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docx





《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地理下册第三章导学案(湘教版)初一地理下册第一章导学案(湘教版) 初一地理下册第一章导学案(湘教版) 第一章相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初步相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育学生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实力。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驾驭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闻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说明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闻名的河流。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
2、缘由,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学问的实力。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困难多样的缘由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学问,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索题,从而培育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实力。(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酷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骄傲感。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育学生的主体参加意识。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二)教学难点1学会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3、。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6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第1课时(课堂导入)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呈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讲授新课)板书第一章相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其次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老师进行总结。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探讨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
4、如何呢?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长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面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相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当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探讨,发表各自看法,然后进行总结。欧洲: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
5、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点拨利用你所驾驭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驾驭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裂,海岸线曲折。板书4时区(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驾驭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
6、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板书设计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一、“亚细亚”和“欧罗巴”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3亚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课堂导入)我们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的时候,那么现在美国应当是什么时间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世界上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1-2世界时区图并通过自制的时钟模型演示6城市的区时,以北京(东八区)正午12点为准。也可用数轴图表示学生回答:晚上。(讲授新课)板书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讲解并描述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点,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间,简称世界时。板书2时区及换算讲解并描述全球一
7、共划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跨15度经度。其中零时区(也叫中时区),从西经75度东经75度。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和为一个时区,称东西十二区。依据数轴图示法探讨、完成课文中的思索题。阅读材料: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学生小组探讨:1为什么会产生“地方时”?2时区是怎样划分的?3什么是“区时”?4我国采纳的是哪个时区的区时?5地球上“今日”与“昨天”的分界线在哪里?板书3北京时间讲解并描述北京时间即为东八区的区时。板书4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解并描述为了避开日期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练习请同学们读图1-3,完成练习题1、2。
8、(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世界时区的学问,学生的驾驭状况不是很好。作为初一的学生,对于时区,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理解有肯定的困难。在教学中,要用比方的方法,做出形象的比方,使学生形成较深的印象,并且加深理解实力。板书设计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1地方时2时区及换算3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第3课时(课堂导入)展示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等风光图,引入亚洲地形的学习。复习提问:陆地地形可分为哪几种基本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亚洲全有地形困难)(讲授新课)板书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提问亚洲地形有什么特征?活动:(1)读图1-1,亚洲地形图,1-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找出青藏高原、帕
9、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西西伯利亚平原、死海的位置。(填图练习)(2)依据地理方位说明亚洲的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3)亚洲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长有哪些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4)亚洲大陆四周有哪些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等)归纳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中部高,四周低(5)小组探讨:找出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一组弧形群岛,说明这组岛弧的形成缘由以及典型的地质现象是什么?讲解从北向南分别是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硫球群岛、马来群岛。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说明。(6)请依据对亚洲地形特
10、征的分析说出大洲地形的特点主要从哪几方面来总结?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相对高差、平均海拔、特色地形等方面。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2)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3)地势中部高,西部低。活动依据以上步骤和方法,依据图1-1和资料总结归纳欧洲地形特征。(课堂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地形特征,结合对亚洲地形的分析方法,来总结出欧洲的地形特征。板书设计三、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第4课时(课堂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光。利用录像展示冬季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冰天雪地,气候寒冷;而亚洲南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过的黄金海岸却是一派妩媚的热带海滨风光,是世界
11、闻名的海滨浴场。亚洲地域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亚洲的气候特征以及成因。(讲授新课)板书四、困难多样的亚洲气候老师指图讲解并描述,学生进行回忆后回答问题。讲解并描述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阔,地形困难,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提问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看图回答。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白什么?结论亚洲气候类型困难多样。板书1气候困难多样提问视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亚洲面积广阔,地
12、跨寒、温、热且地形困难,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板书2大陆性特征明显接着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距海遥远,深化亚洲大陆内部。(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并在上面点出孟买和哈尔宾、雅库茨克、乌兰巴托的位置)(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留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解并描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哪些特点?我们来视察位于这个气候区内的两个城市:雅库茨克和乌兰巴托,分析它们的气温柔降水的季节改变特点。(展示“雅库茨克气温曲线图”和“乌兰巴托降水量柱壮图”)学生分析探讨小结温带大陆性气
13、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旁边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热带季风气候三种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老师简洁说明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洁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安排图和降水年际改变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接着启发:假如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14、?(展示有关干旱和洪涝的视频、图片)学生看材料分析,旱涝灾难对农业影响大。小结:所以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难。板书3季风气候显著引导依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主要有什么特点?结论气候困难多样、大陆性特征明显、季风气候显著。过渡我们学习了亚洲的气候特征,那么欧洲的气候特征又如何呢?以学生自学的形式为主,培育独立思索、解决问题的实力。列表比较亚洲和欧洲气候特征的不同。利用书上的练习总结:1气候类型少,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的气候;2海洋性特征显著;3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课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读图及学习方法
15、的驾驭,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驾驭其分析方法,来了解欧洲的气候特征。所以,要多提示学生从地图上找有用的学问,增加读图的练习。板书设计四、困难多样的亚洲气候1气候困难多样2大陆性特征明显3季风气候显著第5课时(课堂导入)复习提问推断下列有关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1)除温带海洋气候外,大多数气候类型都有分布。(2)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3)季风气候显著。(4)大陆性特征显著。(5)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暖和潮湿的西风。(讲授新课)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句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说我国黄河注入到那个海洋中去?看图
16、1-1,找找亚洲还有哪些大和分别注入到四周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去?板书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讲解并描述亚洲的大江大河许多。长江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阔。(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活动学生在1-1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这些湖泊的位置。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最高的湖泊;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学生读图、探讨回答问题。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欧洲的河流,并依据亚洲河流的特点,总结欧洲
17、河流的特点有哪些。通过地形图,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总结。(二)欧洲气候暖和潮湿水量丰富,大部分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程长,航运价值高。活动完成教材P11的活动来相识多瑙河和莱茵河。小结欧洲河流的特征: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练习利用地图找出欧洲闻名的伏尔加河、莱茵河、多瑙河等视察河流流经的国家。列表总结亚洲、欧洲河流与湖泊的特点、河流特点。尤其是多瑙河干流流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前南斯拉夫(今塞黑)、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课堂总结)河流的特征与天气、地形的联系非常亲密,所以,驾驭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有
18、助于学习气候和地形特征,在讲授是要留意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总体学生的驾驭状况较好。板书设计五、河流(一)亚洲1大河众多。2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四周奔流入海。3内流区面积广阔。(二)欧洲1河网稠密、水流平缓;2河流短小、水量丰富;3航运价值高。第6课时(课堂导入)放一段录像资料,反映亚洲人种、民族的特色,用人口攒动的亚洲东部或欧洲的繁华的街景以及青藏高原无人区等具有人口分布特色的景观,有这些资料引入亚洲的人口。(讲授新课)板书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指导学生读图1-14,亚欧人口密度图,回答人口分布的特点。板书1人口最多的大洲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列举。讲解并描述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
19、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占非常之六)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板书2人口分布不匀称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学生自学阅读14页亚洲的民族小材料。4亚洲的国家在13页地图1-15上找到与我国在陆地上相邻的国家。中国的临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4个。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那么欧洲的状况如何呢?学生阅读12页材料,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板书(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
20、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峻。活动课下搜集亚洲和欧洲的世界之最。(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洁,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解并描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板书设计六、亚洲的人口与国家1人口最多的大洲2人口分布不匀称3亚洲的人种和民族4亚洲的国家(二)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2城市文化水平高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4人口老龄化现象较严峻。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洁,可以通过大量的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今后的讲解并描述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课,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其次节非洲课时支配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21、、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缘由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闻名地形区实力目标:培育学生从地图上获得地理学问的实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得地理学问的实力。教化目标: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人人同等的观念。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闻名地形区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人人同等的观念。教学方法:启发探讨讲授式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22、、导入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接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爱好,引发学生思索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板书: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使学生进一步熟识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娴熟驾驭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输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
23、置:最北在30N以北,最南在30S以南;赤道、北回来线、南回来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E以东,最西在20W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激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1依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2依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
24、,及各种统计图表,驾驭读图的方法,熬炼读图实力娴熟读图的技巧。3依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4依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视察到非洲的几处特殊之处: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海岸线非常平直。阅读课文,简洁介绍、以人文教化、德育为主。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四、总结本节课所学学问。五、布置作业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娴熟这种方法。教学后记:非洲是学生特别感爱好的一个大洲,讲课时适当插入一些关于例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地理 下册 第三 章导学案 湘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