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1.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3.视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结构。 重点: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视察动物(猪或羊)的心脏结构。 2课时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利用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跳绳结束时,为什么心跳会加快,其意义时什么呢?”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是血液,管道是血管,那么运输的动力是什么呢?引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本节课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2.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2、二先学环节(15分钟)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依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完成自学任务。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在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之后,阅读课本61-62页,依据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并驾驭相关学问点。 要求:留意力集中,小组长帮助好组内学习秩序,7分钟后进行检测。 1.心脏位于人体的什么位置? 2.心脏有几个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3.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从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由此可以联想心脏的功能是?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别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提示:心脏结构记忆口诀 (1)四腔:上房下室,左右相隔。(2)血管:左主右肺(
3、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房连静,室连动。(3)血流方向:静房室动不倒流(静脉瓣、房室瓣、动脉瓣可保证血液按肯定方向流淌)。 规律总结 与心房相连的是静脉,与心室相连的是动脉。心脏四腔同侧相通,异侧不通。 (二)自学检测反馈 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仔细、规范,一对一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心脏位于中部偏方,在之间。 2.心脏壁由构成。 3.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为、。 4、心脏中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与右心室相连的是,与左心房相连的是,与右心房相连的是和。 5.收缩和舒张,像一样使血液在全身血管里循环流淌。 6.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以及静脉和心房之间有只能朝一个 方向开的。
4、所以,血液只能朝,不会。 (三)质疑问难在自学过程中有没有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请同学或者老师帮你解答。过渡语:关于自学检测的问题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呢?请同学们提出来。 老师依据学生质疑的难易状况可以实行抢答或点名提问方式及老师点拨的方式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进行释疑解难。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反思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反思 (一)胜利之处是 1、巧用谜语导入课题心脏出示幻灯片心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体验和视察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心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及感受心脏的跳动。此时老师设疑:“心脏为什么能够不停的跳动?”激起学生的爱好,引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心脏的结构。 2、
5、齐读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有个简洁的了解,并标记。再自主学习观看心脏解剖图,独立完成探讨题。老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视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师生互动完成探讨,并且进行总结规律,交给学生巧记的口诀。 3、沟通与合作,小组沟通合作,视察血液循环的图片,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并且复习就学问肺泡处的气体交换,及吸入的氧气最终被送到哪里,了解血液里气体成分的改变,进一步学习新的学问,动脉血和静脉血。培育学生的视察、思索、分析问题的实力。并总结血液循环的口诀。 4、借助与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化解本节学习难点 用图片视察以及录像可以清晰地知道心脏的四腔,连通的血管和壁的厚薄,瓣膜作用限制血液的流向化解难点,达成教学
6、目的。 5、讲练结合,巩固本节学习的内容,加深理解。 (二)不足之处 1、本节教学内容支配事实上是两课时的内容,内容量大,也是本册书的难点,特殊是血液循环途径极其困难,时间支配上有点不足,学生很难理解。 2、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探讨的时间较短。学生发言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应当让大部分同学都参加到课堂中来,真正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子。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子,学习的主子。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提高发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让生物学问与实际生活紧
7、密结合,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复习教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复习教案 一、设疑导入 师:心脏的结构特点保证了血液顺当通过心脏并获得动力,接着进行循环。血液在人体中原委是怎样循环的?由完全隔开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泵出的血液又有什么联系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师:人类对血液循环的相识也是经验了波折的,哪位同学有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介绍给大家。 二、新授 生:最早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是威廉哈维(1578-1657), 师:从血液循环的发觉过程,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人类对于科学的相识是艰难曲折的和不断发展的,是经过历代科学家主动不懈的探究的结果,我们应学习前人
8、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品质。 师:(结合人体血液循环图解,利用血液循环演示仪演示)我们先从整体上了解了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详细的循环路途,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的循环模式图和探讨内容归纳、总结。同学们都喜爱旅游吧,下面我们分组进行“旅游”,各组自行选择旅行线路,但有下面几个原则要遵守:1、我们都把心脏作为“大本营”;2、沿途经过的“景点”以及发生的事情都要有所记载。 各组分头行动,我们看哪个组旅游收获最大,动身! 生:(起先结合课本进行分析、汇总) 师:请我们各组派代表,介绍你们的“旅游见闻”。 生:我来为大家做导游,重温我们刚才的旅途:我们从左心室动身,这里真可谓“铜墙铁壁”,四壁厚实。据考证
9、,这里是“四座城池”最坚实的一处,果不其然,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出了城(左心室),来到主动脉血管,一路向前,好快呦。岔路不断,血管在不断分支,管道越来越细,前进速度也慢了下来,到了极细的地方毛细血管,更是慢极了。红细胞纷纷把携带的氧气释放出来,氧穿过只有一层细胞的血管壁就出去了,我们接着前行,管道渐渐变粗,经过上腔静脉,最终回到右心房。 师:很好,介绍的很精彩。其他同学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我们是一个组的,我补充一点,在毛细血管那里,除了氧出去了,大量的养分物质也一同出去了,进来了不少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起随循环回到了右心房。 师:有没有其他小组,也是从左心室动身的,沿途所见所闻相同吗? 生
10、:差不多。 生:从主动脉分支出来,也可以进入内脏器官,胃、肝、肠等处,或者是经过下肢的毛细血管,然后由下腔静脉也可以回到右心房。 师:同学们试着这条旅行线路理顺一下,留意沿途“主要景点”以及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 生:先理沿途“主要景点”:左心室主动脉各级静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条线路途径身体各处,范围大,称为体循环。这条循环主要目的是,把身体各部分细胞所须要的氧和养分物质送去,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师:我们请选择其它旅行线路的小组同学介绍他们的相识。 生:我们的旅行路途和前面几位同学的不一样,我主要介绍途经地点,我们小组从右心室动身,由于我们的目的地是肺
11、,距离比较近,所以须要的动力相对小一些,右心室的壁与左心室相比要薄。出了左心室进入肺动脉,来到肺部毛细血管,同样管壁很薄、管径很细,血流速度很慢,在这里主要进行的是气体的交换。然后,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完成旅行,这称为肺循环。 生:由我来介绍中间发生的有关“事务”:肺作为呼吸的主要器官,大家知道,这里有大量肺泡,里面是含有大量氧气的簇新空气。于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通过肺循环,使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师:这一小组介绍的条理清晰,目的明确。他们留意到分工合作,介绍各有侧重,很值得其他组借鉴。(课件协助,动画演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2、 师:大家是否留意到,两条循环路途尽管途径不同,目的任务不同,它们有什么联系? 生:体循环回到右心房的血液,进入右心室,又进入下一次循环肺循环,而且此时血液恰好是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通过肺循环血液变成动脉血回到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又作为体循环的动身点,送去的是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师:(边在黑板绘制血液循环图解,边简要归纳)通过前面同学们不同线路的“旅游介绍”,使同学们对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有了肯定了解,人体内的血液循环路途主要由两条组成: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动身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动身回到左侧,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而且这两条循环是同时进行的。血液循环的进行保证了
1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不断地将养分物质送到组织细胞,同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出来。 生:我有些疑问,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去了,那其他废物怎样排出呢?输送的养分物质从哪里来的? 师:同学们能否帮助这位同学,养分从何而来,其他废物又到哪里去了? 生:养分物质就是人们吃饭获得的,应当从消化道汲取的。 生:其他废物、 师:关于养分物质的来源说明是正确的,说明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人体的养分,相识较为深刻,并且能够同新学问联系起来,值得赞扬。同时我们也相识到由多个系统构成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关于其它废物的去处,同学们试着从下一章找寻答案。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71页给出的数字,通过计算,用数据来说明,拥有一颗健康而强壮的心脏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