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ocx
《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探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二、实力目标:培育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确定弹力的方向三、德育目标:在试验中,培育其视察实力,结合实际的求实精神。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教学难点:1、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教学方法:试验演示、探讨答疑教学用具:弹簧、海绵、薄竹片、微小形变演示仪课
2、时支配: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利用弹力得力子,谁来说?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踏跳板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形变的概念2、理解弹力是因为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复原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3、会推断弹力的方向4、知道形变的种类(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1)试验演示:压缩弹簧、海绵、用手弯曲竹片视察到什么现象?学生:看到形态或体积变更老师:对,这就是形变。板书:物体的形态或体积的变更叫形变(2)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
3、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引导学生回答:发生形变的物体要复原原状,对和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就被弹起。提问:假如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这个力吗?引导回答:不接触肯定不会受到这个力学生总结什么是弹力?板书: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复原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可见,弹力的产生需两个条件:干脆接触并发生形变。2、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试验操作: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向学生作一简洁介绍。(1)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光线经M、N两平面镜两次反射,射到一(2)个刻度尺上,形成一光亮点。用力压桌
4、面,同学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光点在刻度尺上移动?学生分析:桌面有了形变,使M、N平面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改变。总结:我们通常用眼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视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成。3、弹力的方向一般状况下,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弹力。所以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例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书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压迫桌面,使书和桌面同时发生微小形变,要复原原状,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对下的弹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桌面由于发生微
5、小的形变,对书产生垂直于书面对上的弹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学生分析:静止地放在倾斜木板上的书,书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书的支持力。并画出力的示意图。 结论: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静止时,悬绳对重物的拉力及方向。 引导得出:悬挂物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拉紧悬绳,使重物、悬绳同时发生微小的形变。重物由于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悬绳沉重竖直向下的弹力F1,这是物对绳的拉力;悬绳由于发生微小形变,对物产生竖直向上的弹力F2,这就是绳对物体的拉力。结论:拉力是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4、
6、巩固训练(出示投影片)(1)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接触面光滑) (2)师生共评:弹力的方向总跟接触的面垂直,面与面接触,点与面接触,都是垂直于面;点与点的接触要找两接触点的公切面,弹力垂直于这个共切面指向被支持物。强调:象B图中,斜面与球间有无弹力?对小球状态进行分析:假如小球受到斜面弹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静止,会向右运动。由此可判定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这是判定相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得基本方法,说明两接触物体接触但没有发生形变。5、形变的种类请同学阅读P6,看形变的种类有哪些,举例说明。学生:形变分为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比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为拉伸形变,弓、跳板的形变为弯曲形
7、变,金属丝被扭转为扭转形变。总结: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演示试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甲弹簧(原长:)123弹力大小(N)弹簧长度(m)弹簧伸长量(m)乙弹簧(原长:)123弹力大小(N)弹簧长度(m)弹簧伸长量(m)结论: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思索:弹簧被压缩时,弹簧弹力与弹簧的缩短量有什么关系呢?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f=kx 三、小结1、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力方向的确定3、形变的种五、板书设计 3.2探讨摩擦力一、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推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运用公式F
8、=FN进行计算,知道动摩擦因数与什么有关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推断静摩擦力的方向,驾驭求静摩擦力大小的方法.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二、重点难点1、重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2、难点: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确定.三、教学方法:,视察演示,总结四、教具:木刷,木块,测力计五、课时:1节六、教学过程(一)质量为m的木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刷受几个力?大小、方向如何?各是什么性质的力?画出木刷受力示意图?解答:木刷受重力和弹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mg;还受支持力(弹力)作用,依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力FNmg.受力图如图所示.导出新课:假如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1拉木刷
9、,使其滑动,视察木刷底下鬃毛的形态,这是为什么?再次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作用.(二)滑动摩擦力(1)产生:视察上面的现象可知:毛刷与桌面接触,并且相对于桌面滑动,而桌面由于粗糙,在接触面处产生了一个作用于毛刷上的阻碍其相对于桌面运动的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方向:毛刷的鬃毛向着相对于地面运动的反方向倾斜,说明毛刷受到的摩擦力跟毛刷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方向相反.如图中F2所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与之接触的物体的运
10、动.如图所示:(3)大小:试验:将木块放在长方形木板上,用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再分别在木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仍分别匀速拉动木块,登记每次测力计读数及木块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中12345重力G压力FN摩擦力FFFN结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公式FFN,其中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必需指出,滑动摩擦力是与压力成正比,而不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在上面的试验中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只是特例,在许多状况下,压力并不等于重力,例如斜面上的物体,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以及相对速度大小(0)无关.将上述试验中的木板换成硬纸板,重复试验,发
11、觉比例系数与前次不等,说明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学生阅读教材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表.例题:教材第9页(例题)(三)静摩擦力演示试验:用不大的力通过测力计水平拉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虽有相对运动趋势,但仍静止,读出测力计读数,分析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几个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木块除受到拉力以外,还受到了与拉力等大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是桌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所谓“静”,是指木块相对于桌面静止.接着增大拉力,木块仍处于静止状态,说明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1.产生:静摩擦力产生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且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保持相对静止的接触面之间.2.方向:静
1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木块相对于桌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即与物体相对于桌面对右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大小:静摩擦力总等于沿接触面方向物体受到的外力,而与压力无关.在上面的试验中,增大拉力,发觉木块静止到肯定的时候就由“静”变为“动”了.说明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刚要运动时的外力,因此,静摩擦力F的值为0FFmax例题: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箱,它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于滑动摩擦力,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给木箱施一水平推力,推力大小由零渐渐增
13、大,使木箱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画出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F随推力F改变的图象.当外力在小于F0以前,木箱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F相等,故图线为过原点的45倾斜直线;当外力等于F0时,物体受最大静摩擦力Fmax=F0,以后物体起先滑动,且受滑动摩擦力F=FN=mg不变,故图线为水平直线.阅读课文最终自然段:静摩擦力常见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产生条件:接触、挤压、相对滑动大小:F=FN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面上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大小:0FFmax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作用点:接触面上(五)课外作业思索题:1请举一二个生
14、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静摩擦力为动力。2人在爬绳的过程中,手受到什么摩擦力?方向怎样?摩擦力的方向跟人体运动的方向是一样还是相反? 3.3力的等效和替代【学习目标】【学问和技能】1知道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2知道什么是力的等效与力的替代。3、学会找寻等效力。【过程和方法】1类比力的等效与替代,自己分析、探讨,培育自己的自学实力2运用数学工具(图象)的实力【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教学中重视严谨的科学推理过程,培育脚踏实地的作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等效与替代【学问要点】力的作用效果:(1)、静力的效应:物体的形变。物体的平衡。(2)、动力的效应(本章暂不涉及):瞬时
15、效应产生加速度。牛顿其次定律。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冲量、动量定理。空间上的累积效应、功、动能定理。3、力的三要素与力的图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因素,称为“力的三要素”。我们用有向线段可以把极抽象的力详细化:有向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有向线段的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4、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2)、按力的效果分类,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 【问题探究】给你两个量程为5N的轻
16、弹簧秤,一个带有小钉子的平板,几张白纸,将橡皮筋结在小钉子上,白纸平铺在木板上,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是否也能将橡皮筋拉到O点?即两种方法的效果是否可以相同?2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的作用力与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到O点的作用力有什么关系?解析:1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筋拉到某点O,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橡皮筋也能将橡皮筋拉到O点2登记用一个弹簧秤拉到O点时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个力表示出来,并计为F;登记用两个弹簧秤同时以不同的角度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及方向,并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两个力
17、表示出来,并计为F1、F23多次重复步骤2,发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F是以F1、F2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点评:试题从问题情景动身,让学生通过试验探究真实地相识到力是可以等效和替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性上相识分力和合力,并能初步发觉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为下一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能够培育学生探究和发觉问题的实力该题也给教材“实践与拓展”栏目中问题的解决供应了思路 【典型例题】例: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B、任何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都将发生变更。C、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18、。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不肯定是有力的作用,如两物体轻触但不相互挤压。而有力的作用的物体不肯定是干脆接触。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两者不肯定同时发生,但两者必居其一,物体受到平衡力,运动状态不变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施力一物体对其它物体施加力的同时,肯定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所以C、D两项正确。【规律总结】本节探讨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试验探究,利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思维方法,并结合力的图示法来探讨分力和合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试验找寻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通过试验探究,发觉两个力的合力不肯定比每个分力大,随着它们夹角的增加,合力渐渐变小合力最大
19、为两个力同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和,最小为两个力反方向时两力大小之差【当堂反馈】1.关于合力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性质同原来的两个力的性质相同B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C合力也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D合力随两个力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l=15N,F2=9N,它们的合力可能为()A9NB25NC5ND21N3.从匀速上升的气球上抛出一个重为G的物体,若气球所受的浮力f不变,则抛出物体后气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AfBGC0Df+G:4.如图3-22所示,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跟它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的关系图象,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A1N和4NB2N和3NC1N和5
20、ND2N和4N 5如图323所示,A、B分别为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试验时得到的结果,可以断定其中_同学的试验结果比较符合试验事实,理由是_6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3-24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1)由图中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N和_N(只须读到0.1N)(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参考答案】1、B2、AD3、B4、B5、甲F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6.2.54
21、.0【反思】收获疑问 3.4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目标: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驾驭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3进一步熟识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育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受力分析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协助教学教学过程:一、标量和矢量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探讨物理问题的思想。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分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
22、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变更原来的作用效果。3同始终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终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终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探讨物理问题。合成与分解是为了探讨问题的便利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需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
23、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1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试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假如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合F1F2(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例1】物体受到相互垂直的
24、两个力F1、F2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5N、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F1、F2相互垂直,所以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N=10N合力的方向与F1的夹角为:302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2)两个力的合力惟一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在无附加条件时,从理论上讲可分解为多数组分力,但在详细问题中,应依据力实际产生的效果来分解。【例2】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有几种分法?解析:有多数种分法,只要在表示这个力的有向线段的一段随意画一条直线,在有向线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上学 知识点 整理 研究 物体 相互作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