我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你的情况,然后,再共同讨论一下怎么办。多选:心理咨
44、询师在这次咨询结束时应该()。查看材料A.明确表明态度B.介绍来访者权利C.给出具体指导D.介绍保密原则答案:A,B,D解析:本段咨询属于初诊接待,初诊接待结束后,咨询师应做到以下几点:明确表明态度,向来访者说明是否能向来访者提供帮助;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说明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与来访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因此本题选ABD。共用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某国企部门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与丈夫感情好,家庭条件优越。今年春节前得知儿子是同性恋,当时就被气疯了,丈夫和儿子激烈地争吵。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求助者和丈夫都没有去上班,丈夫时而唉声叹气,时而
45、火冒三丈,求助者则是默默流泪,两人都有一种绝望的感觉,感觉二十几年的努力白费了。大约三天之后,两人慢慢恢复平静,但求助者饮食、睡眠比以前差了很多,时常觉得胸闷、心慌、一想起儿子就会头疼。虽然每天能够上下班,但工作提不起精神,经常丢三落四,有时还因为自己的失误对下属发脾气。看到公司里和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就觉得别扭,怀疑他们的性取向也不正常。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但精神疲倦、焦虑,谈到儿子便会流泪。几个月来,儿子没有回过家,虽然打过几个电话,但交流很不愉快。求助者也因为儿子的问题不愿与亲戚朋友见面或通电话,觉得丢人。求助者希望咨询师不仅要帮助自己,更要帮助
46、纠正儿子的性取向,让儿子成为一个正常人。本案例恰当的咨询目标包括()A:重新认识儿子的问题B:改善求助者的情绪状态C:促使其儿子改变性取向D:协助求助者面对现实答案:A,B解析: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精神疲惫、焦虑、流泪、工作提不起精神、易激惹(因为自己的失误对下属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求助者的躯体症状:饮食、睡眠差、胸闷、心慌、头疼。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能够上下班,但工作提不起精神,经常丢三落四,有时还因自己的失误对下属发脾气;看到公司里和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在一起吃饭就觉得别扭,怀疑他们的性取向也不正常。影响到了工作和下属的关系,情绪也出现了泛化,属于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最初三天气
47、疯、默默流泪、绝望、恢复平静、属于急性应激障碍。引起求助者情绪问题的原因:社会原因:儿子同性恋、自己无能为力,丈夫和自己一样,缺乏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原因:自己认为同性恋是性取向有问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觉得儿子前途一片渺茫,很绝望;生理:54岁,在更年期。如果求助者的儿子来了.首先我们应该接纳其性取向有异的观点,我们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求助者改善负性情绪,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纠正求助对事物不合理的信念,因此可以促使求助者的儿子与其交谈。有时还因为自己的失误对下属发脾气,说明内心有愤怒的情绪,属于情绪的失控,也是运用了转移的防御机制减少自己的焦虑,是一种心理倾向的外归因。咨询师的咨询目标不包括帮助求助者
48、或者求助者家人改变行为,而是助人自助。求助者因儿子问题不愿与亲友见面,通电话觉得丢人,说明求助者认为同性恋是一件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事情,肯定会遭人耻笑,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而且认为这件事就代表了自己的整个家庭,是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认为儿子同性就很绝望,是一种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求助者认为同性恋一定是性取向不正常,属于绝对化的要求。时常觉得胸闷、心慌,应该了解一下既往病史,是否由疾病引起,为了寻找求助者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可以通过测验了解一下求助者的个性特点,家庭条件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联不大。咨询目标应该是心理学的、可行的、可测量的、具体的等等,比如纠正认知的偏差,改善情绪症状等
49、都属于可行的咨询目标。下面是某求助者SCL-90测验结果。该求助者可能存在的症状不包括()。A.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不适B.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C.生活兴趣减退、失望、悲观D.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答案:D解析:因子分超过2的因子有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其他。根据各个因子的解释,躯体化因子反映的是主观的躯体不适感;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抑郁反映的是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焦虑包括一些通常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偏执指的是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与夸大等。其他反映的是睡眠与饮食情况。可以得出选项A解释的是主观的躯体不适感,属于躯体因子;选项B解释的是偏执因子;C解释的是抑郁因子;D解释的是精神病性因子。因此根据阳性项目筛选标准以及题意”不包括”,该题选择低于2分的因子,即精神病性因子D。第一,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关注的要点是:是多选还是单选,SCL-9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