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docx
《“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波的产生”自主体验课的教学设计机械波教案 机械波教学目标:1驾驭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和机械波的传播特点(规律);2驾驭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3正确区分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并能运用两个图象解决有关问题4知道波的特性:波的叠加、干涉、衍射;了解多普勒效应教学重点: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机械波的三大关系(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空间距离和时间的关系;波形图、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波的图象及相关应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协助教学教学过程:一、机械波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波源(机械振动)传播振动的介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机械波的分类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种
2、。(1)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如:绳上波、水面波等。(2)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叫纵波,如:弹簧上的疏密波、声波等。分类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关系形态举例横波垂直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绳波等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弹簧波、声波等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也有纵波。3机械波的传播(1)在同一种匀称介质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匀速的。波速、波长和频率之间满意公式:v=f。(2)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旁边的简谐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介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3)机械波转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4)机械波的频率由波源确定,而传播速度由介质确定。4机械波
3、的传播特点(规律):(1)前带后,后跟前,运动状态向后传。即: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起振方向由波源来确定;且其振动频率(周期)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周期),但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越滞后。(2)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振动形式和波源供应的能量,而不是质点。5机械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一切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特殊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性质。(1)干涉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需相同。须要说明的是:以上是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要发生干涉还要求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同(要上下振动就都是上下振动,要左右振动就都是左右振动),还要求相差恒定。我们常常列举的干涉都是相差为
4、零的,也就是同向的。假如两个波源是振动是反向的,那么在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和减弱的位置就正好颠倒过来了。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n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依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至于“波峰和波峰叠加得到振动加强点”,“波谷和波谷叠加也得到振动加强点”,“波峰和波谷叠加得到振动减弱点”这些都只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例1】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
5、中所标的a、b、c、d四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d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B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d质点振动都最强Ca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弱的,b、c、d质点的振动始终是最强的D再过T/4后的时刻a、b、c三个质点都将处于各自的平衡位置,因此振动最弱解析:该时刻a质点振动最弱,b、c质点振动最强,这不难理解。但是d既不是波峰和波峰叠加,又不是波谷和波谷叠加,如何判定其振动强弱?这就要用到充要条件:“到两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时振动最强,从图中可以看出,d是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到S1、S2的距离相等,所以必定为振动最强点。
6、本题答案应选B、C点评: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是振幅,而振幅不是位移。每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是在不断变更的,但振幅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振动最强的点无论处于波峰还是波谷,振动始终是最强的。【例2】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状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水面上运动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解析:由波的干涉学问可知图6中的质点A、B
7、、E的连线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叠加是加强区,过D、F的连线处和过P、Q的连线处波峰和波谷叠加是减弱区。C、E两点是振动的加强点,不行能静止不动。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在图示时刻,A在波峰,B在波谷,它们振动是加强的,振幅均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均为10cm,此时的高度差为20cm,所以B选项正确。A、B、C、E均在振动加强区,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由题图可知波是由E处向A处传播,在图示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C点向水面运动,所以C选项正确。波的周期T=/v=0.5s,经过0.25s,即经过半个周期。在半个周期内,质点的路程为振幅的2倍,所以振动加强点B的路程为20cm,所以D选项正确。点
8、评:关于波的干涉,要正确理解稳定的干涉图样是表示加强区和减弱区的相对稳定,但加强区和减弱区还是在做振动,加强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同的,减弱区里两列波分别引起质点分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发生改变的是振幅增大和削减的区分,而且波形图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前进。(2)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3)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叠加原理。独立传播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接着传播,不相互影响。叠加原理:介质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等于几列波单独转播时引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和。波的独立传
9、播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不冲突。前者是描述波的性质: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几列波都是独立的。比如一个乐队中各种乐器发出的声波可以在空气中同时向外传播,我们仍旧能分清其中各种乐器发出的不同声波。后者是描述介质质点的运动状况:每个介质质点的运动是各列波在该点引起的运动的矢量和。这好比老师给学生留作业:各个老师要留的作业与其他老师无关,是独立的;但每个学生要做的作业却是全部老师留的作业的总和。【例3】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振幅、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的两列正弦波(都只有一个完整波形)沿同一条直线向相反方向传播,在相遇阶段(一个周期内),试画出每隔T/4后的波形图。并分析相遇后T/2时刻叠加区域内各质点的运动
10、状况。解析:依据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叠加原理可作出每隔T/4后的波形图如所示。相遇后T/2时刻叠加区域内abcde各质点的位移都是零,但速度各不相同,其中a、c、e三质点速度最大,方向如图所示,而b、d两质点速度为零。这说明在叠加区域内,a、c、e三质点的振动是最强的,b、d两质点振动是最弱的。 6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者接受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接受者会发觉波的频率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学习“多普勒效应”必需弄清的几个问题:(1)当波源以速率v匀速靠近静止的视察者A时,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了。但不是“越来越大”。(2)当波源静止,视察者以速率v匀速靠近波源时,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
11、也变大了。(3)当波源与视察者相向运动时,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4)当波源与视察者背向运动时,视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小。 【例4】(2022年高考科研测试)a为声源,发出声波;b为接收者,接收a发出的声波。a、b若运动,只限于在沿两者连线方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静止,b向a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B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肯定比a发出的高Ca、b向同一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肯定比a发出的低Da、b都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则b收到的声频比a发出的高答案:A 二、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1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从图形上看好象没有什么区分,但事实上它们有本
12、质的区分。(1)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2)图象的横坐标的单位不同: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距离。 (3)从振动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周期;从波的图象上可以读出振幅和波长。简谐振动图象与简谐横波图象的列表比较:简谐振动简谐横波图象坐标横坐标时间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质点的振动位移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探讨对象一个质点介质中的大量质点物理意义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位移介质中各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改变原有图形不变,图线随时间而延长原有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运动状况质点做简谐运动波
13、在介质中匀速传播;介质中各质点做简谐振动2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速、周期、波长:(1)波速v:运动状态或波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率;同一种波的波速由介质确定。注:在横波中,某一波峰(波谷)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速。(2)周期T:即质点的振动周期;由波源确定。(3)波长:在波动中,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注: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波谷)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结论:(1)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恰好为波长。由此:v=/T=f;=vT.波长由波源和介质确定。(2)质点振动nT(波传播n)时,波形不变。(3)相隔波长整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同;相隔半波长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状态总相反
14、。3波的图象的画法波的图象中,波的图形、波的传播方向、某一介质质点的瞬时速度方向,这三者中已知随意两者,可以判定另一个。(口诀为“上坡下,下坡上”;或者“右上右、左上左)4波的传播是匀速的在一个周期内,波形匀速向前推动一个波长。n个周期波形向前推动n个波长(n可以是随意正数)。因此在计算中既可以运用v=f,也可以运用v=s/t,后者往往更便利。5介质质点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任何一个介质质点在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4A,在半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都是2A,但在四分之一个周期内经过的路程就不肯定是A了。6起振方向介质中每个质点起先振动的方向都和振源起先振动的方向相同。【例5】在匀称介
15、质中有一个振源S,它以50HZ的频率上下振动,该振动以40m/s的速度沿弹性绳向左、右两边传播。起先时刻S的速度方向向下,试画出在t=0.03s时刻的波形。解析:从起先计时到t=0.03s经验了1.5个周期,波分别向左、右传播1.5个波长,该时刻波源S的速度方向向上,所以波形如右图所示。【例6】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m/s。P是离原点为2m的一个介质质点,则在t=0.17s时刻,质点P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方向;速度沿+y方向,加速度沿-y方向;速度和加速度都正在增大;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以上四种推断中正确的是A只有B只有
16、C只有D只有解析:由已知,该波的波长=4m,波速v=20m/s,因此周期为T=/v=0.2s;因为波向右传播,所以t=0时刻P质点振动方向向下;0.75T0.17sT,所以P质点在其平衡位置上方,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位移为正,正在减小;速度为负,正在增大;加速度为负,正在减小。正确,选C7波动图象的应用:(1)从图象上干脆读出振幅、波长、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位移。(2)波动方向=振动方向。方法:选择对应的半周,再由波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头头相对、尾尾相对”来推断。如图: 【例7】如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5cm,波长为4m。此时刻P点的位移为2
17、.5cm,速度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Q点的位移为5cm,速度为0,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例8】如图是一列波在t1=0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速度为2m/s,若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则从t1=0到t2=2.5s的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_,位移为_。解析:由图:波长=0.4m,又波速v=2m/s,可得:周期T=0.2s,所以质点M振动了12.5T。对于简谐振动,质点振动1T,通过的路程总是4A;振动0.5T,通过的路程总是2A。所以,质点M通过的路程124A+2A=250cm=2.5m。质点M振动12.5T时仍在平衡位置。所以位移为0。【例9】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肯定的P
18、与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状况,如图A、B、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解析: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v应相同。由T=/v得:TDTA=TBTC;再结合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得:C图中的P点首先达到波谷。(3)两个时刻的波形问题:设质点的振动时间(波的传播时间)为t,波传播的距离为x。则:t=nT+t即有x=n+x(x=vt)且质点振动nT(波传播n)时,波形不变。依据某时刻的波形,画另一时刻的波形。方法1:波形平移法:当波传播距离x=n+x时,波形平移x即可。方法2:特别质点振动法:当波传播时间t=nT+t时,依据振动方向推断相
19、邻特别点(峰点,谷点,平衡点)振动t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依据两时刻的波形,求某些物理量(周期、波速、传播方向等)【例10】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v=0.5m/s,画出该时刻7s前及7s后的瞬时波形图。解析:=2m,v=0.5m/s,T=4s.所以波在7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3.5m=1质点振动时间为1T。方法1波形平移法:现有波形向右平移可得7s后的波形;现有波形向左平移可得7s前的波形。由上得到图中7s后的瞬时波形图(粗实线)和7s前的瞬时波形图(虚线)。方法2特别质点振动法:依据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确定两个特别点(如平衡点和峰点)在3T/4前和3
20、T/4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请读者试着自行分析画出波形。【例11】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求:波传播的可能距离可能的周期(频率)可能的波速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解析:题中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所以有两种可能:向左传播或向右传播。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3/4=(4n+3)m(n=0、1、2)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4=(4n+1)m(n=0、1、2)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3T/4得:T=4t/(4n+3)=0.8/(4n+3)(n=0、1、2)向右传播时,传播的
21、时间为t=nT+T/4得:T=4t/(4n+1)=0.8/(4n+1)(n=0、1、2)计算波速,有两种方法。v=x/t或v=/T向左传播时,v=x/t=(4n+3)/0.2=(20n+15)m/s.或v=/T=4(4n+3)/0.8=(20n+15)m/s.(n=0、1、2)向右传播时,v=x/t=(4n+1)/0.2=(20n+5)m/s.或v=/T=4(4n+1)/0.8=(20n+5)m/s.(n=0、1、2)若波速是35m/s,则波在0.2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350.2m=7m=1,所以波向左传播。若0.2s小于一个周期,说明波在0.2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向左传播时
22、,传播的距离x=3/4=3m;传播的时间t=3T/4得:周期T=0.267s;波速v=15m/s.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4=1m;传播的时间t=T/4得:周期T=0.8s;波速v=5m/s.点评:做此类问题的选择题时,可用答案代入检验法。(4)依据波的传播特点(运动状态向后传)确定某质点的运动状态问题:【例12】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是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中是向下的。则:波源是_;P质点的起振方向为_;从波源起振起先计时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_。解析:由Q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波向左传播,N是波源。由M点的
23、起振方向(向上)得P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从N点传播到M点须要1T,传播到P点须要3T/4,所以质点P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4.【例13】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起先计时)的波形图,已知在t=1s时,B点第三次达到波峰(在1s内B点有三次达到波峰)。则:周期为_波速为_;D点起振的方向为_;在t=_s时刻,此波传到D点;在t=_s和t=_s时D点分别首次达到波峰和波谷;在t=_s和t=_s时D点分别其次次达到波峰和波谷。解析:B点从t=0时刻起先在经过t=2.5T=1s第三次达到波峰,故周期T=0.4s.由v=/T=10m/s.D点的起振方向与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在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波 产生 自主 体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