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选力的教案模板集锦七篇.docx
《2022精选力的教案模板集锦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选力的教案模板集锦七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精选力的教案模板集锦七篇力的教案 篇1(一)教学目的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2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二)教具弹簧秤、木块。(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力?力产生的效果有哪些?2在弹簧下挂一物体,物体对弹簧有一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说明这个力产生什么效果。二、新课引入教师:请大家看课本图87和图88。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力有大小。教师: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力很大,有的力很小。起重机把大块的建筑材料吊起来,起重机对物体向上的拉力非常大。我们背着书包上学,我们用的力很小。我们需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三、力的单位教师:要测量力的
2、大小,首先应该规定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在初中阶段暂时不能讨论,我们只要对“牛顿”这个力的单位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就够了。多大的力是1牛顿?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牛顿。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至3000牛顿的力。四、弹簧秤教师: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1弹簧秤的原理教师演示并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2观察弹簧秤(l)弹簧秤
3、上刻度数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学生观察、回答:弹簧秤上的刻度数值用牛顿作单位)(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的数值是多少?(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数值是5牛顿)教师: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数值就是这个弹簧秤的量程。弹簧秤受到的力最大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就会损坏。我们今天所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就是5牛顿。(3)弹簧秤的最小刻度是多少?(学生回答:0.2牛顿)教师:不同的弹簧秤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该根据刻度数值和格的数目去计算。(4)零刻度的调整教师:看看你所用的弹簧秤,当不受拉力时,指针是不是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没对准,请你调整好。(学生调整)教师: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
4、行零刻度的调整。3学生实验(1)用手拉弹簧秤的钩,大家亲自感受1牛顿和5牛顿的力有多大。(学生操作)(2)每人一个木块,用弹簧秤拉着它在空中静止不动,测量拉力。(学生操作)(3)使木块匀速直线上升,拉力多大?(学生操作)(4)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多大?(学生操作)教师:从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出,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5)现在用一根头发拴在弹簧秤的钩上。测量将头发拉断时的拉力多大。(学生操作)教师: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
5、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五、总结1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表示。2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3使用弹簧秤时,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进行零刻度的调整。测量力时,不得超过它的量程。六、作业1复习课文。2完成节后的练习。第二节力的测量教案之一力的教案 篇2重点、难点分析1合力的概念理解合力的概念关键是要让学生认识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和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利用课本中的例子以及补充其他事例之外,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进而自己分析生活中相关事例,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要注
6、意引导学生认识合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之和,而是等效代替2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二力合成,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情况很多,首先应组织、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各种形式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实例,使学生对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问题有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类型,进而明确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对于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问题,在进行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思考,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能会怎样,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示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物体或者
7、提起一个物体时如果力气不够,这时再过来一个人帮忙则往往会达到目的,但是如果换一个力气比较大的人,他一个人也可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说一个人经过努力达到的效果与两个人相同,今天我们就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二)新课教学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一个人用力作用的效果与两个人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学生讨论并举例例1 两个小孩一同努力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例2 一个人拉一辆车拉不动,再有一个人在后边推就可以把车推动,如果一个力气大的人一个人就可以拉动例3 一根木头一人扛起来比较费劲,如果两个人一人扛一头则可以比较轻松的扛起来,但效果是相同的以上同学们举的实例都非
8、常对,这里所说的效果相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效,也可以叫等效代替,在学习物理中建立等效的观念十分重要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并开始下面的实验:将一根弹簧挂在支架上,弹簧后边用一块白纸板衬托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伸长一定的长度,其指针指在一定的位置,用笔在白纸板上标上记号换用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弹簧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实验前让同学注意观察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实验结束后教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可配合将实验过程制成图,用投影打出如图所示将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说明这个物体对弹簧施加了一个力的作用将两个物体挂在弹簧下,这两个物体分别对弹簧施加了力 和 弹簧伸长说明了什么?说明力
9、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挂一个物体和挂两个物体弹簧的伸长量是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弹簧的伸长量相同,说明一个力作用在弹簧上与两个力共同作用在弹簧上产生的效果相同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 和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那两个力( 和 )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在讲解中要求同学注意,合力不是力的和,在后面的研究中同学们会逐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请同学们列举一个物体受两个力作用的事例,前边举过的事例也可以重复(学生边举例,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以便于分析) 一个人在前面拉车,另外一个人在后边推车 两个人共同提一桶水 房顶上的吊灯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线
10、的拉力以上这些事例如果要分类的话可以分成几类?有两个力互成角度的,也有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的在一条直线上的力有方向相同的,有方向相反的在上面这些事例中,最简单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我们先来研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问题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直线、方向相同,另一种是同直线方向相反请同学们首先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猜想一下,这两种情况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什么关系?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猜想,教师把同学猜想的.大意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书上两个实验示意图和相关说明,看完后亲自完成这两个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学生看书,然后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
11、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及方向与这两个分力是什么关系?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在完成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问:两个小孩共同提一桶水,每个人都对水桶施加了一个力,大人一个人提一桶水,她对水桶如果施加的是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如果他们提的是同一桶水,那么大人施加的力和两个小孩施加的力的效果是否相同?学生效果相同老师两个小孩子所用力的合
12、力的大小与大人施加的力的大小是什么关系?学生相等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大人所用力的大小是否等于两个小孩所用两个力的和?学生不等老师为什么?学生今天我们研究的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这两个小孩施加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能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来研究这个问题(三)总结、扩展今天我们研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的方法,这一方法就不能用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用力 和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是它们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两个小孩提水桶问题为例,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实际上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是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特殊情
13、况,课本第六节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先看书自学,然后我们再一起探讨力的教案 篇3重点、难点分析1力的图示教材一开始讲述了图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习中,我们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例如光学中的光路图,电学中的电路图,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图通过这些图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的内容因此要让学生重视图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教师在讲授力的图示时,要用刻度尺、圆规作好示范图例画力的图示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根据力的大小选定标度,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画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选定的标度确定线段的长度,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
14、点,也可用终点来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选择用多长的线段表示多大的力,可根据具体情况任意选择但在同一个受力图上,比例大小应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作图方便,可以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受力的物体为了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法,在示范图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几个典型的力的图示学生在作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力的示意图由于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简单,实际应用的机会多,所以教材中介绍了力的示意图,可通过两种作图的比较,使学生学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教师可以把力的图示改画为力的示意图,加以对比,让学生领会,并掌握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拉力器、弹簧秤、握力计教学设计示例(一)新课
15、引入分别让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拉力器伸长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放映幻灯片,内容为排球比赛、马拉车提出问题:想想看,除了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力的三要素指出: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推门提问:当推力作用在离门轴不同点时,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学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拧螺母,提问该学生有什么感觉总结该学生的回答指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精选 教案 模板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