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浙江杭州中考-科学真命题【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度-浙江杭州中考-科学真命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浙江杭州中考-科学真命题【解析版~】.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525555555520182018 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试题卷试题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 3H O,该化合物中含有 N -等微粒,已知 N为 7 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 -是一种单质 B.1 个 N -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C.1 个 N - 共含有 35 个质子 D.1 个 N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答案】C【解析】N -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不是单质,A 错误;每个 N 原子有 7 个质子,故 N -中含有 35
2、 个质子,35 个正电荷,B 错误;来源:学不 向 左 倾 斜 时, 即;故 G 的取值范围为 10 : 90N。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27.(8 分)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经过 8 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 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据表回答:(1)该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写 2 条)(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 2 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案】 (1)8 小时内氧气的增加量;(2)8 小时
3、内,紫罗兰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小时内,天竺葵在红光条件下比绿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小时内,红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8 小时内,绿光条件下天竺葵比紫罗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3)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叶的幼嫩程度。【解析】 (1)本题中的测量的是 8 小时内的氧气增加量,通过对应时间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来表示光合作用的速率,故可以通过 8 小时内氧气含量的增加量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氧气的增加(mL)1天竺葵红1202天竺葵绿153紫罗兰红804紫罗兰绿10-_(2)本实验的变量是植物的种类和光的颜色,从而影响光
4、合作用速率。因此,答植物种类和光的颜色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3)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光的颜色、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植物种类、叶的幼嫩程度等。28.(6 分)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步骤 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 O2 从导管 a 通入 U 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 ;待 U 形管内充满 O2 后,在导管 b 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 20mLO2后在导管 a 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 U 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1)步骤一中,检查 U 形管内是否已充满 O2 的方法是_。(
5、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_。(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 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答案】 (1)在 b 出口处放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证明 U 形管内已充满氧气;(2)观察到注射器内的活塞向左移动;(3)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观察对象现象干燥的普通铁丝没有明显变化潮湿的普通铁丝较多红褐色锈斑潮湿的纯铁丝没有明显变化-_【解析】 (1)题目是从 a 口通入氧气,若想知道是否充满氧气,则需要在 b 出口处检查是否有氧气逸出,则在 b 出口放一带火星的木条即可检查是否充满(2)注射器中有氧气,若生锈需要氧气参加,则注射器内
6、的压强会减小,现象是活塞向左移动。(3)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铁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水分和金属的内部结构满足条件。29.(8 分)碱式碳酸锌 Znx(OH)y(CO3 )z 是制备功能材料 ZnO 的原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Znx(OH)y(CO3 )z 焙uuu烧ur ZnO C O2 H2 0(x、y、z 为整数) 。小金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对碱式碳酸锌的组成进行探究(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1)图甲中装置 B 的作用是 。(2)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分加热等质量的碱式碳酸锌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温度的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加热时,热分解装置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7、 C(选填 “200” “300”或“400” ) 。-_(3)部分实验步骤为:“加热前先通入 N2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 N2 的活塞,控制一定温度下加热”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 现象来判断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4)小金取 54.7g 碱式碳酸锌样品(不含杂质) ,放置于热分解装置内,完全反应后测得装置 A 增重 5.4g,装置 B 增重 8.8g.则 x:y:z 的最简整数比为 。【答案】 (1)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2)300 ;(3)一段时间后,A 装置长导管管口无气泡冒出;(4)5:6:2。【解析】 (1)实验目的是探究碱式碳酸锌的组成,A 中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B 中
8、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通过水和二氧化碳的 质量来反映碱式碳酸锌中氢、碳元素的质量。如图所示在 200 C时开始分解,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其完全分解,所以温度至少要达到 300 C 。(2)根据实验步骤,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通入N2的活塞,一段时间后,A装置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碱式碳酸锌样品已完全分解。(3)利用A增加的水的质量,求得氢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得碱式碳酸锌中氢氧根的质量;B 增加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得碳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得碱式碳酸锌中碳酸根的质量,如此可以 求得碱式碳酸锌中锌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元素质量与相
9、对原子质量的比可以求 得x、y、z的比。30.(6 分)下表是小金探究小灯泡 L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在答题纸的坐标系中画出通过小灯泡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 -_(1)已知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5 瓦,现有电压为 6 伏的电源,若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请设计电路图(画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 ,并说明使小灯泡 L 正常工作时的操作方法:_(现有器材:“20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答案】 (1) ;(2) ,操作方法:由题(1)图可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额定电压为 2.5 伏。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
10、表的示数为 2.5 伏时,小灯泡正常工作。【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通过描点法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要求学生会用平滑曲线作图。(2)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电学电路图的设计,通过给定实验器材,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即为额定电压,同时考查公式 P=UI 来判定额定电压数值,属于基础题。-_31.(6 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入射角为 40时,反射角为 。(2)小金将纸板 F 绕垂直于镜面 ON 向后转动,在纸板 F 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 。请分析原因: 。( 3 ) 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30 , 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答案】 (1)40;(2)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度 浙江杭州 中考 科学 命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