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降水和干湿地区》教学设计.docx
《高一地理教案:《降水和干湿地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教案:《降水和干湿地区》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地理教案:降水和干湿地区教学设计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育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实力。4.渗透酷爱祖国的教化和辩证法的教化。 教学重点 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成因。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计算机软件、“中国年降水量”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我国地域宽阔,各地气温差别很大。不仅如此,我国
2、降水的分布也相差悬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特征。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新疆民居”,“黄土高原民居”,“江南民居”。 为什么这些民居有如此大差异,这与当地降水有何关系? 要了解这些,离不了“中国年降水量图”(出示地图)。 同学们留意视察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然后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三条等降水量线所在地区的居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当地的降水特点以及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探讨,打算表演。 (1)请三位同学分别表演。 (2)请同学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一、降水的特征 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削减 我国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不均
3、,在时间分布上呢? 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请留意老师出示城市的依次,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老师指导读图,学生探讨、回答。 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匀称,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2降水时间分布不匀称(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 “北京19501994年降水量年际改变曲线图”(见教参)。 年际不均 为什么降水会形成这样的时空分布规律呢? 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起先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所确定的。 因此说,降水的分布与季风有很大的关系。 二、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什么是季
4、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 1季风的概念 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2 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缘由是什么?学生探讨。 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依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唐代诗人王之涣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实际就是夏季风。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请同学能否尝试说明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 沿海
5、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足够;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稀有。 降水的季节改变与年际变比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同学们探讨一下,最终看看是不是与计算机演示的一样。 学生探讨。 下面我们将通过演示雨带的移动和雨季的形成来说明上述问题。 4雨带移动与雨季 (屏幕演示)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限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起先形成并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反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 这是4月的云图,云带下方地区进入了雨季。5月,雨带将扩展到南岭地区,人们称之为“华南雨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季风势
6、力日渐强大,它已不满意困守在华南地区,又要北伐了。6月初,夏季风的先头部队来到长江流域,冬季风势力较弱,摇着小白旗又向北逃命去了。请看6月的云图,云雨带到达长江流域,江南进入雨季。因为时逢黄梅成熟季节,所以这个雨带被称为“江南梅雨”。有一句古诗“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当地谚语还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阴雨连绵常使衣物、食品等发霉,人们又埋怨地称之为“霉雨”。 (屏幕接着显示)7月中、上旬,盛夏来临,海洋上的暖湿气流被源源不断地送来,夏季风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长江和淮河,接着北上。冬季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夏季风进入了华北地区,8月又占据了东北地区,限制了整个季风区
7、。请看7月、8月的云图,这就是“华北、东北雨带”。 9月份,夏去秋来,夏季风也要走下坡路了。而冬季风是天一冷就活动起来,局势快速逆转,夏季风南移,华北、东北雨带结束。请看云图,云雨带又回了江淮流域。冬季风南下,摧枯拉朽,江淮雨季很快结束。10月份,华南地区的雨季也结束了。前后不过一个月,到此为止每年一次的冬、夏季风争霸赛告一段落。 让我们来总结全年的季风活动。 南方雨季起先早,结束晚,时间长, 北方雨季起先晚,结束早,时间短。 其次个问题的答案也有了。一般说来,季风活动是有规律的,但不同的年份势力强弱不同,登陆有早有晚,这样就造成了降水年际不均。 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仅
8、仅取决于当地的降水多少吗? 学生探讨、回答:干湿程度与蒸发量也有关。 所以科学家依据各地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了四类干湿地区。 三、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状况”图。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潮湿的地区,依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潮湿地区和半潮湿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依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潮湿区,水分足够,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踪迹来到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 潮湿地区景观。 半潮湿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
9、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的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半干旱区气候偏干,地表植被为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半潮湿、半干旱地区景观。 干旱区水分严峻不足,也制约了植被的生长,有些地区几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观非常单调、荒芜,是典型的荒漠景观。 干旱地区景观。 今日,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的活动与降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季风活动的一些异样,有时会给我国带来肯定的自然灾难,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遇损失,带来不利之处。尽管这样,它对我们的影响仍旧
10、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把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同一纬度的其它国家、地区做比较,例如北非。 北非景观。 由于没有季风活动,北非气候非常干旱,是世界上闻名的干旱区,比我国的干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闻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一片广袤的不毛之地。而我国的30N旁边,正是地肥水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漂亮的、富裕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样一比照,我们不禁要感谢季风了。所以我们对待季风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和看法,既看到它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关于这一点,下节课我们将接着探讨!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降水的特征 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
11、由东南向西北削减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二、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1季风的概念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4雨带移动与雨季 三、干湿地区 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2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理解季风活动与我国降水量年际改变的关系,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大致状况。2.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培育学生的读图实力。 3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以及利用不同的干湿状况进行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教化。 教学重点 1干湿地区的分布。 2我国降水量年际改变的成因。 教学难点 我国降水量年际改变的成因。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读图法相结合。 教学媒体 中国的干湿
12、地区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出现在几月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 每年的7月、8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则出现晴朗少雨的天气。正值伏天蒸发旺盛,而降水不足,但此时恰值水稻生长旺期,极需水分形成伏旱。 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伏旱吗? 学生回答。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同学也主动为灾区捐物捐钱,贡献了我们一份爱心,那么为什么1998年伏天长江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伏旱”而出现了特大洪水呢?今日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导致了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猛增,远远地高于往年。也
13、就是说,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年与年之间并不相同,这就是降水量的年际改变。 二、降水的年际改变 北京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约多少毫米? 学生回答。 北京在1951年至1980年30年间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59年约1400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1965年约250毫米。 (1)为什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改变大? (2)为什么在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特大洪水? 上述现象的形成与夏季风的强弱相关。若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就偏少;若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就偏多。因为每年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14、,所以北京的降水必定会出现年际改变。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因为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7月、8月份雨带仍停留在长江流域所致。 我们现在知道了夏季风既影响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还影响我国降水的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 江南的稻田、西北的沙漠图。 南方以水田为主,西北以荒漠为主,二者的干湿状况不同、南方潮湿而我国的西北干旱。 什么因素导致两地区干湿状况不同呢? 学生回答:降水不同。 是否降水量相同的地区,干湿状况肯定相同呢?请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周,找出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年降水量大致相同,但却分属于半潮湿或半干旱的地区。 学生探讨。 东北地区的东部属于潮湿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蒸发
15、量小,为什么蒸发量少呢?其缘由是因为气温低。 所以确定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是要看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空气潮湿;反之,则空气干燥。科学家把我国划出四个干湿地区。 三、干湿地区 我国有哪四大类干湿地区。 学生回答。 我国有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l)潮湿地区与半潮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潮湿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探讨、回答。 (1)潮湿地区与半潮湿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半潮湿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
16、线,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3)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请同学找出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各自的分布地区。 学生回答。 潮湿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三省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半潮湿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和青藏高原的西北部。 在上述地区,人们是如何利用其自然条件发展生产的? 学生探讨。 潮湿和半潮湿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农耕区,秦岭淮河以南多利用为水田,秦岭淮河以北半潮湿地区为主的地区多利用为旱地,半干旱和干
17、旱地区主要是我国草原牧区。所以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为我们供应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不同,我们在发展生产时,就要因地制宜,爱护好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l)为什么北京地区既要抗旱,又要防洪。 (2)为什么北京地区的降水会出现年际改变,对北京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影响? (3)能否在内蒙古高原广泛地种植水稻? (1)填充图册,第11页作业。 (2)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板书设计 二、降水的年际改变 三、干湿地区 我国有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2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4
18、00、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改变、年际改变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安排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安排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改变曲线图,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改变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安排和年际改变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打算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19、气温柔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柔温度带方面的学问,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学问。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想一想”小栏目,提问: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须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须要带雨具,因为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当带上雨具,因为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结束,常常有阴雨天气。) 讲解并描述从上面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0、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设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学问。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急。 读图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样的? (答案: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0等温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旁边,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
21、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状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东南沿海的房屋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有的特点。) 提问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探讨,然后再回答) 归纳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一、降水量从东南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降水和干湿地区 地理 教案 降水 干湿 地区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