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汉语文拾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汉语文拾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汉语文拾趣.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汉语文拾趣 中华民族文化傲视世界数千年,唯赖汉语言文字作为传播媒介;还有幸成为东亚古代区域共同语文传承至今仍痕迹犹存。它的奇异难以言传,堪称绝无仅有。正因为缘远流长,作为汉语符号的方块字体现出炎黄文化传统和历史轨迹。从理论上说,汉语是分析性的单音节语言,没有形态改变,文字落实在形音意上而被指为表意文字;不比欧美的综合性为干脆表音、间接表意的文字那样先进。但在实践上汉语文改变多端,文采风流,敏捷自如,别有意趣。比如,我们每天生活离不开筷子,就记录了中国人的聪慧和才智。别小看这双筷子,有着三千年的悠悠潇洒,很富民族特色。陆容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讳住,讳翻,以箸
2、为快儿,幡布为抹布。”古人称夹取饭菜的食具曰“箸”,箸谐音住,意味着停滞不前,船家最讳,便反其意而称之为“快”了。又因箸始用竹子制成,便加上个竹字头,乃成为沿用至今日的“筷子”。以后有所探究,有铁制、金制、银制、塑料制、象牙制品,也一律竹字头称筷,如银筷、象牙筷、塑料筷等等。像这类因种种缘由派生的单字,多如牛毛。印章是方块字的特产,它的形成和运用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后演化成篆刻治印艺术),秦始皇规定,皇帝印章称“釒木”;从“木”不显身份,不久改称“玺”,玉刻。臣民只能称印(民间别称诸多,有朱记、图章、押、戳子、关防等等)。到了唐代,因“玺”音近“死”,再改称为“宝”。过了若干年,不知为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汉语 拾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