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 摘 要 目的:视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纳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30分钟,d1,d8;卡培他滨1250mg/ m2,2次/日,口服d114。21天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1例均可评价疗效,共完成周期数为126个,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3例,进展(PD)19例,总有效率(CR+PR)21.95%,疾病限制率(CR+PR+SD)53.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3个月(1.519.7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削减、迟
2、发性腹泻、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度。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确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晚期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卡培他滨 晚期胰腺癌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大多属于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全身化疗效果不明显。晚期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1。近年来随着诸多新药的问世,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有效率及生存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月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共41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影像学诊断,并有病理学依据。男27例,女
3、14例;年龄4276岁,中位年龄57岁;其中手术后31例,未行手术治疗10例。胰头癌23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10例。肝转移19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腹腔积液5例,骨转移3例,肺转移2例。全部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大致正常,近1个月未做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KV3I60分;预料生存期3个月。无化疗禁忌证。 治疗方法:吉西他滨1000mg/ m2,静滴30分钟,d1,8;卡培他滨每日1250mg/ m2口服,2次/日,d114。每3周为1疗程,至少进行2个疗程。化疗中赐予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止吐治疗,白细胞低于3.0109/L者运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连续应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
4、,有效者应用4周期。 疗效判定标准:疗效评价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判定。分别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CR+PR计算总有效率(RR),CR+PR+SD计算疾病限制率。反应评价标准按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分为0度。 结 果 临床疗效:本组患者19例接受了2周期化疗,22例接受了4周期化疗,CR 0例,PR 9例,SD 13例,PD 19例。总有效率(CR+PR)21.95%,疾病限制率(CR+PR+SD)53.6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3个月(1.522.7个月)。 不良反应:41例患者共完成周期数为126
5、个,平均3.07个周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次为手足综合征。 讨 论 卡培他滨是一代选择性氟脲嘧啶甲氨酸盐抗肿瘤药,属嘧啶类抗代谢药物,它是5-氟脲嘧啶的前体药物,口服给药后,可快速以原型通过胃肠道黏膜,在肿瘤细胞内经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催化转变为5-氟尿嘧啶。由于肿瘤组织中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活性较正常组织高,从而使药物在肿瘤部位具有更高的活性。吉西他滨为去氧胞苷的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广谱抗实体瘤活性的新的核苷酸类似物,本药在细胞内通过核苷酸激酶作用催化成有活性的二磷酸双氟胞苷和三磷酸双氟胞苷,后者抑制DNA合成,终止可DNA链的接着延长,结果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另外,吉西他
6、滨因其有抑制DNA复制和修复的特性,适合与破坏DNA药物的联合应用。试验证明,吉西他滨对治疗局部进展期或已转移的胰腺癌有显著疗效。据报道,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有效率为20%30%,中位生存期为4.25.5个月。Heinemann等对6项随机探讨中的1813例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单药Gem相比,Gem联合氟尿嘧啶类方案(5-Fu和卡培他滨)能显著改善晚期胰腺癌生存(P0.03)。Sultana等以联合方案对Gem单药的优势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em和卡培他滨联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Yang等对Gem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对单药的随机探讨进行分析后再次得到证明。国内谢德荣等3对吉西他滨联合
7、卡培他滨的Meta分析。显示联合化疗组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组相比,联合化疗组半年生存率提高7%(P0.03),客观缓解率提高6%(P0.004)。本探讨采纳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41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7.3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1个月,与国内外报告结果相像。假如加大样本量,结果会更客观。 吉西他滨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抑制较常见,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轻到中度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复原较快。卡培他滨有腹泻的不良反应,故运用过程中应予重视。本组试验无、度腹泻。对于发生腹泻后,大剂量口服洛哌丁胺(易蒙停)治疗有效,此外补液,加用抗生素及生长抑制八肽等治疗,均能限制。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24.39%,均为度,全组化疗相关死亡病例。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依旧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获益高,毒性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学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6-527 2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学手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0-833 3 谢德荣,梁汉霖,杨琼,等.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Meta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6):1868-187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