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2274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春日2274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日22742.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日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2.寻芳:游春,踏青。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4.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5.东风:春风。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2、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
3、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内容总结(1)春日2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4)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5)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6)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7)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8)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日 2274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