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制度(辅助科室).doc





《护理管理制度(辅助科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管理制度(辅助科室).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管理制度第六、七部分 临床科室布局设置与管理(辅助科室)一、 消毒供应中心1. 有健全的岗位责任制,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院无菌物品的供应,本中心工作人员应掌握各类物品的清洗、包装规程,熟悉有关的消毒及灭菌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工作程序,保证供应的灭菌器材及敷料绝对无菌。2. 认真执行各类物品清洗、包装、灭菌、存放等管理制度,作业分工明确,各种器械、物品和治疗包的清洗、包装应按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3. 严格区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 避免差错事故发生。4. 认真做好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监测和记录,资料存档备查。5.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对灭菌
2、物品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及灭菌物品必要时需抽样检测,有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并认真记录质量控制过程,按要求存档,符合可追溯性要求。6. 提供给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必须严格检查,物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存放。无菌物品过期虽然未使用,亦必须重新处理、灭菌。无菌室为万级洁净空间,注意做好有关的保养工作。7. 供应中心人员均应熟悉本科室各种物品放置的固定位置及使用方法,用后放回原处,所有物品器材必须定时检查、补充、及时维修,器械保管、登记,每月清点一次。8. 每日定时做好下收下送工作,保证及时供应所需要的灭菌物品,并做好物
3、品收发统计、电脑收费等工作。9. 供应中心人员要与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并了解病区对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情况,随时征求意见,及时补充基数,努力改进工作。10. 工作区域温度、相对湿度、机械通风的换气次数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供应中心的各工作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除外)的空气应每天用O3灭菌灯消毒12次,并做好记录。每月做空气培养一次,将结果存档。开启环氧乙烷灭菌器必须严格按照工作规程进行操作。物品灭菌完毕并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附:供应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 按规定由专人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械等。2. 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能污染科室与
4、医院的公共环境。3. 回收物品后在污物分类台进行分类核对登记,并采用正确有效的专业技术方法进行清洗消毒。4. 进入污染区必须戴帽、戴口罩、眼罩、穿防护服、戴手套、换鞋。5. 出污染区必须洗手、脱防护服、换鞋、脱口罩后再洗手。6. 去污区的传递窗须保持清洁状态,器械分类后、清洗池用毕要及时清洗消毒,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抹拭,保持环境的确清洁干净、干燥。7. 特殊传染病的物品回收时,应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并做传染标记,写病区、患者姓名、疾病名称,先用1000PPM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入清洗机清洗消毒。8. 每日工作结束后,清洁地面一次,进行O3灭菌灯作空气消毒30分钟,每天2次
5、。9. 回收车每次在回收工作结束后进行消毒液冲洗,并保持干燥存放在放车间。10. 每天工作结束后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消毒、清洗防护衣、橡胶手套及专用拖鞋。11. 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严格区分医疗垃圾及生活垃圾的分类放置,按规定做好有关的登记。以上内容如果与2009-12-01实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3个强制性实施标准不一致,以最新的管理要求为准。九、 介入治疗室(一)导管室设置1. 准备室:一般要求面积8122,内设洗手池导管器械冲洗池、导管冲洗专用龙头(供手术者洗手消毒,护士清洗整理手术器械、导管、敷料等用)。2. 更衣室:一般要求面积102左右,配置衣柜、厕所、淋浴间(供医
6、护人员更衣)。3. 控制室:一般要求面积10152,以铝玻璃与操作室隔开,用于放射技术人员操纵X线机,医生操纵电生理记录仪、监护设备、录像设备等。4. 操作室:一般要求面积602或以上,内设X线影像系统(如:DSA-数字减影装置)、自电压力监护仪、导管储存柜,急救设备和急救药物柜治疗台。(二) 管理要求1. 手术前护理:(1) 向患者或家属讲明介入治疗的必要性简单的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取得配合;(2) 详细了解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制订相应的术中护理计划;(3) 查阅患者有关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有异常者报告医生;(4) 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其它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肾功能
7、不全、糖尿病、气管炎、哮喘、湿疹、荨麻疹等);(5) 手术前半小时作青霉素、普鲁卡因及碘过敏试验,并准确记录结果;(6) 做好穿刺部位清洁和备皮;(7) 手术中护理: 检查并保证设备、仪器达到正常使用状态; 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吸氧; 准备好该项检查或治疗的对比剂、器械、介入手术包及必要的治疗和抢救药品; 严格执行无菌作原则,做好术中配合,随时观察患者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对危重患者,必要时医务人员穿戴铅衣守候在患者及操作台前工作,整个介入治疗过程,注意做好患者的防护及自我保护。(8) 手术后护理: 向患者交代有关注意事项,详细记录介入治疗过程,并
8、清洗整理所有手术后的用物; 避免各种医源性不良刺激,病室环境安静; 嘱患者平卧,穿刺侧肢体制动12,术后24后下床活动; 注意观察穿刺点出血渗血及桡动脉/足背动脉博动情况; 危重患者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好急救药品及相应器械; 对各种原因需留置导管的患者,应保持无菌,并及时更换敷料; 按时执行医嘱,随时报告病情。(9) 导管管理: 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检查导管的长度,表面是否光滑、打折,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痕,管腔有无阻塞。 用过的各类导管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卫医发2000431号)规定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传染患者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电极电管要检查测试导电性,并记录结果。(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管理制度 辅助 科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