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3)》数学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3)》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3)》数学教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纳总结(3)数学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3)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课(3)数学教案 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6页练习九第2、14题。 【教学目标】 娴熟计算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难 点:能娴熟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计算下列各题。 124+456=345+892= 456-234=860-668= 二、基础练习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过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了,也
2、知道要依据详细状况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今日我们就来练习一下,一起来看看下面的题目。 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先视察图,再读题,使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思索,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老师订正讲解。 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 892-265+403=1030(位) 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892+403=1295(位) 三、巩固练习 1.红花服装店有526件童装,上午卖出362件,下午卖出123件,晚上老板进了135件,晚上卖出25件。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今日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老师提示:解决本道题目的关键在于理解各数量间的关系。 小组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解答,
3、小组派代表板演汇报。 解答:现在红花服装店里有多少件童装? 526-362-123=41(件)41+135-25=151(件) 今日一共卖出多少件童装? 362+123+25=510(件) 2.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练习九第14题, 学生独立思索,选择自己的方案。 小组汇总各自的方案,并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其余小组补充。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案既完整又正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前面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解决相应的问题,本节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娴熟运用加、减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已经教学生如何依据详细状况选择合适的计
4、算策略,本以为学生应当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仍有部分学生不懂得选用合适的计算策略。我认为最主要是对题意的理解不清,因此我认为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肯定要将分析题目作为重点,让学生养成分析题目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学习较困难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3)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3)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测量 一、教学内容 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 2质量单位:吨 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验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
5、的进率。相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编排特点 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 2.加强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 3.注意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 4.介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 四、详细编排 (一)毫米、分米的相识 1.例1(毫米的相识)-见课件 2例2(分米的相识)-见课件 3例3(简洁的单位换算) (
6、二)千米的相识 1例4(千米的相识) 2例5(单位的换算) 3例6 例6及相应的“做一做”支配的是估测活动。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例4通过各种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远的基础上绽开的,意在提高学生的估测实力,培育学生的长度观念,以及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三)吨的相识 1例7及“做一做”(吨的相识,吨和千克的关系)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识的“儿童的体重”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详细感性的相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相识。 2.例8及“做一做”(单位换算) 3例9及“做一做” (1)例9,是解决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运用列表的方法解决问题
7、。 (2)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须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索。使学生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3)呈现一名学生从“只用2吨的车运4次”想起,提示老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留出空间,同时在学生思索的关键环节上要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学生有序地列出各种方案,防止列出方案时产生遗漏和重复。 五、教学建议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亲密的联系,教学中老师要从学生的生活阅历动身,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当地学生熟识的例子。例如,在相识毫米和分米时,可增加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等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
8、)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活动。 2.注意让学生积累活动阅历,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初步相识毫米和分米后,要让学生驾驭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尤其是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时,对学生操作测量工具以及精确读出测量结果的要求较高,因而难度较大。这就须要老师组织大量的测量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积累活动阅历。 在教学千米的相识时,老师要组织学生真正到操场上量一量,走一走,看看有多远,估一估,体验1千米有多长,加深对1千米长度观念的理解。 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驾驭,培育估测意识和实力 本套教材特别重视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在教学
9、中,可以采纳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用熟识物体做参照物的方法,测量较长距离时运用分解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力。 4.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首先,肯定要让学生经验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阅历。其次,引导学生体会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最终,要留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相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3)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3)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10课时 整
10、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学问,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学问结构。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实力。 3.进一步巩固提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分析、解答实力。 4.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学问脉络,进行分类归纳,学会有序整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实力。 5.渗透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观念,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系统驾驭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娴熟进行计算,并能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难 点:培育学生驾驭简洁的归纳、沟通总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11、回忆再现,整理学问 老师活动: 老师: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探讨了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的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课堂沟通,归纳整理 老师活动: 1.理清脉络,整理复习。 (1)出示学习要求: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认为哪些内容比较难,简单出错? 你还有什么问题? (2)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先自行进行归纳整理,再将归纳的状况,在小组内沟通,小组长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整理,小组探讨沟通。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整理方式: 第一种: 2.激发爱好,合作沟通。 (1)出示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第2题题目) (2)分析问题,选择算法。 请同
12、学们先依据题目列出算式。 小组沟通:各题应选择怎样的算法?为什么这样选择?说出理由。 老师:在生活中,只须要知道也许结果或无法求得精确结果时,可以选择估算;能够口算的题目则采纳口算的方法;若数目较大,又须要知道精确结果时就用笔算。 板书:估算、口算、笔算。 (3)组织探讨:你认为估算、口算、笔算什么地方简单出错?你想提示大家留意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沟通,统一看法后排列出来。 全班沟通,在学生说一些关键问题时老师适时指导。 (4)基本练习,巩固方法。 (教材第75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反馈。 3.解决问题。 老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解决吗? 4.指导练习。
13、 (1)练习十六第1题口算练习。(可抽查一组快速回答。) (2)练习十六第3题。 尝试解答。 反馈思路。 a.说说解决问题一般要经验哪几个环节。(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和回顾反思。) b.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并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3)练习十六第4、5题。 独立完成,指名反馈,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课一方面要构建出本单元学问间的有机联系,让学生对学问有一个整体的相识;另一方面通过复习,对各学问点起着巩固提高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的学问有一个新的相识和提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
14、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 周 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3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操作,感知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2.学会测量图形的周长,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及视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实力。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探究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 点:周长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没有包边的小镜子。 老师:大家看,镜子的边很锐利,一不当心就会把手划破。这样的镜子你们敢用吗?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我们平安地运用小镜子呢? 2.师生沟通。 引导学生明确要平安地运用小镜子可以给小镜子包上边。沿着镜子的边包上一周的长度就是小镜子的周长。这就是
15、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二、教学例3 1.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3图形。 2.说一说。 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可能得出: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摸一摸。 (1)摸一摸课桌桌面的周长。(留意:怎样才是“一周的长度”) (2)找一找身边的事物,摸一摸它们面的周长。 4.(出示角)谁来指指它的周长? 老师:它有没有周长?为什么?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老师让说“有周长”的同学指出“角”的周长,使其在认知冲突中感悟“封闭”) 老师追问: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 通过探讨得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合作沟通,探究求周长的
16、策略 1.出示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等物品。 2.小组合作探究图形的周长。 议一议,量一量,填一填。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 3.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周长的?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 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 用在尺子上滚的方法测量出来; 量出各边的长度是多少,再计算等。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83页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 2.练习十八第1题。(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 3.练习十八第2题。 (1)画出路径。 (2)就是求这个图形的什么? (3)怎么求? 4.练习十八第3题。 (演示平移法,比较左右图形是否相
17、等) 五、课堂小结 今日同学们学得很仔细,想一想都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能和大家沟通吗? 【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从初步的感知一步一步变为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边”“线”,明白“从哪里起就到哪里结束”才是一周的长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
18、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假如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留意:假如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依据须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肯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5、除法中的改变规律: 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19、,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数学教案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详细情境中,探究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规律。2.驾驭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提高口算实力。3.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纳总结3 人教版 三年级 上册 归纳 总结 数学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