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病梅馆记》知识点复习.docx
《高二语文《病梅馆记》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病梅馆记》知识点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语文病梅馆记知识点复习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并相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二)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三)积累文言词语,并驾驭词类活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并相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布置预习作业: 1课前复习第十六课词类活用学问。 2借助工具书,完成思索与练习(三),并疏通文意。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三)作者简介 (四)
2、检查预习作业 (五)老师设置问题 (六)解读课文 (七)阅读其次段 老师活动 (1)初中时我们曾读过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你们哪一位同学会背啊? (2)龚自珍再这首诗中发出了怎样的呼喊? (3)追问:那么缘由是什么呢? (1)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记”标明文体是小品文或随笔。 (2)“病梅”的“病”非常醒目,请大家说说它的作用? 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散文大都表现自己的政治主见,带着批判的眼光,从政治社会的高度来看问题;他的诗词表现对黑暗社会的不满,气概磅礴;是提倡资产阶级
3、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力主“更法”,废科举,重真才,但一再受保守势力的排挤打击,被迫回乡。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 如学生尚未驾驭词类活用学问,可进行课外补充训练 (1)未可明召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问: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梅有怎样的美称? (2)明确:梅迎寒而开,绝俗漂亮,又坚忍不拔,固常用它来喻人,这种方法是什么呢? (3)联系“简介”,理解“梅”与“病梅”的比方意义。 (4)“病梅”的特点是什么? (5)形成这种特点是外力所致,那么这种外力是谁造成的?细读课文第一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文人画士?那么,这种心理状态表明怎样一种内心?他
4、们不能“明召大号”,但怎么会有人明白他们的心思呢? 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他们怎样来绳梅的?这三个字表现了统治者对梅对人才的狠毒凶残的摧残。 老师小结:作者满怀生气,无情痛斥清朝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面对“江浙之梅皆病”的社会现象,作者的表现是什么?那些字表名了作者疗梅的行动?追问:这一系列动词所在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急迫的心情 老师总结:在这小品文当中,既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痛恨,又寄予了作者改良的愿望:要求复原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形态,这正反映了作者要求特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治志向,而这种愿望在当时背景下是不能直言的。只能委婉含蓄,甚至是隐晦地表达。这种方
5、法就叫做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活动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他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 (3)是“万马齐喑”的缘由。 引人深思。 答案(略) 学生回答(略)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梅、松、竹。 以物喻人 梅喻人才,病梅喻遭摧残的人才。 曲、欹、疏 快速阅读课文。 可能答:是文人画士造成的;花匠造成的。 小组探讨:是心理描写。 是狡猾、阴险,有不行告人的目的。 与文人画士宣扬陈腐的审美观有关,并且他们唆使一批人告知种梅和卖梅者他们的审美观。 绳天下之梅 斫、删、锄 购、纵、顺、毁、埋、解、复、全、辟、贮 句式简短
6、,富有节奏感 全体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并理解名句。 了解新知,从题目中了解信息。 积累文学常识 生生沟通,师生沟通;培育预习习惯。 翻译句子要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了解文化常识 理解艺术表现方法。 引起认知冲突 刨根问底,解决实质 擅长发觉一系列动词的作用 提高概括实力 病梅馆记学案 病梅馆记学案 1.分析第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深意。 答:第一段揭示了产生病梅的缘由。开头一句引出争论对象。接着作者又分三层论述产生病梅的缘由。 第一层,举出有的人对梅的审美观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一个品梅的标准,影射封建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实行严酷的思
7、想统治,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人,而要求人们成为委曲、邪佞的庸才和奴才。其中,“固也”一句,先让一步,暂且承认有的人是有那么一种对梅的审美观,下面逐步转入作者要表达的,同这引用的话相反的意思,直揭“文人画士”利用这种审美观的奸险专心和摧残梅花的罪恶行径,提倡解放病梅,要“纵之顺之”,让它自然生长发展。 其次层,进一步指出上述观点正是“文人画士”的观点,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作者提出文人画士“心知其意”而“未可明诏大号”,说明这种观点的见不得人,从而批判了它的邪恶。 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指的也正是封建统治者的帮凶,依据其主
8、子的意图,奔跑效劳的卑劣行径。斫正、删密、锄直,是夭梅、病梅的手段,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扼杀人才的恶劣手段。他们攻击、陷害那些正直不阿和具有蓬勃生气的人才,要造就的只是委曲、奸邪和死气沉沉的奴才庸才。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群起而督责、束缚以至于摧残扼杀他们。这就是本文所揭露的斫正、删密、锄直的详细内容,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行。 2.最终一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在己亥杂诗中寄予的志向,在本文得到了体现。在其次自然段写了自己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后,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写出了自己疗梅的苦心
9、。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气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局面。因此,他只能以感叹作结,不过,作者的思想仍旧是主动的,充分体现了作者明知他的思想行为会遭遇封建统治阶级的批判迫害,但他毫不畏惧,决心迎接斗争的思想。 3.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作者所要表现的是政治改革的重大主题,揭露批判的是清朝统治者压抑人们思想、摧残人才的罪恶。在当时严酷的思想统治下,这是难于从正面干脆争论的,只好奇妙地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表面上句句讲梅,事实上到处有言外之意,而且比方贴切,寓意深刻而不隐晦。 病梅馆记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
10、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梅以曲为美 B又不行以使天下之民斫直 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余船以次俱进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以夭梅病梅为业 B遏其生气 C纵之顺之 D必复之全之 4为下文各句中的“病”字选择恰当的说明 (1)君之病在腠理,不治将益深。 (2)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3)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5)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A忧虑、担忧B病、疾病C病态的 D困顿E使病 5给下列各句中的加粗字选择正确答案。 (1)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A解开B清除C说明 (2)既泣之三
11、日 A眼泪B小声哭C通“气” (3)予本非文人画士 A原来B根本C版本 (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A不得志B尽,竭尽C堵塞不通 6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又不行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B人皆得以吏使之 C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D安得使予多暇日 二、常识填空 7本文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字_,是我国近代杰出的_家、_家。本文写作方法是_,以曲折的笔法反映了龚自珍的“_”,并揭露了统治者扼杀人才的罪恶。 8龚自珍曾作乙亥杂诗,在诗中他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_。” 三、翻译下列句子 9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译: 10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译: 11予购三百盆
12、,皆病者,无一完者。 译: 1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译: 四、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一) 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群臣臧否。濂惟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13说明加粗的字: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翼:_ 间召问群臣臧否臧否:_ 14下列句子中的“为”字,与“坐客为谁”的“为”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15翻译下列句子。 濂具以实对 译
13、: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 译: 16宋濂回答明太祖的一句话,表明宋濂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_ (二) 及左公(左忠毅公,名先斗)下厂狱,史(史可法)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行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哽咽。公辨其声,面目不行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
14、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17说明下列加粗的字: 旦夕且死且: 微指左公处微: 乃奋臂以指拨眦奋: 史噤不敢发声噤: 18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与“手长镵”中的“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籍吏民,封府库 B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19“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句话反映了左光斗怎样的性格? 参考答案 1C2A3B4BCEDA 5(1)A(2)B(3)A(4)B6A、D 7璱人、思想、文学、托物言志、人才观 8不拘一格降人才 9以树身倾斜为美,端端正正的就没有好形态。 10有人把文人画
15、士这种独特的嗜好和隐私明确地告知卖梅树的人 11我买了三百盆梅树,都是病态的,没有一盆是完好的。 12我本不是文人画士,甘愿蒙受羞辱,开拓一间“病梅馆”来安置它们。 13通“翌”,翌日,其次天好坏 14D 15宋濂把实情一一地回答。 品行好的人跟我是挚友,我了解他们。 16反映宋濂品行端正。 17将要暗暗用力举起闭口 18C 19刚毅、忠烈 语文病梅馆记同步达纲练习 语文病梅馆记同步达纲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下列加线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恃无恐(sh)万马齐喑(yng)B.斫直(zhu)辟病梅之馆以贮之(zh) C.以梳为美(sh)明告鬻梅者(y)D.以欹(q)为美遏其生
16、气()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甘受诟厉(辱骂)明诏大号(告知,一般指上告下) B.遏其生气(阻碍)夭梅病梅(使动词,使病) C.斫其正(砍)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拓) D.以欹为美(倾斜)明告鬻梅者(卖) 3.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风姿);以欹(畸形)为美,正则无景(景色) B.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告知)大号(号召)以绳(用绳捆绑)天下之梅也 C.又不行以使天下之民斫(砍掉)直,删(去掉)密,锄(铲除)正 D.予本非(指责)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辟(开拓)病梅之馆以贮(存放)之 4.对文意的基本理解,精
17、确的一项是() A.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剧烈愿望。 B.文章托物喻人,借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育人才的决心。 C.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文人画士”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反映了作者要求广开才路,反对严酷思想统治的剧烈愿望。 D.文章托物喻人,以梅议政,抨击了“蠢蠢求钱之民”压抑、摧残人才的罪恶,并表达了作者“贮梅、疗梅”,挽救和培育人才的决心。 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以夭梅病梅为业以
18、求钱也 而江浙之梅皆病既泣之三日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B.C.D. 6.下列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B.纵之顺之C.必复之全之D.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创新实力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行破也;千年
19、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注:圣则吾不能:见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攻乎异端: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关于“异端”,杨伯峻说:“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见、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争论。”(论语译注)亿度(du):主观揣测。亿,通常写作“臆”。矇聋:目不明曰矇,耳不聪曰聋。这里指道学后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梅馆记 语文 知识点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