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数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1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驾驭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并能按依次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依次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视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实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教学难点: 能按依次正确进行
2、计算。 课前打算: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小结。 二、主动探究,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沟通,老师依据沟通状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索,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依次进行计算的? 老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依次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依次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
3、数 1、探讨:这两个算式,假如让你选择,你喜爱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视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沟通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安排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依次,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沟通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4、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干脆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沟通。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第 3单元 分数除法 第4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页例3。 【教学目标】 1.驾驭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依次。 2.正确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提高计算实力。 3.培育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
5、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驾驭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依次。 难点: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运算。 【导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 1.出示下面的计算题。 (1)(9+11)6 (2)75+205 (3)100-104 (4)80(60-40) 老师:学生计算前提问,上面的每道题含有哪些运算?应当先算哪一步? 老师:指名四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回答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是怎样的? 二、自主探究(一) 1.出示例3。 (1)让学生读题,获得信息。 (2)同桌沟通,集体汇报展示有价值的信息。 (3)分组沟通,展示思路(2种)。 (4)依据思路怎样列式? (5)分组沟通,这道算式应当怎样计算。 (
6、6)学生试算,指名板演。 (7)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学生自己解决,对有困难的少数学生,可小组内沟通。 3.师生共同小结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依次。 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当留意什么问题? 三、自主探究(二) 1.出示9。 (1)引导学生视察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2)学生探讨分数连除怎样计算呢? (3)学生试算,老师巡察。 (4)选择有代表性的算法让学生板演。 可能有以下几种: a.9 b.9 c.9 = = = = = = = = (5)依据详细状况进行评讲。 (6)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分数连除的计算方法。 2.出示。 (1)分组探讨,这道题应当怎样计算? (2)汇报探讨
7、结果。 (3)学生试算,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4)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探讨:以怎样简算这道题? 3.出示(15)。 (1)探讨,这道题的运算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3)指名口述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4)学生比照检查。 (5)师生共同归纳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9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4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并说出解方程的依据。 五、课堂小结 老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六、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七第15、16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8、数学教案 第11课时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驾驭运算依次,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娴熟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驾驭运算依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打算: 课件、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漂亮小岛叫欢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实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与吗?让我们起航吧! 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欢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与游园会了。 2、复习。 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9、。 庆贺你们获得了参与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 二、新知探究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日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 234 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 (1)指导读算式。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 (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探讨,再全班沟通。同时板书,最终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 3643 指名试读,假如有错误,刚好订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探讨。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
10、动脑筋。看看又有谁来了。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 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依次计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觉了什么? 2、嬉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乘除两步计算和练习十四 乘除两步计算的运算依次是按从左往右计算的。 教学反思
11、: 只有在较好地驾驭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乘除两步计算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驾驭运算依次,更好地用口诀求商、求积。因为学生已经具有连加、连减两步计算的阅历,所以从左往右地依次进行计算这样的运算依次,学生大部分驾驭得很好。但是在详细计算过程中,因马虎等缘由可能造成的失误,会导致结果不正确,所以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化,必需贯穿教学始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与分数相乘数学教案 其次单元 分数乘法 第4课时 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例4、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12、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 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育视察、比较、分析、推理的实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分数并统一法则。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接着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 出示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 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
13、8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索: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1/2 的3/4 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打开书P45完成 提示:依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探讨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 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 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 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打算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 。 学生动手操作
14、,老师巡察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学生视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探讨有什么发觉?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 ,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示学生留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通过沟通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1、下面着几道题你会计算吗? 出示:2/11 3 = 4 5/6 = 请同学们先完成“试一试”第2题的填空,提示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探讨:分
15、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探讨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实际计算时可以干脆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2)也可以整数与分数干脆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2、练习。 完成“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干脆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做练习六的第1、3、4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怀疑?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六的第2、5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数除以分数数
16、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数除以分数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2课时 整数除以分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6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七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探究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驾驭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究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驾驭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实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胜利的乐趣,培育学好数学的自信念。 课前打算: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17、.口算:3/83 4/54 9/56 4/132 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2 1、提问: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挚友,假如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挚友?怎么列式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42? 接着提问:假如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挚友? 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依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1/2? 先让学生分组探讨,再组织全班沟通: 把4个橙子每 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1/2 是几? 板书:41/2 =42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
18、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 让学生操作后明确:41/3=12 41/4 =16 (3)出示:41/3 =4( ) 41/4 =4( )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三、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依据每 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 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板书:42/3 =43/2 =6 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沟通。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由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沟通。 2、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沟通。 提示学生:把分数除
19、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做练习七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 4、做练习七第7题。 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6题和第8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运用。由于有了大量的学问基础,教材支配了一个详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究、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
20、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觉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供应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学问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敏捷运用运算律的实力。练习十五中还支配了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驾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并能按运算依次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依次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视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实力。 3、使学生在学习
21、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阅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依次。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运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详细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学问基础
22、,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究,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沟通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须要,从而增加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索,尝试计算 (1)提问:依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阅历,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是怎样的? 使学
23、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沟通算法,理解依次 让学生结合详细问题情境说说运算依次。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索,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依次,体验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新学问纳入学问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探讨:这两个算式,假如让你选择,你喜爱计算哪一
24、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其次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视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安排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运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主探究,充分视察,对比体验,通过自己思索,用已有的学问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学问,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和初步的演绎推
25、理实力。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依次,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计算后,引导学生自觉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分析错误的缘由,养成仔细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培育学生
26、仔细负责的学习看法。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沟通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殊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用运算律时,经常是运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视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留意使运算简便。 设计意图: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用的运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区分。养成仔细分析数据的习惯,提高合理敏捷计算的实力。 3、练习十五1、2题 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
27、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1课时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34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依据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 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验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驾驭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相识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驾驭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依据详细状况敏捷地进行计算;培育学生视察、
28、比较、分析推理和概括等思维实力。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日起先,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挚友喝,怎样列式?为什么?(板书4/52=) (3)学生探讨:4/5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让学生沟通想法: 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 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升的是多少,所以,4/52就可以用4/51/2,结果
29、是2/5。 谁能再说一说,4/5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4/51/2来计算?1/2是2的什么数?(倒数)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假如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挚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4/53) (2)4/5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干脆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 3、总结方法。 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便利?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依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依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 各自练习
30、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练习七第2题。 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状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干脆除以整数?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1、3、4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读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算式,驾驭运算依次,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娴熟表内乘、除法计算。教学重点驾驭运算依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
31、迪士尼里的小动物们正打算举办“数学游园会”,小挚友们想参与吗?长颈鹿说:“想要进来,先对口令。”你们有信念吗?口令一:23=364=486=83=64=93=82=246=口令二:2+3+4=36-4+3=4862=问: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在计算时都应当怎么计算?(从左往右)小结:小挚友们真棒,我们正式参与数学游园会了!二、讲授新知1、教学例题小松鼠说:我遇到难题了,大哥哥,大姐姐能帮帮忙吗?(1)出示例题234问:你会读一读这样的算式吗?(同桌相互读)读作:2乘3再乘4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3643应当怎么读呢?你会算吗?问:之前我们学习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叫做“连加”
32、,那像这样有两个乘号或两个以上乘号的叫什么呢?(连乘)这个有乘有除的呢?(乘除混合)2、教学试一试4862836谈话:小松鼠还有两道题目,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解决呢?学生独立解决后沟通怎么想的?你还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小结:小挚友起的名字又好听,又正确,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老师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三、巩固练习谈话:小猴子听小松鼠说你们都很聪慧,又乐于助人,这是真的吗?那他也确定考考你们,并回答他的问题,能做到吗?1、问题一:496=327=问题:比较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2、问题二: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对比,发觉了什么?上下三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谈话:
33、小挚友们学得这么棒,大象也忍不住要考考你们了,还给你们打算了丰富的水果,你们想尝一尝水果吗?那抓紧去解决他们吧!(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3、谈话:小挚友们听说过“龟兔赛跑”吗?今日他们又要来竞赛了,请你们当一当乌龟和兔来竞赛好啊?(想想做做第3题)竞赛规则:一、二两组扮演兔,三四两组扮演乌龟,选出最棒的乌龟和兔,嘉奖“五角星”,再交换角色。(开会车对答案)四、全课总结、拓展延长1、迪士尼里的数学游园会好玩吗?你今日有什么收获呢?2、小挚友们学得真不错,最终小牛和小羊还有两道题目想考考你们,你们能解决吗?(1)()里的数是我的年龄,你能猜出我今年几岁吗?637()=1(2)找规律 苏教版
34、六年级上册分数与整数相乘数学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与整数相乘数学教案 其次单元 分数乘法 第1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 课本第28-2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加运用已有学问阅历探究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起先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爱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
35、 怎样列式? 2.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1。 出示例1 老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老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老师:求3个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或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老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
36、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探究 (1)学生尝试计算3。 启发: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学问从不同角度说明吗? 学生试做,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提问:3=由此你发觉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老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老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干脆依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3)总结计算方法。 引导:
37、比较刚才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觉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沟通。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做练习五第1、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沟通: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2题。 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分数连乘 教材简析 分数连乘这部分内容支
38、配在学完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之后进行教学的。例题6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解决,既为学生供应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些打算。 例题在呈现实际问题之后,先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分步解答之后,再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教学三个数连乘。然后通过详细的示范,再告知学生: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6题都是分数连乘的计算练习,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驾驭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实力。第7题是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39、程中逐步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驾驭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育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驾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应用题中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媒体播放动画 10月1日是国庆节,校内里到处充溢快乐的气氛,同学们有的做彩旗,有的做绸花,其中六年级的同学为国庆节晚会在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8/9。(这些绸花按班级分别装在不同的花篮中,并在篮子上标出相应的数量及字样,题目是采纳画面、配音和文字叙述等形式出现) 2、依据画面中供应的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你能说出8/9这个分数的意义吗?(学生口述) 师:为了早些完成任务,学校又派了三班的同学去做花,你们想知道三班的同学做了多少朵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3/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依据上面这些数据算出三班做的朵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