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docx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峨眉山月歌学问点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峨眉山月歌学问点苏教版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词句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发:动身。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旁边。三峡: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一
2、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白话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淌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动身,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扬州。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特性特色、最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怜悯,又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酷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擅长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闻中吸
3、取养分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调,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练习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这首诗构思精致,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3.其次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 1.李白 2.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3.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春晓给我们呈现的是雨后早晨的春景图。村居则是另一种情调,千里莺啼。春风杨柳,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放飞希望。意境悠远。学习本课重点是识字和
4、古诗的朗读背诵。 一、教学目标 1相识“落、少、扬、烟、童”等11个生字。 2会写“少、处、忙、村、放、春、学”7个字。 3学习“竖心旁”“反文”两个部首。 4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准11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7个会写字,并留意支配好字的间架结构。相识并正确书写2个部首。 2.了解两首古诗所描写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教学打算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建议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今日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认读“古、诗、首” 齐
5、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首诗,不相识的字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1检查读音状况: (1)抽读卡片指名、开火车认读:夜、落、少、知、处。 (2)探讨认准这些字的方法:春 (三)再读诗文:检查读音。 1自由读。 2同桌相互读。 3指名读。 4.沟通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四)识字、理解、感悟、朗读: 学生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详细解决问题: (1)理解题意,学习“春”。理解“晓”。 A学习“春”时可以实行猜字谜的形式:“三个人看落日”。既而理解“春”的意思,指名进行组次练习。 B读题目质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 C结合“日字旁”理解字义与太阳有关。指早晨。 D再读课题,导入:这首诗表现的是春天早晨怎样的景象呢? (2)分别朗读每一个诗句,感受其中的意境: A:春眠不觉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并读出春天的早晨沉睡后舒适的感觉。引导朗读:春眠/不觉晓。 B:到处闻啼鸟:通过课件演示,理解“到处”。(分别在不同的方位出现小鸟及叫声,使学生如临其境。)引导朗读:到处/闻啼鸟。 学习“处”:分析字形:半包围结构,先外后内。与“外”、“夜”对比记忆。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被春雨打落的花瓣,使学生感受诗人对落花的怜惜之情。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情感。 D:学习“知”:分析结构,相识“失
7、字旁”。重点指导第四笔不出头、第五笔是点。 E:学习“少”:引导学生视察这个字简单错的地方,与小对比。其次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区分这个多音字。 F:整体感悟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熟读成诵:实行多种形式进行背诵,如自由练习、指名背诵、师生相互提示合作背诵等 (五)写字: 少:独体字,留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支配。(自己描、写。互评。) 处:正方形,外边三笔老师带写,留意撇短捺长、找准斜度。 知:左右对比,可以用画线法比较: 左高右低、左长右短,特殊是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视察描摹。 春:学生小组学习,探讨。老师指导(横与横之间的距离、长短。) 针对不同的字,通过不同方式
8、进行指导,调动学生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供应合作时间与空间。重点突破难点。 (六)布置作业: 1必做:背诵古诗、抄写生字。 2选做: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村居 步骤: (一)谈话导入、解题、学习“村”。 1、上节课我们学习学习了春晓,谁情愿给大家背一背? 2、学生背诵春晓 3、激趣:下面我们再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村居。 4、齐读课题,学习“村”: 问:关于这个字你都知道什么?(音?义?写?部首及形声特点等,) (二)激发爱好、整体感知。 1、带入情景:诗中描写的就是在乡村居住是看到的一种春天的景象。(出示课件你们想看吗? 2、整体感受:看到这种情景你有什么想法?激
9、励学生个*展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3、导入识字:诗中有一些我们不相识的字,你能试着认会吗?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激励合作互助。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学习: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探讨:读懂的内容、探讨不懂的词句。 3、老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重点指导词义: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学生自己试读,小组汇报、
10、评议。举荐读得好的同学给全班同学听。 师生共赏。 老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看图、课件演示及结合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在师生评议、竞赛探究过程中,老师随机进行朗读的指导: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六)熟读成诵。 自由背诵、同桌检查。 (七)指导写字。 1同桌探讨,重点指导: 忙:重点板书“竖心旁”,留意左右笔画的穿插。(右边的横插在左边点的下面。) 村:左右同高同长,留意“木字旁”和“村”中两点的位置关系。 放:板书四笔反文的书写方法。可实行笔画拼摆的方式让学生形象感受。 (八)
11、布置作业: 必做:抄写、听写字词、背诵。 选做:到户外去放风筝,体会放风筝的乐趣。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教学目标: 1、会认“刘、菊、残、君、橙、橘、径、斜、枫、于”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枝、枫、记、刘”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3、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识记生字,练写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诗意,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课时支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出示苏轼画像或写
12、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月饼盒等物品,让学生直观相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老师可因地制宜地利用教具。) 2、简介苏轼: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精彩。 3、解诗题:一天,苏轼和挚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与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特别兴奋,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提示读准后鼻音。 二、释字词,明大意 1、初读。自由读这首古诗,画诞生字。 2、指名读生词:刘景文、擎雨盖、傲霜枝、君须记、菊残、橙黄、橘绿。(词语可课前板书,也可做成卡片。) 3、再读。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 指名读、同桌互读、分组读
13、、齐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老师范读,读时要求学生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标记。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5、再指名读,齐读,要求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6、质疑。同桌相互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老师点拨 荷尽:荷花枯萎。 擎雨盏:托住雨珠的叶子。 菊残:菊花凋谢。 傲霜:不怕风霜。 君:您,古代对人的尊称。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三、品诗句,悟诗情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比照插图细细品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反馈。 (1)荷尽 探讨:荷花凋谢了,
14、荷叶枯萎了,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季节? (2)菊残 沟通: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饱满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橙黄橘绿 想象回答: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3、做填空练习:秋天的景象真美呀,秋天还是一个_的季节! 4、难怪作者感叹: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板书:好景、君须记) 四、诵诗句,写生字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尝试背诵,并沟通自己的背诵方法。 3、出示要写的字:首、枝、记、刘,学生认读。 4、学生视察字形,沟通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
15、写美观。 5、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6、小组展示,观赏评价。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赠刘景文。 2、听写生字;抽读要求会认的生字。 二、归纳学法 1、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赠刘景文的吗? 2、老师小结后板书: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诵诗句。 3、本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次首古诗。 三、学习山行 激励同学们当“小老师”,自主带领同学们学习。 1、知诗人。谁能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给大家介绍作者? 杜牧:我国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诗题。“山行”是什么
16、意思呢? 山行:在山中行走的意思。 3、读诗句。 (1)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 (2)范读、画出停顿,再齐读。 4、明诗意。 (1)词语点拨: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斜(石子的小路,曲曲折折)、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的地方)、坐(因为)、二月花(二月春天的花)等。 (2)山行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点拨要点: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从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能看出。 (3)假如此时此刻你也与诗人一起来到了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了你的眼帘? 小结,并随机板书: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5、悟诗情。 当我们看到这秋天傍晚的
17、美景。看到这火红的枫叶,或许我们也会与诗人一起不由自主地赞道(引读全诗、尝试背诵。) 四、学习生字 1、出示“于、枫”两个字,指名说字形特点及识记方法。 2、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昕,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板书设计: 山行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近景:枫林晚。霜叶红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妙。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酷爱春天的情感。一、学习绝句(一)复习导入,
18、解题1.回忆并背诵已学的和春天有关的古诗。(板书:春天)2.导入课题,并简要释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指导读通诗句1.配乐范读。留意生字的读音和老师朗读的语气和节奏。2.自由轻声练读。读准每个字音,遇到生字画出来,并多读几遍。3.指名读。(1)读生字,简介鸳鸯。(2)读诗句,正音,评价。4.齐读。过渡:这一回,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呈现春天的美妙的呢?让我们读读诗句再细细品尝吧!(三)明诗意,悟诗情,指导朗读1.指导读第一句。(1)迟日是指春日,诗人在感叹什么呢?(2)借所学的成语赞美春天,激发热忱。(3)指导朗读第一句(指读、齐读)。过渡:春天是多么美妙呀,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向大自然,用
19、眼睛、用鼻子、用耳朵、专心去感受一番。2.指导读其次句。(1)当你走向野外时,第一个告知你春天来临的肯定是风,因为春天的风(引导学生说说春风的特点)其次句告知我们:(暖暖)的春风带着(花草的香气)迎面吹来。(2)指导朗读。3.轻轻读第三句。(1)体会泥的改变,理解融。(2)给飞加点。从燕子来回地飞,可以看出它们的心情。朗读体会(试读、指导、齐读)。(3)看图,说说燕子们在忙什么事情,完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过渡:小燕子忙得不亦乐乎,而漂亮的鸳鸯又在干什么呢?4.指读第四句。给暖加点,这个暖字会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猜想一下鸳鸯们睡在沙地上在干什么。5.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四)诵读,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 峨眉山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