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诗词五首.docx
《第29课诗词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9课诗词五首.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9课诗词五首诗词五首诗词五首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作家作品以及诗词的背景。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学问反复咏读五首诗歌。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尝观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教学重点:对诗歌语言的品尝观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饮酒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闻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让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2、”就离职回乡,归隐田园,并写下许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他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二、朗读诗歌,赏析品位。1.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其次层,说明观赏漂亮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2.思索: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苦恼?为何生活如此宁静、心灵如此安静?提示: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
3、(平和的心态必定拥有平和的生活)。3.“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提示: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陶然心醉悠然地采菊,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心旷神怡之际对人生真谛若有所悟。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酷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事实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4.“悠闲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提示: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4、。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明确: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愿接受这种美妙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美丽安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闲”的行为供应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6.饮酒最终两句应怎样理解
5、?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主动意义和消极意义?明确:a、陶渊明弃官归隐,明哲保身,追求安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b、弃官归隐,明哲保身,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主动意义。c、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当兼济天下,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次北固山下一、作者简介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诞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
6、。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二、解题诗题中的“次”字,解作“经过”,这是从颔联察知的:诗人所乘之船是在江中行驶的。三、赏析诗歌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提示: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见到的景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有何深刻含义?提示: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妙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主
7、动、向上的艺术鼓舞力气。3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提示: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间消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愁。何以寄予?这时,他举头望见了北归的鸿雁,于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思乡之情托于北归的大雁,更显其情浓。四、作者思想感情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敞博大的胸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
8、吏部侍郎,谥号“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概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宠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二、赏析诗歌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精确地捕获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爽美丽。与杜甫的“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9、,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美丽,构思新奇,给人一种早春季节潮湿、舒适和清爽之美感。三、这首诗所揭示的道理一切美妙的事物,最好的季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
10、盼头。雁门太守行一、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闻名诗人。河南福昌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许,遂声名远扬。21岁参与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仕途之路,以后他始终陷于抑郁苦痛之中。后经人举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主动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妙的想象,浓艳的色调,奇丽奇峭的
11、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二、赏析诗歌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敌军压境围城如此猛烈,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调和形象上与上句形成剧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始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如同片片金鳞,耀人眼目。就是说已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一、二两句写围城与
12、突围。以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角”,古代军用乐器。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有“吹角收兵”的记载。联系上下文看,“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虚写实。在读者想象中呈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塞上胭脂”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见战血;于“紫”前加一“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临易水,敌军自然先到易水。追兵跟随,敌军倘要渡水,便可能全军覆没,因而只能破釜沉舟。“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追兵面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
13、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至于快战的结果如何,却让读者去想象。诗人运用特别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示意,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袤的想象空间,所以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纳,五色眩耀,光芒耀眼。”这首诗就是用黑、黄(金)、红、白、紫等浓艳色调描写惊慌悲壮的战斗场面,色调反差较大,对比很显明剧烈,与诗中激荡着的悲壮情调相得益彰。黄金、白玉,其质地和色泽,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闻中的名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建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
14、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若在目。其不惜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剧烈而美妙的感受。三、小结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攻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决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心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显明的色调,构成色调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超的画家。天净沙秋思一、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剧并称“元曲四大家”。代
15、表作汉宫秋,是元杂剧中优秀作品之一。二、文体学问: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戏剧。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部分。小令是单个的曲子,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常用于写景、抒情。散套,又称为“套曲”、“套数”,相宜叙述比较困难的内容。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的思念。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三、赏析:“在一株枯藤缠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呈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藤”、“树”、“鸦”,本是郊野司空见惯的景物,并无特殊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瑟肃杀之气马上从字里行间油然升起,覆盖在读者心头。“小桥流水
16、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溢和平安详生活气息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既是对远处风景的诗意描绘,也表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悠然安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与渴望。“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妙的向往与憧憬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若,无论情愿不情愿,喜爱不喜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迹天际的孤行苦旅还得接着。“夕阳西下”:落日西逝,暮霭覆盖,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断肠人在天际”,“难过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难过?是孤寂?是悲伤?是无助?还是无奈?又好像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与嗟叹,也是对
17、当时黑暗现实的有力质问和无情揭露。思索:1.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提示: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清冷,确定会令人心情不开心,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悲凉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2.“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提示: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行归。那种难过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白。这里又采纳了反衬的手法。3.作者通过怎样的场景来表现作者的难过
18、之情?提示:用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枯藤缠围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荒芜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涯遥望着家乡。作者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显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调,刻画得淋漓尽致。四、小结: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伤。这首小令句法新颖,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舞天际的游子在秋天思念家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显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调
19、,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教学反思: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一、学习目标:1、领悟诗词佳句,感悟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所创设的奇妙意境2、积累诗词名句二、重点难点:重点:感悟诗词表达的真挚情感和创设的奇妙意境难点:培育良好的诵读习惯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篇好的文章中往往引用很多诗词名句,增加了文章的色调。我们也要驾驭一些诗词名句,这对于提高文学修养,增加写作实力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要养成好的诵读习惯。今日学习的古诗词五首就须要我们背诵的。(二)、诵读方法:一是有读一首背一首的习惯,学完一首立刻背诵;二是要理解诗词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
20、三是学会断句、停顿,不破读;四是有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的习惯,在想象中诵读。假如在今后两年的时间里切实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可以说是极大的胜利这将给以后的诗歌鉴赏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并可以提高写作实力。 (三)、讲授新课:第一首:离京一、作者、背景简介:龚自珍,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其祖、父皆为进士,在北京做官。他目睹清王朝的昏庸腐朽,曾写到“官吏士民狼艰狈厥,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又或餐烟草,习邪教,取诛戮或冻馁以死,终不愿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益人。”认为清王朝是“衰世”。他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只做了几任小京官,后辞官。他在政治上反对封
21、建制度的腐朽和专制,要求进行社会改革,是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气概磅礴,具有浪漫主义色调。一八三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眷属,在南北来回途中,写下了短诗315首,题为乙亥杂诗。本诗是第一首,写他被迫辞官,离开北京时所抒发的感想。二、范读:三、诗意讲解:“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原委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斗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情愿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旧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
22、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殊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用晚景衬托离愁。诗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际”本句虽无愁字,但也能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际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际,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漂亮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旧关切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9 诗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