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338580.docx





《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33858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338580.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3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三认知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主要内容。2.认识本课5个生字。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自卑、漂浮寡言、生怕别人揭自己的伤疤,但还有的残疾人却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2、。板书:14理想的风筝二、整体感知7分钟1大家都预习了,肯定知道文章具体写什么人的故事,也一定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刘老师的来,谁来答复这两个问题2接下来请大家快速的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自读课文时,要求同学们:首先,自己读自己的;其次,读书时,要做到嘴动,手动,脑动。三、深入思考20分钟1学生质疑。2归纳问题。3讨论问题并反应。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
3、毅力给学生上课。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成心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波、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理想 风筝 33858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