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docx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球体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识圆柱体和球体 活动目的 1、相识球体、圆柱体,辨别两者异同。 2、学习制作球体、圆柱体,建构球体、圆柱体组合物体。 3、通过摸、量、滚、做等活动,培育幼儿视察、比较、想象、分析、综合等实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4、培育幼儿探究的爱好,发展他们的创建性实力和思维实力。 活动打算 1、打算各种圆球。如小皮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铅球、塑料球等。 2、打算圆柱体玩具若干。如积木、积塑、小棍棒、未用过的铅笔、万花筒等。 3、收集各种球体、圆柱体包装。如足球冰淇淋盒、小药丸盒、易拉罐、麦乳精罐等。 4、打算一些挂历纸、白板纸、橡皮泥、尺、胶带、线、剪
2、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球体 1.请幼儿猜谜:胖墩墩,圆滚滚,立不住,站不稳,哪边挨地都会滚。 2.请幼儿玩球。幼儿按意愿选球,通过摸、滚、踢、拍、托、掷等动作玩球。 3.请幼儿回答老师提问:玩的是什么球?怎么玩的?通过玩你发觉了什么? 4.老师小结:许很多多的圆球,虽然它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形态相同,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放在地上总是站不稳,并向四周滚动的,这就是球体。 5.师生创编儿歌:小小球儿圆滚滚,哪边看它都很圆;小小球体站不稳,哪边挨地都能滚。 二、好玩的圆柱体 1.请幼儿用线、尺、小手分别量一量未用过的铅笔、小棍棒、万花筒等,看看两头的圆的大
3、小、两圆之间的距离,并说说发觉了什么。 2.请幼儿滚一滚易拉罐、麦乳精罐等,说说它们是向什么方向滚动的。 3.请幼儿将圆柱体积木、积塑、小棍棒按高矮、粗细的依次分别排一排,看看它们像什么。 4.老师小结:测量时,两头有两个一样大的圆,两圆间的垂直距离一样长;滚动时,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竖着排列,看起来像柱子,这就是圆柱体。 三、球体、圆柱体的区分 1.请幼儿每人拿两个玩具(球体、圆柱体玩具各一个),用同样的方法在地上滚动,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来站稳。 2.引导幼儿试将两个球体、两个圆柱体分别重叠,视察发生的现象。 3.老师小结:球体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圆柱体只能向两个相反的方向滚动
4、;球体表面没有平面,不能重叠,圆柱体两头有两个相等的平面,可以重叠。 四、灵活的小手 1.请幼儿想一想,在幼儿园、家里或其他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有哪些东西是圆柱体?分别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给幼儿供应白板纸、挂历纸、橡皮泥等制作材料,让他们进行手工制作。 对实力差的幼儿,只要求他们完成球体、圆柱体模型;对实力强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建构组合物体,如凉亭、攀登架、滚筒等;对实力一般的幼儿,要求他们完成简易组合物体即可,如冰淇淋娃娃、京剧小丑等。幼儿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老师对有困难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对大胆创新的幼儿,赐予他们激励和确定,并为他们供应条件,使其
5、完成作品。 3.作品展览。让幼儿观赏自己和同伴的佳作,体验胜利带来的欢乐。 五、商品展销会 1.为幼儿供应肯定的活动场所。 2.引导幼儿将自制的作品、收集的玩具和废旧物品先按球体、圆柱体两大特征进行分类;再按商品的种类(如食品、玩具、日用品),进行二次分类。 3.陈设货架,布置环境。幼儿按标记排放商品。 4.开展创建性嬉戏:“商品展销会”。要求幼儿在展销过程中,说出各种商品的名称、外形特征。 幼儿园数学教案:玩具分类 幼儿园数学教案:玩具分类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态、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实力。 二、重点与难点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
6、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 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积累木中桃出全部红色积木。 其次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积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实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驾驭标准的实力,为产生标准作打算。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
7、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操作探究求同,分类分组探讨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究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阅历。说明操作探究阶段老师要为幼儿供应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供应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态)。 2通过分组探讨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实力。说明分组探
8、讨可按两种水平设计,实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探讨。实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探讨。 3巩固操作时要供应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爱好。 致力于供应给广阔幼儿老师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每天将会整理当天由我们的老师团队供应的参考教案和各种教化相关资源,让广阔老师轻松备课。大家有任何问题和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感谢大家的支持了,因为你们的支持我们将做得更好 o(_)o 幼儿园数学教案:找邻居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驾驭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打算 1、课件-数字图卡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幼儿数卡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9、1、请幼儿做成一排,说一说和你挨着坐的是谁? 2、和挨着坐的幼儿拉拉手。 二、出示图片,老师讲解并描述 1、讲解并描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1和3. (2)小兔说它的家是4号的邻居,是3和5以此类推。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详细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 告知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究3、4
10、、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 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三、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 (小挚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始终说到数字6。 四、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老师: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 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 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 老师: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 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
11、的关系。 五、结束部分:嬉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相识。 嬉戏:给屏幕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挂灯笼 活动目标: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辨别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打算: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 在中国的很多节日里,大家都喜爱挂灯笼,红红火火,特殊喧闹。我们小挚友也剪了很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日,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挚友。 二、认读加法题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 2 5,3+2 2 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
12、?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出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三、看灯笼找算式题 1、我们剪了很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挚友? 3、幼儿操作:视察各串灯笼,辨别它们不同的特征。找寻可以匹配
13、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四、认读沟通: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找寻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 延长: 生活中的算式题。 思索:3+2=5还可以表示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算式题的用处很大,能帮我们很多忙,我们平常可以用它做什么事呢? 幼儿园数学教案:买玩具 从孩子身上的问题生发出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题生
14、成: 在以培育幼儿社会交往实力为重点的卖玩具的社会彭动中,幼儿会不会算账成了活动是否能顺当开展的前提。女幼儿为了付给别人9元钱,好不简单从自己的口袋里数出九7元钱”(以圆片代替),结果,因为“钱”太多,对方没拿好,撒了。既奢侈了时间又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幼儿的思维好像迢留在“l”和“很多”的水平上,对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肚糊,不能敏捷地运用到生活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本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复习10以内的组成。 活动打算: 教具:小猪木偶一个、磁铁教具猫一只(身上标有7元)、磁铁数字卡片若干(1、2、5); 学具:贴有价钱的玩具若干,嬉戏用的硬币和纸币
15、若干(元)、挂袋人手一只。循环嬉戏的作业单若干(作业单里的不同)。 活动过程: 1、复习数的概念。 (1)拍手数数: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一五个五个数; (2)复习顺数、倒数嬉戏“打电话”; (3)复习lO以内数的组成嬉戏“碰球”。 2、学习用几个小数组合成大数的方法付钱。 (1)情境表演“小猪买玩具”,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索 出示木偶小猪,创设情景,激起幼儿参加活动的挚热。 老师边操纵木偶小猪边说:“我是小猪,自从上次小我卖掉旧玩具,我就常常卖掉旧玩具,去买新玩具。瞧,了,我去买新玩具啦!” 设计小猪遇到困难的情节,激起幼儿主动思索的: 买卖对话: “卖大狗,我的大狗9元一只。”(卖方配班老师
16、) “这只狗我喜爱,我有钱,我买了。”(买方小猪) “这是1元,这是2元,这是5元,嗳,怎么没有9元起,我没有9元钱,便宜点卖吗?”(买方) “不能便宜,你的口袋里有九元钱,你动动脑筋想一想? 老师:“小猪口袋里的钱够吗?它应当怎么付钱?” 个别操作,集体验算。(引导幼儿思索几种不同法,如两个l元、一个2元和一个5元合起来是9元等。) (2)出示磁铁教具猫(标有7元)、数字卡片(标有1的圆形卡片若干,代替钱),和幼儿共同探讨并演示数的分的关系。 提问:“买价格7元的玩具猫可以怎么付钱?”(激励多种组合的方法。) 重点:理解总数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 (3)幼儿玩循环嬉戏。 老师讲解嬉戏的要求及玩
17、法:“你们想去买玩具吗?要买玩具首先要学会算账。今日,老师为小挚友打算了一些材料,有的须要你右分合里添数字,有的须要你依据玩具的价格在要付的钱上打勾,小挚友要细致想一想,算一算,比如作业单左边的玩具卖多少钱,假如你要买,应当怎么付钱呢?你就在右边要付的钱上打上勾。” 3、尝试用组合付钱的方法买玩具。 (1)“现在老师是营业员,你们想来买玩具吗?”(请34个幼儿尝试买玩具。) (2)“你们想当营业员吗?这次,不仅买玩具的小挚友要算账,卖玩具的小挚友更要动脑筋,可不能收错了钱。”(将幼儿分成两组,轮番买卖玩具。) (3)沟通付钱的阅历,体验胜利的欢乐。 课题评价: 一、效果分析 因为在此活动前曾经
18、开展过“卖玩具”的活动,因此,幼儿已积累了肯定的买卖阅历,对“卖玩具”很感爱好。在“卖玩具”的活动中,一个一个数硬币付钱的方法也让幼儿感到不便利,他们迫切须要学会便利、快捷的付钱方法,以满意他们买卖玩具的须要。全部这些,为数学活动“买玩具”打下了良好的铺垫,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活动中,通过看情景表演、帮小猪解决难题、学算账及要玩具,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尝试了多种组合的方法。他们和 投入,思维也很活跃,活动环节的一步步深化将幼儿的心情逐步推向高潮,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专家点评 孩子都有介入成人生活的愿望,而买卖常是发生于成人之间的活动,幼儿只是旁观者。当老师把“买卖”引入幼儿的活
19、动,有场景、“商品”、有“钱币”、有“交易”时,幼儿的须要被激活了,于是,他们很投入地进行“钱币”与“货物”的交换,进行钱币的计算。老师们不妨再大胆些,在班级或幼儿园搞一个小“市场”,让幼儿把自己不想玩的玩具带来,带上10元钱(由不同面值组成),让幼儿进行“交易”,以体验一次真正的钱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可以断言:当数学活动与幼儿的内在须要联系起来时,他们的数学活动会特别投入。 三、反思与探讨 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须要吗?试着也从孩子的问题和须要生成教化活动。 资料卡有关幼儿学习数学活动的关键阅历。 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阅历。 分类。 *探究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留意并描述事物的
20、异同,进行分类和匹配。 *用不同的方式运用和描述物体。 *描述事物所不具有的特征或不归属的类别。 *同时留意到事物的一个以上的特征。 *区分部分和整体。 排序。 *比较:哪一个更大(更小)、更重(更轻)、更粗糙(更平滑)、 响(更轻)、更硬(更软)、更长(更短)、更高(更矮)、更宽(更窄)、更暗(更明)等等。 *依据某种特征来排列物体,并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最长的、最短的等)。 数概念。 *比较数量:多少,等量:更多更少,数目一样多。 *用一一对应匹配的方式来比较两个数群的数量。(如:饼干和小挚友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点数物体和唱数。 理解时间和空间的关键阅历。 空间关系。 *装拆物体。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数学教案 认识 球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